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刑法分则第四章规定了各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的罪名。这些规定,对于严厉打击这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刑法制定时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它不可能对所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都有足够的估计。在讨论修改刑法的过程中,许多刑法学者认为有必要根据刑法施行十年来的司法实践和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犯罪新情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中,拍卖是一种很常见的竞争方式,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转制、改制、破产等活动中,公开拍 卖、国有、集体财产或权益的事情经常发生,在拍卖活动中,一些拍卖当事人为追求巨额非法利益,相互串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分则体系总体上依据各类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对类罪进行排列,其中第三章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四章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笔者认为,应将这两章的顺序互换,即第三章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四章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相似文献   

4.
正正确认定罪名,对刑事司法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和关于确定罪名的司法解释,由周道鸾、张军任主编,熊选国、高憬宏任副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刑法修改小组成员撰写的《刑法罪名精释—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罪名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一书由人民法院出版社首版发行以来,深受广大理论研究人员和刑事司法实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并荣获中国优秀法律图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制定于七十年代末。于1980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实施之后的十多年里,这部刑法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加上十多年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犯罪形态的诸多变化,使我国刑法在司法实践中日渐显示出某些方面的不足,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刑法修改和完善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现将刑法学界对我国刑法分则修改和完善的重要观点综述于下,以供读者研讨时参考。一、经济犯罪经…  相似文献   

6.
反贪污贿赂不但是我国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维护国家和政府的正常活动,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修改完善贿赂罪既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后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需要,也是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需要。环境变化,法律就应跟上,不能滞后。根据中国的国情,必须建立严密的立法、司法惩治体系,对贿赂犯罪,根据其不同特点详举罪状,详列罪名,增设商业贿赂罪、枉法贿赂罪、斡旋贿赂罪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法律武器的作用,同贿赂犯罪作斗争。1、商业贿赂罪商业贿赂罪,是指利用财物或其他手…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现有的单行刑法中增设的新罪名我国现有的单行刑法不仅在很多方面对我国现行刑法典作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而且在此之外还增设了一百多个新罪名。这些新罪名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如下:(一)1981年6月1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中增设的新罪名有武器装备肇事罪,泄露或遗失军事机密罪,窃取、刺探、提供军事机密罪·擅离职守或玩忽职守罪,逃离部队罪,偷越国(边)境外逃罪,私放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虐待、迫害部属罪,阻碍执行职务罪,盗窃武器装备或军用物资罪,破坏武器装备或军用设施罪,战时…  相似文献   

8.
基于属地主义适用原则,各国刑法着意保护其境域内所有自然人的合法权益,并不刻意区分其公民身份。刑法分则第四章题目中出现“公民”字样,与立法者看待自然人诸项权利之视角相对失准有关:人身权利人人皆有且无关国籍,而民主权利只能公民享有,所以得用国籍限缩;但37个条文中,只有极少条文虽与此权利有关,但亦非其本身,其他条文均与之无直接关系。无论将“公民”作何种扩大性解释,都不可能包括中国境内的外籍或无国籍人士。第四章题目中“公民”的存在,与刑法属地性机理严重冲突,在学理上两者构成极为显著的悖论,需要司法解释予以缓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关于增补新罪名的建议综述” (载本刊1985年第6期)的续篇。时隔三年,刑法学者又提出了一些关于刑法分则增补新罪名的建议,反映了改革形势下对完善刑法的要求和愿望。本文择其要者综述如下,以供立法和学术研究参考。一、拒证罪①。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由于刑法上没有规定拒证罪,使这一义务性规范得不到贯彻执行。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证人拒绝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刑法分则共一百零三条,与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刑法相比,是条文最少的。如意大利刑法分则共四百零八条,加拿大刑法分则共三百七十五条,巴西刑法分则共二百三十八条,西德刑法分则共二百七十八条等。简明概括,这是我国刑法分则的一大特点。但因此也不免失之笼统,以致难以对付当今出现的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犯罪行为。为此,刑法学界一些同志撰文建议刑法分则增加一些新罪名。这些建议大都有一  相似文献   

11.
目前,刑法理论和实践中,对《新刑法》第217条(包括对原《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第1条)罪名的确定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应定“侵犯著作权罪”,此主张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的认可;二是认为应定“盗版罪”;三是认为应定“非法复制发行他人作品或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罪。”笔者认为,以上三种意见所主张的罪名均不太妥当,不能体现罪名的本质特征。理由如下:一、从形式上来讲。刑法理论认为,罪名应是某种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的简明概括。它具有简练、准确、规范的特点。据此来衡量以上三种罪名,…  相似文献   

12.
刑法第397条规定的罪名应为四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华 《现代法学》2000,22(5):93-96
本文认为 ,我国刑法第 397条规定的罪名应为四个 ,而不是二个或三个 ,从理论上澄清这一问题 ,有利于改变目前有关司法解释的分歧后致司法实践上的消极影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由周道鸾、张军主编,熊选国、高憬宏副主编的《刑法罪名精释——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罪名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第三版),即将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补充了自2003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五)》、《刑法修正案(六)》和有关信用卡的三个刑法立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新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内的30余件刑事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也论新刑法第397条的罪名与罪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刑法颁布之后,关于刑法分则第397条的罪名和罪过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同时,“两高”司法解释对该条罪名的规定也不统一,因此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关于罪名,本文在评析不同意见的基础之上,结合刑法中的罪数理论、法条竞合的立法方式等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条只规定了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两个罪名。关于罪过,文章从刑法中的罪过理论、立法意图等方面加以分析,主张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玩忽职守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  相似文献   

15.
本质性原则是《刑法修正案(十一)》罪名拟定的基本原则,即把握罪状描述之构成要件及其犯罪构成整体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特征.拟制罪名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或是在立法观念罪名指引下抽象概括,或是在提取具体构成要件特征的基础上组合、整合以及添加抽象概念创制.对于复杂的罪状来说,拟制罪名的基本方法是紧贴罪状描述提取概括或者抽象提炼.拟...  相似文献   

16.
第二部分:关于刑法分则的修改意见[第一章反革命罪]有同志提出本章章名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主要理由是,反革命目的难以认定;反革命罪犯被视为不予引渡的政治犯等等。由于章名的改动,所以凡罪名涉及“反革命”的都要改,如第102条的罪名要改为“煽动危害国家安全罪”。但有的同志不同意  相似文献   

17.
新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相似文献   

18.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并决定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这次修改,除主要调整死刑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刑罚结构外,为适应同新的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需要,进一步维护经济秩序,加强对民生的保护,<刑法修正案(八)>还增设了若干新的犯罪,修改了一些犯罪...  相似文献   

19.
为了惩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行为,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对刑法作如下修改和补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2年1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