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山涛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今河南武陟县)人。生于公元204年(汉献帝建安9年),死于公元283年(晋武帝太康4年)。历经汉魏晋三代。在汉魏时期,山涛的官职卑微,晋之后,任吏部尚书多年,是西晋初年的重臣之一,深受司马氏兄弟的信任。不仅终身任职,而且由吏部尚书迁右仆射,加光禄大夫,死前又  相似文献   

2.
宋是唐代初期的名臣,曾任御史台中丞、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尚书右丞相等职,在任52年,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等人一起共  相似文献   

3.
何智亚 《红岩春秋》2020,(4):F0002-F0002
天官府位于渝中区通远门到南纪门的斜坡上,与伍福宫、打枪坝、火药局、放牛巷相邻。旧时,因此处有明代吏部尚书蹇义的"天官府"而得名。蹇义在明代历经明太祖、惠帝、成帝、仁宗、宣宗五朝,曾任吏部尚书,73岁病逝后被追封为太师。重庆城的府邸称"天官府",由明宣宗御赐,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是一座富丽豪华、规模宏大的官宦府邸。  相似文献   

4.
天官府     
正天官府位于渝中区通远门到南纪门的斜坡上,与伍福宫、打枪坝、火药局、放牛巷相邻。旧时,因此处有明代吏部尚书蹇义的"天官府"而得名。蹇义在明代历经明太祖、惠帝、成帝、仁宗、宣宗五朝,曾任吏部尚书,73岁病逝后被追封为太师。重庆城的府邸称"天官府",由明宣宗御赐,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是一座富丽豪华、规模宏大的官宦府邸。  相似文献   

5.
在封建专制社会中,能够节俭而不奢侈的权臣是凤毛麟角的。明朝名臣王翱就是这样一位既有才能而又廉洁奉公的好官吏,他在廉政和侈俭问题上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王翱,字九皋,河北盐山县人。明朝永乐十三年,被明成祖选为庶吉士,后被提为御史、右佥都御史,他的才干日益显露出来,深得朝廷的赏识,皇帝任命他提督辽东军务。由于政绩出色,他又被提拔为左都御史,最后官至吏部尚书。王翱自任官之日起,即以廉俭自励。当上吏部尚书后,更是廉洁自律。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选拔、考核、封勋等重要工作,责任重大。但王翱决不拿手中…  相似文献   

6.
杨阳 《共产党人》2007,(15):22-22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唐初大臣,隋末曾任滏阳尉。唐兵入关中,助李世民筹谋。拜秦王府兵曹参军,后任陕东道大行台司郎中,功绩卓著。李世民即位后,晋升杜如晦检校侍中,兼任吏部尚书。他为官刚直公正,忠君无私,敢于直谏。杜如晦忠君爱国,不辞劳累,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杜如晦出生于官宦之家,祖辈世代为官。他从小聪明好学,尤喜文史。  相似文献   

7.
隔山 《党课》2008,(9):108-110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人,开元年间(713-741)中进士,宫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2,(5):2
皇城相府景区位于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属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是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曾辅佐康熙帝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13):77-77
钱沣生于乾隆五年,是清代著名的清官和书画大家,先后任职通政司副使、提督湖南学政、江南道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身为御史,他敢为他人所不敢为,言他人所不敢言,令贪枉之徒无不心惊肉跳,惶惶不可终日。  相似文献   

10.
《新唐书·卢承庆传》中记载:唐高宗初年,卢承庆担任吏部尚书,负责朝廷内外百官政绩的考核工作。一次,有一位官员监督运粮,遇到大风,粮船被吹翻,损失了一批粮食。卢承庆考核时对他作了这样的评定:监运而损失粮食,考绩为中下等。  相似文献   

11.
《福建理论学习》2010,(1):51-51
<正>湖头镇位于安溪县西北部,面积101.2平方公里,辖29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万多人,是清康熙盛世时期任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著名侨领李尚大、李陆大先生的祖籍地,是安溪县著名的侨乡。  相似文献   

12.
“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地厅级下部,一个县有几十个县级干部,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过。”今年8月,中共第十四任组织部部长张全景这样评价“官多为患”的情况。几十年的组织工作经历使这位被称为“吏部尚书”的高官练就了出言稳重、点到为止的言说风格。  相似文献   

