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宅基地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农村宅基地使用和流转都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既有利于保护农村土地,又有利于保障农民对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应当采取多种配套措施,朝着市场化方向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相似文献   

2.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料,使用权是使其得到利用的法律表现形式。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流转,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早已暗流涌动。我国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进行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法律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宅基地使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我国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农村宅基地使用和流转都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必须更新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立法理念、构建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法律支撑、探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理由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树枫 《理论前沿》2009,(12):10-12,15
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已经有46年的历史,它保障了农民居住用地的需要和农业用地的节约利用.但与当今市场经济和城乡统筹的要求相背离,需要改革完善。在北京郊区,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化的推动下,乡村成为农民与居民、本地人与外地人共同利用的社区,农宅的生产资料、环境和财产功能日趋突出.而宅基地政策法规和管理依然故我,与实际严重脱离,因而带来矛盾重重、官司激增。必须率先改革,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5.
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改革旨在破除制度路径依赖,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从安徽金寨和江西余江两地的试点观察中,不难看出,以行政主导调控为模块构成的金寨模式和以内生主体自治为模块构成的余江样板均取得显著成果,但其供给后发驱动不足、标准价值分类简化、保障衔接机制弱化、盘活利用效果欠佳等困局是影响两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良性循环的发展桎梏。在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进程中,应当以供给多元化、标准规范化、保障同步化、盘活体系化作为破局措施,架构出一套凸显农民主体地位、疏通市场参与通道、健全财政兜底保障三位一体的宅基地有偿退出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结合部农村宅基地的潜在价值迅速上升。而宅基地的非市场性使得现有宅基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闲置浪费、使用效率低下,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基于对山东省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的调研,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征收补偿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历经三个阶段发展变化至今仍然未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主要缺陷在于征收程序不统一,征收大多基于商业目的,补偿标准过低,法规不完备不清晰。农村宅基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现代化构造是宅基地使用权的私权属性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其现代化构造包括明确补偿原则,提高补偿标准并扩大补偿范围,完善补偿模式和程序。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是发挥其用益物权属性、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构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制度具备法律基础和社会基础,应当在坚持物权平等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原则以及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条件以及行使方式,并建立健全与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相适应的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9.
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国家自上而下推进的旨在提高宅基地管理能力及扩大宅基地权能的体制改革。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扩大宅基地权能层面,主要议题围绕宅基地是否应该流转及如何流转,忽视了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宅基地管理层面的制度创新实践。对江西余江的个案研究表明,为了提升宅基地管理能力,地方政府注重动员基层社会,形成制度化了的宅基地管理的自治模式。对这一宅基地管理模式形成过程和运行机制的研究表明:积极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不仅关乎严格规范的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建立,而且对优化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有重要意义。在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向全国范围拓展过程中,增加治理的视角有利于更全面地更准确地评估试点成果,避免掉入单向度扩大土地权利的财产权陷阱。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所。农村征地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分配,法律、政策、非正式规则之间的搏弈更加剧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征地所引发的农民失地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由此带来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隐患。  相似文献   

11.
公民参与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绩效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公共价值建构的动态调整过程,从经济利益、健康利益、门诊治疗、住院治疗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公民认知与满意度指标体系,并采用一项全国性调查数据,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公民参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公民参与程度相对不高,存在明显的人群与地域差异性,并显著受到农村居民一些自身属性与改革政策本身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教育程度、筹资水平,以及对新农合等医疗保障体系的使用情况对他们参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状况产生正向影响,居民的自评健康水平等因素则起相反作用。本文将为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如何解决公民参与问题提供一定支撑。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由于农民的流动而引发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从社会学角度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缺失是导致其处于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要促进他们的发展,必须多渠道增强他们的家庭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宅基地是中国传统农民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他们重要的财产权利和生产生活资料。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农村宅基地流转日益频繁,其面临的法律要求与传统农村习俗的博弈日益激烈,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4.
比较法与法社会学的联系要回溯到法学和社会学的关系中进行理解,从法的社会学研究到比较法的社会学研究不仅经历了比较法本身的复兴,同时也见证了法社会学和法教义学的理论之争。在理解比较法的教义层面和社会层面时,最好的先例或最佳的理解途径便是法社会学当初融合法学和社会学的事实经过,因此比较法法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可能性可以在历史中寻得。而与之对应的现实性难题则不妨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案例中进行理解,毕竟法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对象是作为法律修改源头的社会事件本身,在这个层面上,比较法的法社会学研究也不能闭门造车,脱离社会现实而空谈教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现有宅基地产权制度面临一系列深刻问题和矛盾。文章提供了启动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思路,以期逐步调整和改革现有宅基地产权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宅基地市场。  相似文献   

16.
税费改革和产权改革后的农村公共物品在运营上陷入困局,其根源在于改革在方向与规范、技术之间的脱节。这种脱节既反映在公共物品本身的运营系统内,还体现在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制度背景之中。以“大制度理论”为背景,基于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的视角,大型农州水利设施的运营难题集中反映了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和局限,凸显了当前农村自治在乡村组织动员能力建设和公共事务决策权分配这两个重大环节上的疏漏.并显示出当代农村改革在制度变迁上存在的缺陷和弊端。解决大型农用水利设施难题的具体方案应当遵循序列化、层次化的原则,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首先应建立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大型农村水利设施的外贴制度,通过各级转移支付集中解决大型农用水利设施的历史负债,消化其巨大的沉淀成本,并在全体村民享有最终决策权的基础上,完善水利设施的产权改革,以及完善水费征收制度。其次应加强乡村直接民主制度、土地经营制度、乡村金融制度等宏观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并推动农村改革在制度变迁上走向科学与合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界对宅基地制度的研究主要从两大思路展开:一是主张恢复宅基地的私有性质; 二是主张继续实行宅基地集体所有,但把宅基地使用权作为物权给农民。突破对宅基地流转的经济分析框架,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宅基地流转后农民权利的保护进行关注,并进一步对宅基地流转后出现的问题以及基层民主治理新机制的模式探索进行深究与扩展,这将成为理解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论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农村纠纷解决的立场出发,探讨民间法是什么,同时以纠纷解决的有效性作为识别民间法的具体存在形态.对近几年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的考察表明,农村纠纷解决与民间法之关联主要包括农村纠纷解决需要民间法,同时农村纠纷解决为民间法发展提供支撑.因此,农村纠纷解决与民间法应保持相互开放的姿态.  相似文献   

19.
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是中国快速城市化产生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以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为例,探讨"宅基地换房"这种城市化模式产生的效果及问题,提出中国快速城市化应当稳步推进,注意及时消化负面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目前的代表模式是合作医疗制度。新形式下,该制度面临诸多困境。要建立与完善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存在着资金、认识与操作等方面的障碍。基本对策是:加强并规范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构中的职能;在制度设计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在农村医疗保障中的作用;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