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礼趣谈     
周学森 《传承》2008,(13):46-47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一件大事,我国古代的婚姻,首先得由媒人为男女双方说合,即所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媒人,民间俗称媒婆,媒人就是专为男女之间牵线搭桥的介绍人,每说成一桩婚事,媒人可以得到一笔钱财,称之"谢媒钱"。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月12日,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云台山下的河南省焦南监狱,一改往日的肃穆,张灯结彩,喜乐高奏,监狱功能厅内挂着“新婚快乐、百年好合”的祝福和大红喜字。在婚礼进行曲的旋律伴奏下,脸色苍白的新娘身披洁白的婚纱,  相似文献   

3.
婚礼进行曲     
妈妈的娘家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逢年过节,能够聚齐不太容易,但如果是遇到结婚这样的喜事,大家都会尽可能赶回去,热闹非常。其中有四次婚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一个是病床上去日不多的姑娘,一个是高墙内刑期漫漫的囚子,13年的恋爱马拉松之后,他为她铤而走险身陷囹圄,时日无多的她却坚持与爱人在监狱里举行婚礼,把死神日益临近的脚步变奏成爱的誓言。  相似文献   

5.
苗族的婚礼多姿多彩,有的地方是哭嫁,不哭个死去活来不肯罢休;有的地方时兴歌舞,不唱个够跳个饱不会歇息。我生活在凤庆县新华苗族乡,从小就对苗族的婚礼耳闻目睹,觉得这里的画把曲、对歌、拦歌婚礼三部曲别有一番趣味。新娘出嫁前的一天,新郎家派出一位与新郎同辈份的年轻人,挑着酒和肉,到新娘家去迎亲。这人,苗话叫“把曲”。这天晚上,新娘家的父母兄叔伯陪“把曲”喝酒吃饭。饭后,“把曲”与大家坐在火塘边聊天。其间,先由主人用事先采好的绿叶吹起一段忧伤不已的歌,表达舍不得女儿离家的心情。这时,代表男方家的“把曲”未成曲调先生情,…  相似文献   

6.
佤族婚礼     
阳春三月,阿佤山百花盛开,是佤族有情人举行婚礼的最好时节。 3月15日这天,是西盟佤族自治县岳宋乡的佤族青年岩忠和娜瑞举行结婚仪式的日子。清晨,新郎和一群小伙伴就提着米酒等候在离寨子一里开外的路上,迎接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亲友来到,小伙子唱着祝酒歌献上美酒,来客必干三碗方才进寨。 寨口,佤族传统美食--用鸡肉、菜和米一起煮的“鸡烂饭”已经在大锅中烧开,操办喜事的人们正忙着切肉。按照佤族习俗,寨里人无论谁有了好吃的东西,不分男女老少,都要人均分给一份。今天岩忠和娜瑞的婚礼也不例外,鸡烂饭煮熟时,用…  相似文献   

7.
景颇族婚礼     
90年代初期,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来到瑞丽县南京里村公所,当时这里共有44个村寨,近1万人,一半为景颇族。循着芒锣和长木鼓的声响,勐典村光平一社董跑山和张么果龙的婚礼开始了,入村的山道两旁站满了人,人们以歌舞、水酒、糖果欢迎这对新婚青年。最引人注意的是,新房楼下一张铺着毯子的桌子上,放着一瓶鲜花和两瓶绢花,两个果盘里有烟有糖,还分别放一朵新郎和新娘将要佩戴的胸花,两本鲜红的结婚证书格外醒目,其中一本已打开,有一张两寸的夫妻照片,甜蜜地微笑着看着所有的来宾。景颇族婚礼@徐冶  相似文献   

8.
藏族婚礼     
云南藏族青年多自由恋爱,结婚的过程分为说亲、迎亲、接亲、入洞房几个步骤。 藏族婚礼中,最离不开的是酒和歌。迎亲时尚未进入女方家时,迎亲的队伍必先在女方家门口唱几曲。进了家之后还得唱几曲、舞几次。接亲时又有接亲的调,同样走一段路,唱上一曲,直到把新娘娶进家。同时沿途都有捧着美酒的亲属沿路恭迎。 在藏族婚礼过程中最独特有趣的,则是在这个婚礼期间,所有来参加婚礼的村民百姓,亲朋好友之间展开的一次大规模的“调侃”(说笑活动)。在婚礼期间,所有的村民,不论长幼,都可以在婚礼席间,以玩笑的方式,批评指责自己认…  相似文献   

