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近年来青岛市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从案件构成看,仍以贪污贿赂类犯罪为主,且有逐年多发的趋势;从犯罪主体看,“一把手”和基层国家工作人员是易发人群;从犯罪领域看,城镇建设、行政执法以及涉农领域案件相对集中;从犯罪的形式看,呈现出贿赂罪与渎职罪交织的特点。当前对领导干部职务犯罪行为的防治一是要加强外部制约监督,对内公开,对外强化社会监督;二是要增强廉政教育实效,促其自律自省。  相似文献   

2.
对职务犯罪罪因的分析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基础,职务犯罪罪因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从宏观上看,职务犯罪罪因有人性、体制、文化等因素,从微观上看,职务犯罪罪因包括道德品质、心理意识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略论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及根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权力是职务犯罪的前题;公职人员理想信念的错位、思想道德素质的滑坡是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体制转型过程为职务犯罪提供了机会;社会分配不公是职务犯罪的心理动因;执法不严、监督疲软、打击不力让职务犯罪主体有恃无恐。根治职务犯罪的对策是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领导干部是重点。把追究责任提到议事日程,加大监督和打击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缩短体制转型过程,尽快实现改革目标,从深层次铲除职务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辩证思维方法是总结人类认识史所得到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方法。领导干部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是新时期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关键措施。本文从培养领导干部“照辩证法办事”的思维习惯、树立领导干部全面性看问题的思维准则、养成领导干部政治家的战略思维品格以及确立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思维原则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新形势下,腐败犯罪已经在国家权力结构各个层面爆发出来。从控制理论上看,官场是一个高风险的职务犯罪行业,官员成为潜在的职务犯罪人。在这种现实下,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从历史经验与社会发展看,腐败犯罪预防与治理的根本出路是中国特色的权力法治化,尤其是权力结构转型过程中有特色的法治演化过程。在对策上,应立足现实,进行调控制度创新,让权力在制度笼子中运行。  相似文献   

6.
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中、高级领导干部因为经济问题而纷纷落马,从昔日的功臣沦为阶下囚。这充分显示党和政府净化社会的决心和信心,显示了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纯洁干部队伍的力度。因此,采取切实措施预防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从厦门特大走私案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近几年来职务犯罪状况,从厦门特大走私案中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探析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并对如何从源头上予以预防和治理提出了几个方面的构想.本文认为,当前职务犯罪一个突出特点是大要案数量明显增多,犯罪金额越来越大,涉案领导干部级别越来越高,有的案件同时涉及多个部门或多个环节,从而形成"窝案"、"串案".遏制职务犯罪必须实行全方位的社会控制和综合治理,从腐败发生的机理出发,在立法上完善惩治犯罪的措施,同时要加强对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从内心提高自我约束力,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职务犯罪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大公害,是公共权力腐败的突出表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中国历史上专制制度下职务犯罪的真实写照。知古以鉴今,在对职务犯罪防控进行历史考察并借鉴和吸收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完善现行法律、健全专门职务犯罪防控机构、突出检察机关的预防职权、完善教育预防措施等方面全面构建我国职务犯罪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普通高校领导干部近年职务犯罪基本情况和环境影响的分析表明,高等教育快速扩张为高校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谋取私利的用权动机和监督制约机制缺失的综合作用,造成高校领导干部腐败现象。遏制高校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应以提升拒腐防变能力为主线,加强廉政教育和文化环境建设,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强化权力监督,完善制约机制,实施廉政风险预警和防控。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研究的新拓展——评王昌学主编的《职务犯罪特论》曹子丹侯国云所谓职务犯罪,泛指与国家公职人员职务有关的各种犯罪的总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它不是刑法上按照同类客体划分的类罪名,而是从理论上对符合职务犯罪本质属性的各种犯罪所作的概括。因此...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基建工作的极强专业性和广泛社会性,使得原本脆弱的职务犯罪防范体系难以对之实施有效监控,因而导致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基建领域职务犯罪频发。如何通过预防职务犯罪,努力促进和谐校园发展是新形势下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现实任务。对此,提出从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和教育机制等方面进行预防和减少高校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它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个性,是一种理念,而不是直观。企业文化的最终形成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的导向性引导,企业文化中渗透着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企业家精神在民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中有正、负功能。正向的企业家精神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从精神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建设方面着手,可以达到预防民营企业职务犯罪的目的。企业家精神在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中的负功能需要从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树立依法治企的观念、加强守法文化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等方面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3.
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日趋严重,面对这一现象,学者们习惯于从宏观视角分析其原因及预防措施.而对低龄职务犯罪心理甚少关注。通过对低龄职务犯罪的概念、特点、危害以及几种典型心理进行分析,深入探索低龄职务犯罪心理结构中的各具体心理要素,并进一步将整个低龄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动态化,从而对低龄职务犯罪进行心理预防。  相似文献   

14.
在领导班子工作中常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副职对正职作出的决议或工作安排不论正确与否,不假思索,一律照办。或者明知正职的决策不切合实际而不提议、不报告、听之任之,甚至对正职的错误乃至违法行为,也一味迁就。从近几年发生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案例来看,窝案、串案呈逐年上升趋势,往往在查处正职的同时.副职也“同根相连”,集体犯案,副职成了名副其实的“附职”。  相似文献   

15.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经济责任审计是解决职务犯罪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与推进,提供了机会与挑战。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经济责任审计。  相似文献   

16.
在职务犯罪侦查中适用控制下交付既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也具有实践的必要性,此次对刑事诉讼法修改已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可以运用控制下交付。因此,应从控制下交付的适用条件、实施主体、审批程序、法律后果以及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对职务犯罪侦查中适用控制下交付进行具体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7.
职务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两种。从现行法律规定看,职务犯罪自然人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和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三类。在司法实践中,对此三类人员的认定存在较大的分歧,尤其是其中对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的认定争议最大。  相似文献   

18.
"亲情监督"是消除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盲区的有效措施,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强大推动力;"亲情廉政"教育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廉政防线.因此,"亲情廉政"教育是拒腐反贪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预防领导干部职务犯罪中起着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职务犯罪预测是指在掌握职务犯罪的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职务犯罪发生领域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利用现代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对其在将来某一时空范围内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断和评估。职务犯罪预警是指通过对职务犯罪动态监测,在科学预测的前提下,对其有向恶性发展趋势时进行预先报警,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制止或影响其发生,达到控制犯罪发生、发展的一种手段。因职务犯罪有规律可循,且具有可控性,因此构建职务犯罪预测预警机制是可行的,构建职务犯罪预测预警机制应考虑职务犯罪预测预警体系的对象和领域、职务犯罪预测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加强职务犯罪侦查和侦查监督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很大,也是官员腐败的重要部分。当前,职务犯罪出现了“高职位、高智能、高技术、群体犯罪”的特点,给职务犯罪的侦破增加了难度。为了有效惩治职务犯罪,负责职务犯罪侦查和侦查监督的机关必须加强对职务犯罪的侦查和侦查监督的力度,确保职务犯罪侦查质量。在这方面,当前有以下几个法律和实践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一、明确界定职务犯罪的范围和侦查的重点当前,在我国法学界和司法界对职务犯罪的范围有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意见认为,职务犯罪是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