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1979年5月,美国企业家哈默率领16名随员访问北京,成为第一个叩开中国大门的外国企业家。哈默访问北京是由邓小平亲自促成的。1979年3月,邓小平在美国南部石油城休斯顿访问,当地石油企业家为邓小平举行了一次欢迎会。会上,当翻译介绍到哈默时、邓小平打断翻译的话说:“哈默博士不需要介绍,他是帮助过列宁的美国人,在我们中国是著名的。你为什么不来中国,也帮助我们呢?”哈默回答说:“我非常愿意。可  相似文献   

2.
最美的陪伴     
<正>父亲是爷爷的养子。父亲的生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两兄一姊。在那个困难的年月,父亲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我出生前一年奶奶就去世了。从我记事起,就看到父亲每天都在悉心照顾日益年迈的爷爷。爷爷70岁时摔坏了股骨头,不能下床。父亲每天很早就起来给爷爷接尿、洗漱,母亲则给爷爷煮奶熬粥。爷爷大小便失禁,父亲总是耐心收拾,从来没有不悦之色。他是那样细心、小心,  相似文献   

3.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党课》2011,(14):71-71
那一天,他的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一个村里人同去的,怎奈那人喝醉了,自己都不知怎么回的家,父亲就此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4.
《兵团工运》2023,(1):21-22
<正>祖国西北的雪域高原,无数兵团人扎根边疆,几代人接续守边。他们的行囊很大,背起它就背起了民族和国家;他们的行囊也很小,里面盛满了对小家最深的牵挂。人们常说,兵团人的心里都有两个家,一个在祖国边境线上,另一个在父母儿女身上。库马别克的家在边境线上。那里是他的家,也是边防战士的家、民兵的家、畜牧工作者的家和各族牧民的家。为了完成看护草场和守卫边关的任务,库马别克带着妻儿住进了简陋的地窝子。他和家人边放牧,边巡逻、站岗、放哨。库马别克离世后,他的长子赛力克·库马别克,八十八团四连一名职工,拿起了父亲的马鞭,带着妻子和儿子,像父亲那样,住进了卡昝用石头垒砌的房屋;像父亲那样,干起了边境草场的守护工作;像父亲那样,承担起了护边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希望     
突然成长是因为父亲突然的衰老。自小就觉得父亲就是一头健壮的牛,一座雄伟的山,一块坚硬的石头,从没有什么头疼脑热的事和他有过关系。生病的往往是母亲和我们几个孩子,父亲只有照顾我们的份。上初中以后大多数时间在外上学,陪在父亲身边的时间不多。即使在一起,对父亲的健康也一直是忽略的。直到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暑假,我回到家,父亲笑着迎出了门,他抑制不住的笑走漏了他的一颗门牙,  相似文献   

6.
<正>在七师一三一团畜牧连,有一位孝老爱亲、无私奉献,维护民族团结的好党员,他孝敬老人,关心家人,帮助困难职工。为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美好的多民族连队,带领职工致富,辛勤努力地工作。他就是今年49岁的畜牧连哈萨克族连长阿满太·逊尔。阿满太的家是个大家庭,父亲逊尔,80多岁,是畜牧连的退休工人。兄弟姊妹6个,阿满太是长子。妻子巴哈提,畜牧连职工,儿子已工作,女儿在外地上大学。每天到父亲房里嘘寒问暖,已是阿满太多年的习惯。他深知老人最怕寂寞,他经常陪父亲打牌,陪父亲聊天,买父亲想要的,做  相似文献   

7.
莫清华 《廉政瞭望》2006,(11):39-39
卡哈是西班牙一个乡村医生的儿子。父亲忙于工作,对他疏于管教。卡哈从小顽劣,被警方拘留过,又被学校除名。他慑于父亲的威严,不敢回家,随一个鞋匠远走他乡,成了浪子。一年后,他回到家时,父亲已在对儿子深深失望中离世,母亲拖着病体给人打工。一个关于浪子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  相似文献   

8.
正父亲今年80岁了,他把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留在了农场的土地上。父亲属牛,他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埋头于脚下的这片军垦大地。我父亲孙广俊,河南省杞县人,1962年从河南百泉农大毕业,支边到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四分场三连,担任农业技术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夏天,父亲的气管炎犯了,每天咳嗽不止。这时候,也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他仍一如既往地忙碌在每一块棉田。每天中午回到家,父亲浑身  相似文献   

9.
谈到《蝶恋花·答李淑一》词的历史由来,还得从青年毛泽东说起。 1913年春,毛泽东考进长沙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次年秋,第四师范学校并入第一师范学校。在一师,他成为杨开慧父亲、该校伦理学教师杨昌济的得意门生。毛泽东、蔡和森和同学们经常到杨昌济家登门求教或聚会。杨昌济和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柳直荀的父亲柳午亭都是湖南的知名学者,三家交往颇深,时相往来。因  相似文献   

