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枝特区隶属六盘水市,位于市境东部."六枝"之名始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设置郎岱厅之后.当年6月12日,清廷以郎岱代官司陇氏地、西堡长官司沙氏地、西堡副长官司温氏地,加上永宁(今关岭县)划出的一部分地设立郎岱厅.郎岱厅设置流官后,将属地划为七枝.郎岱为本枝居西南隅,正北为下枝,正东为西堡枝,西北为上枝,东北为化处枝,东南隅为木岗枝,上、下、本、西堡四枝之间为六枝.道光年间改七枝为十里,六枝作为小地名保存了下来.解放后,随着公路、铁路的贯通及煤矿的开发,六枝的经济区位优势逐渐凸现.1960年5月,撤郎岱县,设六枝市.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大部分煤矿下马,10月六枝改市为县.1965年"三线建设"兴起,11月六枝矿区成立,翌年2月改称六枝特区,同时撤六枝县,恢复郎岱县.4月,划郎岱及普定、镇宁三县部分地为六枝特区辖地,共8个人民公社.1970年12月,郎岱县与六枝特区合并,合并后的政区仍称六枝特区.  相似文献   

2.
张耀 《当代贵州》2013,(12):48-49
六枝六枝特区位于六盘水市境东部。"六枝"之名始于清雍正九年(1731)设置郎岱厅之后。当年6月12日,清朝以郎岱代官司陇氏地、西堡长官司沙氏地、西堡副长官司温氏地,加上永宁(今关岭自治县)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六枝特区以坚持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为己任,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共同谱写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奋进之歌. 精彩瞬间记录跨越历程 走进六枝特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七彩落别、味道郎岱、古镇岩脚……一个乡村就是一个景点,一个产业形成一个园区.  相似文献   

4.
李万军 《当代贵州》2013,(12):I0002-I0002
六枝特区是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古夜郎腹地。这里气候宜人,海拔适中,宜居宜业,被称为"凉都胜景、幸福六枝";这里绿水绕青山,奇峰藏异洞,自然风光秀丽,少数民族风情浓郁,郎岱古镇、岩脚古镇以及众多奇特的山名、地名、江河名和美丽神奇的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古镇"不变脸",郎岱镇一方面加大引导古镇居民转入城镇生活,另一方面,扶持古镇居民"转型"旅游服务业,让他们从"古镇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六枝特区郎岱镇,通往滇黔遗留的古驿道随处可见,站在古驿道上,可以看到今日的郎岱如一颗矗立在六盘水东大门的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旧城"修旧如旧"历史韵味十足郎岱镇位于六枝特区西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是省级历史  相似文献   

6.
<正>碧绿的大山绵延起伏,清晨,薄雾缭绕山间,太阳穿云而出,整个山城沐浴在金色的光辉中。这里就是位于乌蒙山腹地的"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六枝。六枝原名郎岱,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县级城市,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素有"盆景山城"美誉。如今,六枝围绕"百姓富,生态美"发展思路,整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精品城市。  相似文献   

7.
许雯丽 《当代贵州》2013,(12):30-31
乘车从六盘水市中心出发,一个半小时行程就到了郎岱古城,再行15千米,过了险要的打铁关,盘旋而下,眼前便会突然出现碧波荡漾的江水,这就是牂牁江,夜郎国文明的摇篮。老王山上寻夜郎  相似文献   

8.
正六枝特区推出了别具特色的"营养餐+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不仅让187所中小学、58所学前教育机构的89800余名学生吃到可口、安全、放心的家乡菜,还带动了当地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今年14岁的陈付艳,家住六枝特区郎岱镇洒志村田坝组,在郎岱中学读书。从家到学校,步行要走2个小时,坐车要40分钟左右。因为学校离家太远,陈付艳和哥哥陈付有都在学校寄宿。父母外出打工后,兄妹俩在  相似文献   

9.
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位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境内,地处贵安新区和毕水兴经济圈结合部,2013年3月被列为省级重点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从2008年开始,六枝特区就以郎岱镇为核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决定把郎岱镇打造成为六枝特区"一线蔬菜基地",鼓励农民种植蔬菜或流转土地,通过补偿部分土地流转费等办法,吸引大户、企业参与种植,培育蔬菜产业.  相似文献   

10.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为建设人民城市提供了实践指南。这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唯物史观,突出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蕴含着丰富的基层民主政治价值,强调人民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基层民主政治为民导向的价值遵循,在新时代具有生动的社会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价值立场,是贯穿于"五位一体"建设的价值主线"。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注和解放人"的基本价值追求,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人民服务"的基本价值立场,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指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框架,开辟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路径,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根源与发展过程来考察"为人民服务"的行为规则,认为"为人民服务"是在传统文化根基上发育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典型话语。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是"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动机,"舍得"思想是"为人民服务"的行为智慧,"无为"思想给"为人民服务"的行为选择提供了一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则是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3.
任亚周 《世纪桥》2020,(1):80-82,96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精准扶贫是在新时代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精准扶贫"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辨析,阐释了精准扶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包括:精准扶贫政策的着力点是实现民生保障、重视人民精神修养的提升、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根源与发展过程来考察"为人民服务"的行为规则,则"为人民服务"是在传统文化根基上发育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典型话语。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是"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动机,"舍得"思想是"为人民服务"的行为智慧,"无为"思想给"为人民服务"的行为选择提供了一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则是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人生境界。"为人民服务"的话语体系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把人民利益始终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人民"二字力重千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  相似文献   

16.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的表述。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理论形态,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理论经历了长期与时俱进的演进过程。总的来说,"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二者的价值指向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者在新时代必然发展为前者。与此同时,"以人民为中心"又是"以人为本"的理论演进和升华,二者在外延和内涵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和"人民"、"本"和"中心"这两对概念上。  相似文献   

17.
文摘     
《红旗文稿》2012,(23):40-41
刘奇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说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贯彻落实"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要求。广大曲艺工作者要心系群众、面向大众,坚持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把百姓生活作为曲艺作品的主要内容,写人民、说人民、唱人民,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说唱。要深化"走转改"活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校园、军营,把舞台搭建在基层,把欢笑传送到群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这份新年贺词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更传递出习近平的3个坚定信念。一、坚守"初心"的信念":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习近平将自己称为"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谋幸福"是他始终不渝的初心。2018年新年贺词,再次彰显了他深厚的人民情怀。"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们总是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人民为本",实际上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以人为本"是"以每个人为本"和"以一切人为本"的辩证统一,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同等重要.而"以人民为本"则是以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或根本利益为本,侧重于人民这一整体."以人为本"取代"以人民为本"不仅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新发展现的基本要求,而且顺应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各级党政机关的执政理念。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落实要求党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个方面的内涵;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提供政治保证、制度保障、思想保障和群众保障;充分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整合作用、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