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刀切”式的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和食用,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在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方面,德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尤其是《捕猎法》,对于对野生动物的捕猎、宰杀和食用等全过程作了系统性的规范和控制。以野生动物的规范捕猎宰杀作为制度构建的关键抓手,厘清在捕猎和宰杀野生动物中各方所承担的法律义务,加快禁止滥食野生动物相关立法,可从源头上有效防控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贵州是国内拥有珍稀野生动物最多的省份之一。在它那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浩渺的草海中,长期繁衍生息着一大批受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其中有些还被世界保护野生动物基金会列入保护禁运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生态系统与环境、资源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区别,是"一体两用"的关系。生态系统为"体",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环境、资源是人类出于生存发展需要对生态系统的两种用途。生态、环境、资源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利用粗放、效率不高,不仅加速资源耗竭,还造成资源过早转变为废弃物形成污染源,污染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可永续利用的目标,关键需要"强体善用",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完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此外,还离不开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和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4.
日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条例中明文规定:从7月1日起,明知是非法加工的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或其产品而食用的,最高处以1万元罚款。此种用经济手段来保护野生动物的做法,着实令人称道。  相似文献   

5.
《各界》2014,(8):100-100
认识到,许多美丽的、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和植物是地球自然系统中无可代替的一部分,为了我们这一代和今后世世代代,必须加以保护;意识到,从美学、科学、文化、娱乐和经济观点看,野生动植物的价值都在日益增长;认识到,各国人民和国家是,而且应该是本国野生动植物的最好保护者;并且认识到,为了保护某些野生动物和植物种不致由于国际贸易而遭到过度开发利用,进行国际合作是必要的;确信,为此目的迫切需要采取适当措施。  相似文献   

6.
1994年1月18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委副书记、西部工委书记杰桑·索南达杰同志为保护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牺牲在犯罪分子的枪口下。这是我国第一例县级干部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牺牲的事件,国内外为之震惊。它以血的事实展示了中国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的努力。 1995年1月12日,青海省委授予索南达杰同志“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光荣称号。 1996年6月5日,国家环保局、林业部联合做出决定,追授杰桑·索南达杰“环保卫士”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人们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对生物资源过度和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作为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基础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将面临着能否继续以其固有的方式生活的挑战。生物多样保护和持续利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之间在理论逻辑和战略内涵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使协同推进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对共同富裕与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协同推进理论内涵、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富裕目标下脱贫地区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共同富裕与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高碳汇增量;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依托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完善生态系统碳汇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9.
于文轩 《瞭望》2020,(9):32-33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决定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扩大法律调整范围.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  相似文献   

10.
冯承才 《青年研究》2023,(2):50-61+95-96
中国城镇化的深化导致乡村人口大量外出,乡村未成年人保护出现“缺位”。基于对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讨乡村未成年人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发现,从微观层面看,乡村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家庭的保护能力不强;从中观层面看,学校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职责范围有限、社会组织的保护力度不够、网络保护的切入点缺乏;从宏观层面看,司法部门的主动保护有待提高、政府部门的保护机制有待优化。建议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推进乡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程程  詹奕嘉  王成 《瞭望》2020,(9):30-31
2月24日,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扩大法律调整范围.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21,(1)
正【提案背景】特种养殖产业作为地方特色,在一些贫困地区作为重点扶贫产业发展,如大鲵作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人工养殖,在湖南张家界已形成上百亿规模的扶贫产业。在我国属于特种养殖的项目还有獭兔、水貂、狐狸、貉子、牛蛙、麝鼠、山鸡、鸽子等,特种养殖产业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天津、深圳、陕西等地纷纷采取立法措施,对野生动物饲养繁育场所实施封控隔离,严禁对外扩散,禁止转运贩卖,全面加强野生动物管理,对特种养殖产业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是联合国集95个国家、1360名专家之力,历时4年,耗资2400万美元完成的。这份报告所得结论、预测和建议对今后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15,(1)
<正>生态红线,就是为维护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保护需求划定保护区域。生态红线是环境保护重要的制度创新,是维护生态安全的"生命线"。划定生态红线就是保护城市的"心肺",保护子孙后代的未来。它是继耕地红线后又一道被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红线,是生态功能保护的基线、环境质量安全的底线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上线。划定生态红线,对维护生态安全,不  相似文献   

15.
王成  林超  张逸之 《瞭望》2020,(15):40-41
随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制度确立,大部分以食用为目的的陆生野生动物驯养产业即将被禁。但是,由于部分现有野生动物或被纳入畜禽管理范畴,以及科研、药用、展示等需求并未被禁,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仍将部分存在,把严相关产业执法链条上的各道关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十年来,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在中国日益深入人心。国家将其作为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进展。许多濒危动物恢复生机,得以繁衍。虽然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动物王国”的神农架,飞禽走兽达57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名录的珍稀动物就有30多种。野生动物是人类最珍贵的朋友,是国家的自然珍宝。在神农架采访,我们耳闻目睹了山民们许多感人的“护宝”事迹。  相似文献   

18.
守护高黎贡     
李银  姚兵 《瞭望》2022,(2):23-25
在我国西南边陲,高黎贡山从北到南绵延600多公里,巍然耸立.这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分布着8000余种动植物. 近年来,云南相关部门和市州,通过修建生物走廊带破解野生动物栖息地孤岛化、破碎化难题,强化监测研究,加强对极小种群物种的拯救,探索社区共管,多举措使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保护.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16,(9)
正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本文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以152票赞成,1票反对,4票弃权通过修订。我经过申请列席了这次常委会,并在会上就《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发言。值得欣慰的是我一直关注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如今传来好消息,这部有关促进生态平衡、促进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发展的法律终于修  相似文献   

20.
生态系统有价和有偿使用已成共识。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方法和主要几类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发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评估方法的科学性、数据选取的可信度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研究结果应用的可行性等几个方面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影响到评估结果的采纳和应用。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迫切需要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重新定位生态系统的价值和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