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事实状态的构成要素本身,就是刑事侦查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刑事案件构成原理,正是以时、空、人、事、物这五个要素为逻辑起点而阐发的,包括时间一维原理、空间制约原理、行为模式原理、因果关系原理和同一认定原理等五个方面。犯罪行为模式只包括那些实施犯罪所必要的行为方式,包括选择性行为和多余行为。对犯罪行为模式的研究在犯罪行为分析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犯罪行为模式的准确解读,依赖于归纳和演绎两个“二元对立”面的完美结合。犯罪行为模式解构方法在侦查过程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还有待于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差别交往理论是美国20世纪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观点发展中的里程碑。它突破了传统的从生物和心理异常方面探讨犯罪行为原因的研究定式格局,将视线切换到“正常的人”是如何学习进行犯罪行为的问题上,牢固确立了“犯罪行为是习得的”观点”。这一理论的基本命题为社区矫正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科学性依据,为社区矫正方法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差别交往理论是美国20世纪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观点发展中的里程碑。它突破了传统的从生物和心理异常方面探讨犯罪行为原因的研究定式格局,将视线切换到“正常的人”是如何学习进行犯罪行为的问题上,牢固确立了“犯罪行为是习得的”观点。本文试图从差别交往理论的犯罪观入手,探求其理论的积极意义所在,并以此为根据,揭示其对我国青少年罪犯防治的有益启示,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认识和掌握犯罪行为实施之前的行为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能为更好地制定犯罪预防政策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研究发现:犯罪人的行为决策与其“顾面子”的社会心理特征紧密相关。表面上看,追求面子是个体为了避免由于他人讥笑和轻视所产生的羞辱;实际上,更是为了维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权威,维护一种基于“面子”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等级秩序。据此,犯罪行为决策是一种行为经济、也是一种认知心理,更是一种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5.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到底是八种犯罪行为,还是八种具体犯罪的罪名,学界分歧较大。从确立该款的立法精神、规范目的以及对“犯罪行为说”存在的弊端分析入手,应当坚持犯罪行为限缩的“罪名说”的观点。最后,对该款规定的相关具体的犯罪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探究其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6.
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真正教好书,育好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学校帮教工作者,“育好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每次与学生进行谈心,都是一次心理接触,使其对照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衡量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达到“育好人”的目的。帮教工作是青少年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谈心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帮教人员可以在谈心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述内容和心理动态进行分析,采用深入谈话和适当引导的策略进行交流,使学生的心理变化经历“排斥——敬佩——信任”的过程。有了信任感、就会引起被帮教学生的积极态度,加快达到…  相似文献   

7.
一、修复性司法的具体内涵 “恢复性司法是对犯罪行为作出的系统性反应,它着重于治疗罪行给被害人和社会所带来的或者引发的伤害。”^[1]修复性司法除了社区矫正功能以外,还能通过犯罪加害人、受害人、社区三方的共同参与,平等协商受害人的补偿及犯罪行为人应当负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成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相当复杂,对其探讨已涉及到了各种学科和社会层面,并渐有“科际整合”的趋势。本研究立足于具有“科际整合”特点的国内外代表性学说一般犯罪理论和犯罪综合动因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家庭、学校、同侪以及低自我控制等因素对青少年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质量互变是事物发展的客观、普遍规律。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出现也往往是其各种不良行为发生质变的结果。因此,通过分析未成年犯罪人的不良行为情况,及其向犯罪行为转化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工读学校顺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解决自身生存的需要,实施了重大的改革,主要是扩大了工读学校的功能,将“文革”前主要收容教育流浪儿童及误入歧途的失足孩子演变为主要招收心理行为偏常、家庭难以管教、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三类未成年人,并且强调未成年人的早期教育、保护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早期预防、控制,强调办学过程中的规范化审批程序和要求,强调对未成年人学生的思想转化和行为矫治,强调带有一定强制性的严格管理方式方法,强调“向昨天告别、从今天起步、为明天成材”的科学教育转化途径和分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