13.
铁马 《前线》1991,(1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牢骚怪话好象多了起来,一些人为此感到困惑。见此,我不禁想起明朝的夏原吉来。夏原吉,永乐期间当过吏部尚书。据明史记载,他为人“天性宽平,人无识与不识皆称为君子长者”。当年,江南发生严重水灾,朝  相似文献   

14.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正当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战事孔急之际,应天卫百户范仑给万历皇帝上了一本奏折,提出“恪遵祖制”,贵州当与各省一样,对矿产和名马等土特产品实行专卖和课以赋税。万历皇帝采纳了范仑的建议,决定派内官监左监丞张庆“率原奏官民往黔照例征收。”圣旨下来“八番土民,嗷嗷一时;中外臣工,咋舌错愕。”中央和地方十几个大臣纷纷出面向皇帝进言,表示异议。从郭子章著《黔记》上看到,赫赫重量级的官员不少,有吏部尚书、都察院左御史、兵部尚书、户部给事中、贵州道御史等,还有贵州巡抚郭子章。 反对者的理由,荦荦大端…  相似文献   

15.
子弘 《正气》2000,(12)
明朝嘉靖中期,有一个大奸臣严嵩,盘踞要津,秉政 20余年,害得明朝元气损削殆尽,几乎亡国,故《明史》将之列入《奸臣传》。   弘治十八年,严嵩举进士,明世宗嘉靖年间任谨身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严嵩一生受嘉靖皇帝宠信,权倾内外,可是在晚年时,由于过于跋扈,引起群臣怨愤,终于连皇帝也对他不满了。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 ),他被皇帝致休 (强迫退休 ),他的儿子严世蕃也被捕入狱,不久又被抄家。尽管严嵩已将部分财产转移,抄家时仍抄出黄金 3万两,白银 200万两,土地、房产难计其数。仅北京附近即有庄田 150余所,南京、扬州有…  相似文献   

16.
近读《王忠肃公翱事》,深为明朝吏部尚书王翱为官的“三股气”而感动、而钦佩。 据载,王翱有个女婿在京郊为官。他想借助岳父掌管官吏选拔的权力调回京城,以图日后飞黄腾达。这在裙带风盛行的当时,只要岳父想办,可谓小菜一碟,不费吹灰之力。为了不使岳父晓得自己的意  相似文献   

17.
宰相砸碑     
宋朝仁宗年间,宰相曹武衡被派去长江流域赈济灾民。回程路上,他顺道回了老家唐州湖阳镇。曹武衡是湖阳镇苦冲人。苦冲山穷水恶.曹武衡就是为了离开这个苦地方,才拼命读书,成为苦冲的第一个进士。后来他官运亨通.没几年就当上了吏部尚书并官至宰相.成为苦冲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官。这次回老家,他就是想看看自己20年前的功德如何造福族人。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06,(12):11-12
“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地厅级干部.一个县几十个县级干部,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过。”今年8月.中共中央第14任组织部部长张全景对媒体这样评价“官多为患”.这也让一向低调的张全景成为新闻人物。几十年的组织工作经历,使这位被称作“吏部尚书”的人练就了出言稳重、点到为止的言说风格。《南方周末》记者日前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2,(9):54-55
古代官场的自费项目1.委任状需要官员自己花钱买《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五记载:"旧制,吏部给告身,先责其人输朱胶绫轴钱。"告身,就是任命状,是沿袭南北朝时的遗制。唐朝任命官员的程序一般是先经考查合格,尚书仆射同意,报告门下省,由给事中读其考查情况,再由黄门侍郎检视、侍中审查后上报  相似文献   

20.
严防窃贼混入领导班子李世仁据《魏书》记载,北魏有个名叫元修义的人,此人聪明圆滑,且善逢迎拍马,深得孝文帝赏识,官职渐渐升至左将军、齐州刺史、秦州刺史,孝明帝时官居吏部尚书。他在掌握了铨选官员的大权后,大肆受贿,授官大小,均有定价。一次有个中散大夫高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