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美关系因大事接连不断而被人们分为不同的时间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事件可能不断出现,旧的事件将逐渐被淡化。但惟有所谓“中国威胁论”仍长期困扰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拂之不去。  相似文献   

2.
何标 《台声》2014,(1):41-41
在京台北学者陈君与访问大陆学者林君,常相切磋论道,一日,谈及“中国威胁论”,对话如下:奥巴马口吐真言 陈君:西方报刊上“中国威胁论”屡见不鲜。其实中国大陆一向韬光养晦,埋头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威胁是美国对中国由来已久的一种偏见意象,它的生成是知识、制度和利益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美国频频推出中国威胁论,目的在于抑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家威望,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全面维护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告》2006,(2):31-38
今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国威胁论”沉渣泛起。“中国威胁论”几度起伏,其存在的背景是什么?美国为何如此关注中国的发展?当前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对“中国威胁论”该如何看待并沉着应对?认清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树立起我们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5.
丁刚 《时事报告》2006,(1):10-10
新闻事实:近来,“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沉渣泛起,美国政府不但极力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售,还极力阻挠以色列 和乌克兰等向中国出售武器。几起几伏的“中国威胁论”主要源自冷战结束后。大的背景是苏联威胁消失了,而中国逐步走向富强。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威胁论”泛滥于1992年~1993年间。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全球经济正处于温和复苏的通道,然而,中美贸易摩擦却接连不断,美国国内的一些人将本国贸易逆差和高失业率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并要求商务部对中国商品实施反补贴制裁。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当中,国与国之间发生一些贸易摩擦无可厚非,尤其在  相似文献   

7.
简明 《长白学刊》2001,(6):17-19
中美关系是脆弱的,随时有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但它也有着极强的韧性,始终保持着妥协合作的广阔余地,使其脆而不断。美国对华政策中的遏制因素,是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脆弱的根源,而中美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则是紧密联系两国的桥梁和纽带。中美两国只要从共同利益着眼,求同存异,趋利避害,就会限制其脆弱的一面,使中美关系更赋韧性。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国五角大楼和“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先后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两份年度报告,毫无根据地大肆宣染所谓“中国威胁论”,报告借题发挥,无事生非,对中国发展自卫的军力和对外经贸说三道四……。联系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的风风雨雨,这种论调时起时伏,无独有偶,这种声音也不时地在我国近邻的一个岛国上响起。冷战结束已经十余年了,为什么世界上总是有人死拖着“冷战思维”不放,别有用心地散布“中国威胁论”,它们的目的、企图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上热爱和平的人们必须引起警觉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西方世界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认识到中国的创造潜力,我们自己则更要努力。我们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创造性的真理。美国最近出台了一个对华高科技出口新管制清单,扩大限制可能涉及军事工业的技术出口,其潜台词也就是防止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对美国形成威胁。自西方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来,任何后发展国家的进步,对先进国家的既得利益都构成威胁。法国、德国、日本在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一度沉渣泛起。为了打破被动的局面,我国政府就需要尽快掌控中国威胁论的话语权,除了积极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媒体和民意机构的宣传及其代表性作用,主动回击中国威胁论的恶意攻击,争夺话语的支配权。  相似文献   

11.
依羡 《创造》2009,(4):87-87
法国前外交部官员、著名汉学家魏柳南先生撰写的《中国的威胁?》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作者从国外独特视角展现了一个真实、充满活力而引人深思的中国形象,颠覆西方传统中国观,驳斥“中国威胁论”,图书出版后在西方政坛产生强烈反响,对国人客观认识西方,以世界的眼光清醒认识自我具有强烈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宣传》2006,(1):26-26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再起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崛起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重点之一,它在反恐战争告一段落之际重新聚焦中国,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5,(5):37-38
美国国防部炮制的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报告》7月19日出炉。这份长达45页的报告制造和渲染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对地区乃至美国构成了威胁”的论调。  相似文献   

14.
游浩云 《人民论坛》2011,(11):76-77
近年来,基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引发的威胁论此起彼伏,西方世界从中国政治制度、军事力量、历史惯例、文化差异、资源紧缺和人口数量等方面,假设中国将对世界构成各种威胁。中国威胁论源自西方文化传统下的思维惯性与历史推导,很难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基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引发的威胁论此起彼伏,西方世界从中国政治制度、军事力量、历史惯例、文化差异、资源紧缺和人口数量等方面,假设中国将对世界构成各种威胁。中国威胁论源自西方文化传统下的思维惯性与历史推导,很难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一成立,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就不绝于耳。中国三代领导集体都对之进行了坚决还击,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三代领导集体应对“中国威胁论”的思想和实践,既有基本思路的继承,也有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以来,美日印等国家掀起新一轮“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出现,在浅层次上,即战术层面上,主要是为了满足美国等国家内部相关群体和部门的利益。在中层次上,即战略层面上,主要是为了打压、围堵中国,挽救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下滑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深层次上,即心理层面上,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担忧以及现实主义国际政治信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尤其是美国叫得山响,给中国外交决策环境造成极大压力。虽然有关话题可追溯到百年前的“黄祸论”,但本文主要探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先由日本人提出、再由美国人扩展的中国威胁论。美国叫嚣的中国威胁论,具有名目繁多、接连不断、花样翻新并延伸到网络新领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雷 《人民论坛》2020,(17):114-115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西方媒体利用自身舆论优势,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标签化",将疫情"政治化",以各种方式抹黑、甩锅中国。一些西方国家固守"冷战"思维、奉行"双重标准",美国大选大打"中国牌",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等,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应有效把握国际舆论传播规律,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的应急意识,不断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湖北宣传》2009,(3):29-30
关于对“中国模式”特别关注的原因 一是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态势先后抛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沦”.继而引起全球性的争论。而中国自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还能保持比较稳定和快速发展。使得这些言论不攻自破,也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乃至于美国和欧洲最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都被认为是在学习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