10.
李翰森 《党课》2010,(14):95-95
父亲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也有点烦,他发现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相似文献   

11.
在童年,父亲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自私”。那时,在我的眼中,他不顾家、不疼我、不顾亲人的感受。父亲白天去法庭上班,天黑才回家,回到家里又要读书学习,几乎难得与我说上一句话。妈妈独自操持着这个家,亲戚朋友想让父亲帮忙办事,他都严辞拒绝。在我小时候,父亲也很“吝啬”。从未给过我一分零花钱的父亲,竞然曾经一出手就给了一个离婚案当事人的孩子20元。  相似文献   

12.
正父亲曾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红岩"是我们家永远的话题。2003年1月,父亲去世,他的学生撰写挽联:"寻求真理出生入死风雨坎坷铮铮铁骨不愧红岩人;奉献教育鞠躬尽瘁桃李芬芳拳拳赤心堪为后世师。"这副挽联,正是父亲一生的真实写  相似文献   

13.
吉林好人     
《新长征》2014,(12):F0002-F0002
兰福利——志愿服务 温暖万家 兰福利是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的一名普通员工,百川志愿者协会会长。他长期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社会公益事业上。妻子生小孩他不在身边,他要给孤寡老人家修房子;父亲去世他没在跟前,他去外地看望贫困儿童;逢年过节时他不顾自家,先把米、面、油送到残疾人手中。  相似文献   

14.
众说周知,17世纪的英国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别说是英国首相,就是一般的议员也必须具有显赫的贵族身份。但是,他却是一个例外。他是一位医生的儿子,他的父亲曾经给英国首相老皮特看过病,治好了老皮特的风湿病。老皮特赐给了他父亲一个庄园,自此,他们家也成了一个小小的农场主。当然,这不是他成功的重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父亲焦裕禄留下的家风非常赞赏。2014年他到兰考考察的时候,连我们家过去的家风小故事都能娓娓道来。我向总书记汇报说,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把父亲留下的家风一代一代传下去。总书记不断地点头,重复了两遍"家风"、"家风"。县委书记的孩子不能搞特殊化父亲一向反对不劳而获。所以,他留给我们的家风主要是:自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父亲秦邦宪诞辰100周年,也是他遇难61周年。时光的流逝并未冲淡我对父亲的不尽思念——尽管我从未见过父亲。父亲对我来说是这样的陌生,又是这样的亲近,他仿佛常在我身边。我对父亲的认识、了解是逐步积累,逐步加深的。从孩提到现在,我盼望他、想念他、埋怨他,到逐步理解他、敬爱他、崇敬他。  相似文献   

17.
正我的父亲刘文焕,1926年11月出生在山西省沁源县闫家庄村。奶奶早逝,当木匠的爷爷一手拉扯父亲姐弟四人长大。父亲十多岁起就担任儿童团团长,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后来,他又担任村民兵队队长,积极投身于反奸、生产和支前工作。1946年3月,他先后被选派到太岳区第八专署地方法院、沁源县司法科工作,历任法院司法科法警、看守  相似文献   

18.
门捷列夫(1834-1907)于1834年2月7日出生于俄国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市.父亲是位中学教师.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双眼因患白内障而失明,一家的生活全仗着他母亲经营一个小玻璃厂而维持着.1847年,双目失明的父亲患肺结核死去.意志坚强而能干的母亲并没有因生活艰难而低头,她决心一定要让门捷列夫像他父亲那样接受高等教育. 门捷列夫自幼有出众的记忆力和数学才能,读小学时,对数学、物理、历史课程感兴趣.他特别喜爱大自然,曾同他的中学老师一起作长途旅行,搜集了不少岩石、花卉和昆虫标本.他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学毕业后,他母亲变卖了工厂,亲自送门捷列夫来到莫斯科.  相似文献   

19.
辛锐,这位抗日战争中的著名女英烈,她的英雄事迹在山东有口皆碑,广为传诵。可知否,她就是著名革命烈士陈明的妻子,她是龙岩老区人民的好媳妇! 辛锐,1918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一资本家家庭。父亲辛葭舟,是一位思想进步的银行家。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他的家庭成了中共的地下联络点。后来,他带领儿子、女儿  相似文献   

20.
正30公斤的父亲,却有一个高大英俊的儿子。小时候,儿子非常喜欢父亲,父亲是那般滑稽可笑,也许他不过是将父亲当成一个别人没有的会动、会笑的"毛毛熊玩具"而已。然而他很快懂事了,七八岁时,再与父亲说话,父亲需仰头才能与他对视。正是那时,他理解了"侏儒"的含义,也知道有一个侏儒父亲对他意味着什么。当然他仍然喜欢父亲,尊敬父亲,可是他会尽量避开与父亲同处,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家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