9.
彝族婚礼     
2000年3月,禄丰县高峰乡上海子村和大石板村两户自称彝族″格苏颇″支系的人家喜结秦晋之好。我们带着照相机和笔记本,记录下了婚礼的全过程。整整两天的时间,喜不自禁的唢呐声伴随着一道道毫不马虎的婚礼程序。接亲、挂礼、摆绿棚宴、喝认亲酒、新娘哭嫁、喂告别饭、脸上抹锅烟、哥哥和姐夫背新娘、挑松毛结、抢争新床、篝火打歌、猪头送媒人……等一系列的婚礼仪式,使我们感受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魅力,从新郎、新娘和伴郎伴娘的装束、拜天地认亲的厅堂和新房的布置,我们看到了红土高原上多元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汇的痕迹。传统与现…  相似文献   

10.
一个家族的盛典 "我出888元!" "不行,8888元!" "要不1288元?!" "没得商量,8888元!" "加点,1888元!" "成交!"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婚礼     
参加过不少婚礼,但这次显得有些特别。一是第一次参加自己学生的婚礼。二来新郎是聋哑人,叫焦东军。当接到他短信邀请时我有些激动,这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这些学生已离开母校10多年了,如今正进入他们的结婚季。我急于知道其他学生的情况。对这场婚宴就有了期待。  相似文献   

12.
张瑜 《政协天地》2010,(12):58-60
在风景秀丽的闽江上游,神奇雄伟的武夷山东麓,有一片美丽而又富饶的土地,这就是让亿万客家人魂牵梦萦的客家祖地——宁化石壁。  相似文献   

13.
陈金梅 《传承》2010,(33):164-165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农村人口来到了城市生活,他们居住在城市或者城市的郊区,但他们的根在农村。这些人虽然具有城里人的特质,但逢年过节时,他们总会回到老家走一遭,这是他们的矛盾之处。因此,研究这些人的现代婚礼仪式,以一个普通的玉林婚礼为民族志,从人类学的功能和象征的角度来阐释婚礼仪式,从而看出现代城市对他们的影响和农村传统思想对他们的烙印,即其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客家土楼     
土楼是一座资料库,她真实地记录了客家人千百年来的风雨颠簸;土楼是一座档案馆,她完整地珍藏了客家人祖祖辈辈的喜怒哀乐;土楼是一座大舞台,她生动地演奏了客家人美妙的圆舞曲。  相似文献   

15.
婚礼漫谈     
婚姻在中国被称为大事,而且是"终身大事",它是以两性结合为特征的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正因为婚姻是社会行为,所以男女结合,确定婚姻关系,就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被社会所承认的仪式.男女的结合关系要想得到社会的承认,从形式上来说,就是必须按照当时社会的法律或社会的风俗习惯所公认的方式,举行一定的仪式向社会作公开的表示,这通常就是举行婚礼.  相似文献   

16.
巴基斯坦婚礼 平常人家的婚礼至少要3天,有钱人家则要前后忙活一周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各种仪式可谓是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其中的"满亨迪"礼、迎亲和瓦利马三大仪式是每一个婚礼所不能缺少的.  相似文献   

17.
曾龙城 《当代广西》2005,(22):63-63
亚细安(东盟)第六届客属恳亲大会于2005年11月初在贺州召开。这次世界性的客家文化交流盛会,引起世人关注,不仅弘扬客家文化,也给贺州带来许多机遇。在这客家文化盛会召开之际,我想起了15年前的一段往事,不禁深深感慨:客家人客家音,天下客家是一家。 1990年夏,以贺县山歌剧团为主体组成的广西梧州地区客家艺术团,带着一台新创作  相似文献   

18.
魏孝静 《前沿》2014,(21):239-240
阿訇在回族的婚礼仪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在我国的回族穆斯林中是普遍存在的,但因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程度,笔者以昆明回回营为例进行了田野调查,浅析回族婚礼仪式中的阿訇。  相似文献   

19.
张稚庐 《春秋》2012,(4):34-35
俗语"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为人生至乐。其实也不尽然,金榜题名,平步青云,尤其天子点了状元更是不得了,"状元头上三把火,鬼神岂能奈他何"。至于旧时洞房之夜,就不是所有人能乐起来:把两个无辜少男少女,生硬地捏合有何感情?无情怎生爱?若两人"不对眼"会成悲剧。我有一表叔,拜了天地,人了洞房,挑开盖头,才知道娶来的新娘和当...  相似文献   

20.
今年新春佳节,村里正忙着操办一桩婚事,本村的小伙子谷桂生与大兴村的姑娘小能喜结良缘。虽然新郎是西山区某部门的公职人员,新娘是大兴小学的教师,但他(她)们的婚礼还是要按当地彝族的规矩来办。我们来到村里,根本不用打听,尾随着三三两两送“人亲”的人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坐落在村子中央的新郎家。房子是一栋昆明附近农村常见的“一颗印”,大门前围了一个院子,院门前松毛铺地,门头上面用树枝搭了一个棚子。院子里,天井中、堂屋上早已放上了大炉子,顿上了大锅,摆开了桌子,帮厨的师傅们围在桌边锅前挥刀舞铲正忙着,热气伴着欢声笑语和锅碗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