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青政办[2015]12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省商务厅《关于保护和促进"青海老字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6月19日关于保护和促进"青海老字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青海省商贸领域优秀民族文化,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传承民族传统  相似文献   

2.
浅论中华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荇 《湖湘论坛》2009,22(2):114-1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权利意识在逐步提高。有关老字号的权利纠纷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我国在中华老字号权利保护领域立法的滞后和相应法律保护手段的缺乏也逐渐显现。老字号要取得发展,就必须在法律上对中华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作出明确而合理的规定,加大对中华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中华老字号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3.
阴月灵 《前沿》2010,(10):90-92
老字号企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前辈们给我们创造、发展、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和文化遗产。老字号企业的良好发展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领头羊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老字号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迎来世界上第25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为传承、发展、保护上海中华老字号,推动上海中华老字号的法制建设,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办,由上海市立法研究所、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协会联合承办的“上海中华老字号传承、发展、保护法制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3月15日在上海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传承、发展、保护”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黔府办议复字[2016]6号刘光信等代表: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建议》(第486号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全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建议对深化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很有价值,已经作为2016年度省政府领导领衔督办建议,由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同志领衔督办。我省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做了不少  相似文献   

6.
《政策瞭望》2007,(1):55-55
为引导老字号加快创新发展,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提升自主知名品牌,促进老字号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拉动消费中发挥更大作用,商务部于2006年启动实施了“振兴老字号工程”。下一步商务部将从七方面引导老字号加快创新发展:一是全面普查。在全面了解老字号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老字号档案。二是择优认定。对符合“中华老字号”条件的企业进行认定,并以商务部的名义授予牌匾和证书。三是动态管理。制定《中华老字号管理办法》,跟踪监测“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情  相似文献   

7.
《北京观察》2020,(2):78-78
一个个老字号品牌,就是一个个金字招牌。老字号品牌既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又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激发老字号品牌活力,振兴中华老字号,对繁荣市场、拉动消费、打造中国品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家和北京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北京老字号发展规模和质量逐步提高,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09]94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  相似文献   

9.
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生产中留下的极品,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城市文化的历史积淀,将这些老字号发扬光大,责任重大。针对武汉老字号目前整体情况不乐观的现实,结合北京等地老字号振兴发展的经验做法,我们认为应当在对老字号切实加强保护的基础上,以老字号企业改革为重点,以资本运作为主要抓手,构建组织、资金、政策等多方合力,推动武汉老字号的复活、新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二○○八年十一月五日宁政发[2008]19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发展水运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南京是通江达海、承东  相似文献   

11.
老字号不仅具有很高的无形资产价值,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搞好老字号法律保护意义重大。本文以我国现行老字号的相关立法现状和老字号权利冲突、老字号被抢注等现实问题为研究基点,对完善我国老字号的法律保护制度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渝府发[2011]2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05]223号)精神,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评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际联席会议审核,市政府同意将《吴癞子的传说》等1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予公布。附件: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一一年四月七日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通过大量文献和实地调查分析可知,老字号文化记忆的建构主体涵盖创办者、管理者和技艺掌控者等层面,他们在老字号发展的关键节点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具体可分为以社会责任感为给养的文化记忆内核、以管理理念为牵引的文化记忆渠道、以技术传承创新为驱动的文化记忆载体三种类型,辐射至员工、企业、社会和政府等领域,这种功能的展现也可以称之为“匠人效应”。  相似文献   

14.
<正>晋政办发[2015]10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11月2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27号),进一步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夯实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中药产业科学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5.
二○一一年三月十七日宁政发[2011]6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古树名木和行道大树保护,彰显南京人文绿都特色,促进南京经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及《南京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现提出以下保护意见:一、进一步增强全民爱绿护绿的意识,强化各级各部门管理责任。保护南京绿化、建设好生态南京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建设人文绿都是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共同的责任。保护古树名木,就是  相似文献   

16.
时敏 《思想战线》2011,(Z1):74-75
中华老字号在造福百姓,传承中华文明,发展旅游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重。然而,时至今日,"中华老字号"企业仅存一千几百家;就这一千多家老字号企业,还有70%经营困难,步履维艰;仅有不到10%处于盈利状态。其中,盈利状态良好,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老字号企业屈指可数。研究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中华老字号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许多老字号发展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令人堪忧.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深层次的问题还是企业文化问题.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华老字号实现永续经营、基业常青的根本问题.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创新不仅要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创新,也应从体制、机制、载体等方面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18.
正豫政[2014]2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更好地保护和继承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中原文化,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相似文献   

19.
于文萍  海棠 《前沿》2012,(1):192-194
大多数老字号失去了市场强者地位,品牌价值被架空,良好的品牌信誉已经不是老字号的显著特征,挖掘并保存老字号身上普遍存在的文化价值是当前政府保护老字号工作的首要任务。老字号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对我国传统商业文化繁荣的见证价值,对我国固有企业文化的研究价值,对我国企业和社会民众的教育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20.
<正>鲁政办发[2015]2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非国有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由社会力量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非国有博物馆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对于保护、利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