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崑 《台声》1996,(10)
不久前,笔者路经南京,在江苏省和南京市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安排下,分别采访了落户石头城的两家台资企业,即金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大东树脂化学有限公司.这两家台资企业各有特色,本该分开来写,但思前想后,何妨比较着写来?或许读者在这比较中,更能看得真切些.  相似文献   

2.
物华人杰的江苏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又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其中格外引人瞩目的一个章节就是台资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可以预见的未来。为了真切地把握住台资企业的脉搏,我们在江苏省台联的引导下,分别在南京、南通、镇江的一些台资企业中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采访了一些著名的台湾企业家。长江口岸优势多江苏省在吸引台资方面,虽然起步比广东、福建较晚,但发展迅速,至今全省台资企业已达7800余家,投资额多达1241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超过65亿美元。投资额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江苏省台办经济处的樊庆南先生告诉我们,台商投资江苏有4…  相似文献   

3.
1月21日,由江苏省台办组织的“江苏台商新春联谊会”在南京举行。省长李允石、省委副书记曹克明亲切会见台商代表并出席了随省委、省政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台办主任杜国玲主持了联谊活动和招待宴会。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苏台经贸继续稳步发展,台胞投资江苏保持良好势头。一年新批台资项目400多个。协议台资超过12亿美元,其中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有20多个。由于一批台资项目增资扩产,全年实际利用台资超过10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企业超过8200家,协议台资超过14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超过75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正>6月4日至9日,为积极宣传和充分展示江苏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成功经验和精神风貌,江苏省台办组织了两岸及香港新闻媒体联合采访活动,15家新闻媒体的20位记者风尘仆仆,到南京、泰州、昆山、苏州的13家台资企业进行了采风。新平台:台商走电商南京四季瑞禾食品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5.
虎年将过,玉兔呈祥。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受省委、省政府委托,于元月15日在南京丁山宾馆召开了江苏”99新春台商座谈会。省委省政府省台办有关领导与来自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等地的部分台商欢聚一堂,共庆佳节,共话发展。在刚刚过去的极不平凡的一年中,苏台两地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努力克服了东南亚金融风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8年,全省共新批各类台资企业项目549个,还有一大批正在增资扩产,实际到位台资超过1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全省累计批准…  相似文献   

6.
《台声》1994,(5)
3月24日,二百多位在京台商与首都各界人士共四百余人欢聚在燕京饭店,共庆北京台资企业协会四岁生日.四年前,大陆第一个正式备案的台商民间团体——北京台资企业协会宣告成立.作为政府与台资企业之间的桥梁,台资企业协会积极推动企业的经营管理,以促进两岸在经贸领域里的交流,而成为“台资企业之家”,目前在京的一千多家台资企业中已有近五分之一加入,另有近百家外商投资企业和驻京商社、办事处的台胞以个人名义入会.  相似文献   

7.
二○一二年九月十六日宁政发[2012]26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保护服务台商在宁投资和促进宁台双向投资,进一步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鼓励和推动南京台资经济及台资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鉴于台资企业在两岸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两岸金融合作的乐观态势,研究台资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以及在中国大陆的融资行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由此,本文对大苏州地区的台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的台资企业(研究样本)财务资料和融资信息,对台资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以及在中国大陆的融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台资企业的负债融资主要是依靠经营性负债和(或)短期性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的比率并不高,且借款形式以短期借款为主;向大陆中资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融资是台资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在周转金安排上;造成台资企业在大陆借贷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政策、法令限制和企业自身财务的不佳.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融资困难是大陆台资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69家珠三角台资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除了企业内部融资外,大陆台资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向台湾、大陆以及第三地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融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台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十分强烈,不同的经营方式,对于台资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影响也不一样。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多数台资企业倾向于向大陆境外资本市场(尤其是香港资本市场)融资,导致融资渠道的“单一化”。解决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问题,关键在于扩大资金来源,减少和消除融资障碍,使融资渠道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台资企业投资经营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李广众  刘厚俊 《求索》2007,(5):9-12
江苏与福建分别是长三角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代表,二者也均为台资大陆投资的重点地区。然而近年来台资在江苏投资发展速度要远超过福建,台资为何北上长三角大量投资于江苏,是何种因素影响了台资的流向。本文通过对苏闽利用台资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综合全面地考察了两地总体投资环境,并试图对上述问题给予回答。  相似文献   

