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光  翟国强 《思想战线》2006,32(6):95-101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青铜文化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发展受到了中原青铜文化的强烈影响,在我国青铜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此时的西南地区相继出现若干区域性统一体,既构成了西南自身多元的历史发展框架,也奠定了西南民族逐步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南诏、大理国政权对怒江流域的设置与经营 ,既打破了一些民族长期闭关自守的局面 ,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同时也促进了西南边疆民族经济的发展 ,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壮侗语诸民族是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成员的一部分。基于历史上的政治原因,壮侗语诸民族中的另一部分近亲集体,却成了当今中国境外、其他国家境内的民族。一、先秦时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元谋猿人(距今170万年),中期的北京猿人、兰田人,晚期的柳江人和来宾县的麒麟山人等,都是中华各民族的祖先。至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今中国境内已经出现以细小打制石器为特征的北方草原地区狩猎游牧民族的文化;黄河流域一带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下游稻作民族的河姆渡文化,等等。这些不同系统、各  相似文献   

4.
江应梁主编、林超民副主编的《中国民族史》,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共112万字,撰述了自原始社会至清代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我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其人口已达8千万,居住面积占国土总面积60%以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的进步与繁荣。这种现实的国情,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各民族为创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光辉灿烂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都作出了贡献。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均为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历史必须将少数民族的历史置于汉族历史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谢本书 《思想战线》2007,33(6):110-112
自古以来,世界就是由多民族、多国家构成的,中国则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正是因为世界各国大多具有多民族的特点,因而,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是多民族构成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会制定和实施自己国家或地区的民族政策。民族政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依据自己不同的民族构成和各自的历史民族文化传统,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一定的民族政策,对国家和地区是否繁荣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中国历史上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部中国通史就是一部多民族共同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明王朝在元代所建立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上,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适应该地区具体情况的措施,包括设置布政、都指挥、按察三司;建立和健全土司制度;大规模的汉族移民垦殖以及改土归流。文章对这些措施实行的地区和情况,作了较全面的概述。作者指出,虽然这些措施具有民族压迫、民族剥削的一面,但客观上促进了西南各少数民族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使西南地区更加稳固地统一在中国的版图之内。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各民族之间就有着友好的交往。秦统一中国,开始对西南地区设治,经两汉进一步经营,西南边疆被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共同发展的整体。研究这个问题,有助于了解西南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对加强祖国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建设和开发边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各民族成员对统一民族国家的认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矛盾是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论基础;促进各民族间经济的共同发展是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稳定有序是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民族经济政策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协调民族关系,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民族经济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民族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随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善.本文就中国古代民族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作一初步探讨,就教于同好方家.  相似文献   

10.
民族问题无小事。当今世界一些多民族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导致民族纠纷、冲突不断,乃至国家解体,造成了深重灾难。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当代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如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加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实现全民族共同进步、发展和繁荣的问题,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本文从民族平等论、民族团结论、民族区域自治论和民族发展论四个方面,把握和阐发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也随着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而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观为指导,结合新时期我国的国情、民族地区的现状,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发展团结、平等、互助、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工作是社会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并涉及到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因而我国的民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广泛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光 《思想战线》2004,30(1):125-130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民族关系仍然紧张,以矛盾冲突为主的汉匈民族关系、汉越民族关系构成了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内容,而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却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为汉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3.
韦宇红 《桂海论丛》2008,24(6):28-3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唐朝贞观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较好的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及唐王朝统治集团,顺应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统治政策,对民族问题作了较为妥当的处理,使一度紧张的民族矛盾得到缓和,出现了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的大好局面。贞观时期的民族融合,为调动各民族间团结和谐的积极因素,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加速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政党是现代政治体系的中心,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导型力量。而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在民族地区通过各种政治整合实践有效地推动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发展,促进了多民族国家整合的实现,有效地保证了民族地区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其中,中国共产党在西南民族地区分别通过民族调查和识别、培养民族干部、实行民主协商和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等多种方式和措施,为顺利实现多民族国家整合提供了话语体系、治理结构、价值理念与制度基础,进而成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许多特殊的扶持措施,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各族人民正在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政报》2008,(6):33-34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许多特殊的扶持措施,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各族人民正在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但是,在近期维护藏区稳定和加强反恐怖工作中,有少数单位在工作中发生违反民族政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政党是现代政治体系的中心,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导型力量。而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在民族地区通过各种政治整合实践有效地推动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发展,促进了多民族国家整合的实现,有效地保证了民族地区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其中,中国共产党在西南民族地区分别通过民族调查和识别、培养民族干部、实行民主协商和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等多种方式和措施,为顺利实现多民族国家整合提供了话语体系、治理结构、价值理念与制度基础,进而成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发展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毅 《桂海论丛》2005,21(5):78-8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必须注重发展民族文化,发挥民族文化的精神动力作用,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缩小地区差距,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经济、政治、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族际关系问题和边疆问题在我国长期存在,并不时对国家发展形成困扰。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就是由众多民族群体建立和组成的,并因此而形成和存在复杂的族际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古老的中国实现了由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在此背景下,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