11.
已过花甲之年的南京台资企业协会第三届监事会监事长、南京强新家具有限公司和强生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兆强先生,与木料打了30多年的交道,对这一行的感情犹如树木年轮层层盘桓。他20世纪90年代来南京投资开工厂,先后创办了两个公司,都以生产高档实木家具为主,产品99%出口美国。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亚洲金融风暴对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受到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普遍好评。 近年来,台商及外商在青岛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全市已批准台资项目975项,总投资14.23亿美元,合同台资10.19亿美元。已投产的台企达400多家,其中产品出  相似文献   

13.
金秋,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放眼展望上海的台资企业,呈现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劲发展势头.截至1993年10月底,上海又新增台资企业592家,其中合资326家,合作的为186家,独资79家,股份制1家,协议总投资15.6亿美元,其中台资为10.O8亿美元.据有关方面预测,年内在沪投资台资企业累计总数可能  相似文献   

14.
正5月24日,金融机构云集的北京金融街和南京河西洪武路上热闹非凡。富邦华一银行北京分行和南京分行开业仪式分别在这两个城市金融中心举行。其中,北京分行的开业更创下台资银行进驻北京首例,不仅在富邦华一银行的发展史上写下重要一笔,同时也是北京台湾金融合作新的里程碑。至此,富邦华一银行在  相似文献   

15.
被国际舆论界称为“中国北方经济黑马”的烟台市,也同样被台湾商界的有识之士看好,“抢滩登陆”的台商一波接着一波涌来,使烟台的“台资热”不断升温.只有赚钱的,没有赔本的谈起“台资热”,烟台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凤杰兴致勃勃地说,台商投资烟台是80年代中期由“三来一补”开始的,后来逐渐扩大到产业投资.1987年首批台资企业在烟台落户后,先后出现三次台商投资高潮,台资企业连年大幅度增长.尤其是1993年,全市新批台资企业230家,合同总额和台资额分别超过前6年的总和.截止到今年3月底,烟台批准成立的台资企业达到525家,合同总投资10.3亿美元,其中台资额5.2亿美元,台商实际投入资金1.8亿美元.投资项目以生产型为主,涉及水产、食品、服装、纺织、建材、机械、电子、塑料等几十个行业.目前,台资在烟台的外来投资中仅次于港资,已经跃居第二位.台湾地区继香港、韩国、日本之后,成为烟台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6.
由金桐化工、旺旺食品等多家台资企业共同发起的南京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3月18日正式依法成立。国务院台办经济局及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城市的台资企业协会分别致电祝贺。 南京龙海土地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士金先生当选协会会长。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罗志军应邀出任协会名誉会长。王心盛、金宝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宏宾、宏扬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家、金  相似文献   

17.
从1988年8月兴办第一家台资企业至1997年9月底,江苏省常州市已累计兴办台资企业484家,占全市三资企业的20%左右,总投资7.29亿美元,协议台资4.28亿美元。台资在常州利用外资结构中连续5年居第二位。主管经贸工作的常州市副市长杨大伟谈起台资企业的状况,显然觉得还在有发展余地。  相似文献   

18.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近年来以其淳厚的文化底蕴和日趋完善的人居环境,成为越来越多台商投资的首选地。在众多台资企业中,冠品标志系统有限公司在资金、规模上都称不上大手笔,但其总经理颜一郎先生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周身弥漫的淡淡书卷气息,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河南省焦作市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一批批台商纷纷到焦作投资设厂.继1990年焦作市首家台资企业的建立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发展台资企业47家,投资总额达7069.544万美元,实际合同利用台资3368.091万美元,这在处于内陆腹地的城市是不多见的.目前,台商投资焦作正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6家台商正在办理有关合资手续,13家正在洽谈有关合资事项.而且,台资企业的项目领域正逐步向高科技产品和农业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去年12月,东北三省首家台商投资区——辽宁沈阳台商投资区宣告成立.记者应邀前往,并就沈阳台资发展状况采访了沈阳市台办副主任刘生林先生.台商投资沈阳新特点刘生林副主任介绍说,1994年,由于我们认真落实国务院对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实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使沈阳吸引台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招商654位,签订台资企业合同88项,投资总额为1.1988亿万美元.其中,台资额8499万美元,引进台资额比1993年增加17%,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