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古时期,入华粟特人的石质葬具包括石棺床、围屏石榻和石堂等。石棺床分为砖砌和条石拼合两型;围屏石榻按照形制不同分为带阙和不带阙两型;石堂有纯石堂和内部置石榻的石堂两型。围屏石榻和石堂普遍采用浮雕、阴线刻、彩绘贴金等技法刻绘狩猎、出行、宴饮、会客、祆教活动等内容。定居中土的粟特移民采用石质葬具,表明其与中亚粟特本土时期的天葬、火葬和瓮棺纳骨葬等葬俗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2.
中古时期,伴随丝绸之路的经商贸易活动,中亚粟特人入华定居。生活于华夏情景中的来华粟特移民,虽在葬俗中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汉化倾向,但通过其墓葬中的石刻画像,却可以发现他们对原先居住于中亚本土时所信仰的祆教文化之坚守。粟特移民墓葬空间中的祆教文化主要表现为祆教祭祀图像。这些祆教祭祀图像具有形式和内容的高度一致性,即以火坛和祭司为核心的拜火祭祀仪式的图像志特征。  相似文献   

3.
惠晓峰  郭杰 《学理论》2012,(15):103-105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最为关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面对所处时代的现实,寻求原因提出对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面对中国政治现实,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方针和政治策略的与时俱进;运用一般与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等原理和范畴分析中国思想现实,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直面中国经济现实,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了丰衣足食,推动了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黄凌 《民主》2012,(5):38-39
在广阔的阿拉伯原野上旅行,无边无际黄沙覆盖的大地上,你会看到叙利亚西北部有一大片布满芬芳果园和茂密森林的绿洲,这就是被人们称作"绿色海滩"的拉塔基亚。拉塔基亚是叙利亚西北部的海港城市,也是从欧洲经土耳其陆路的最后一站。几天的"绿色海滩"旅程,让我深深陶醉在阿拉伯高原的中古迷情之中,回味起来,意韵深长。  相似文献   

5.
吴志实  韩一民 《民主》2005,(5):44-44
社会是否进步,在于它不断修正自己的谬误。这话在过去是不能说的,即便敢想也只有闷在心里。尤其是在政治挂帅的年代,出言常常要考虑到是否获罪,历史和经验都告诫人们,一言不慎都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其实不止于政治,就是学术问题的争论也不行,人不是活在真空里,学术也是政治斗争的反映。将学术与政治挂钩不是我们的发明,中古时期的欧洲,后来的苏联,都有其榜样在那里,况且我们在这方面有传统,土壤肥厚,有地力的支援,就更不怕栽出茁壮之苗。  相似文献   

6.
何颖 《学理论》2013,(20):197-199
镇墓陶文是古代社会宗教文化和民俗习惯结合的产物,它特指东汉中后期出现的书写于陶器之上的一种仿照地上文书格式的镇墓文书。研究镇墓陶文对于研究汉晋时期的社会、巫术、宗教、民间信仰、社会风俗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镇墓陶文作为古代社会曾经盛行过的一种重要的镇墓辟邪方式,它与其他镇墓文书一样保存了当时的社会原貌,反映出一定的丧葬制度和礼仪,体现着社会中下层民众的生死观和精神追求,这些丰富的历史内涵都期待着我们去不断探寻和发现。  相似文献   

7.
徐世杰 《理论探讨》2005,4(2):111-115
在大革命中,由于中共还处于幼年的不成熟阶段,对于马列主义的理论掌握得不够准确、完整,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尚缺乏深刻的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即没有完全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学风。因此,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党的领导机关没有能够领导全党巩固和发展革命的胜利成果,反而采取一再的妥协退让政策,使革命遭到失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比较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使党在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下发展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8.
周敏 《学理论》2012,(32):203-204,234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沦陷后,开始着手建立一整套的殖民教育体系,对东北人民进行奴化教育,而后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化,职业教育在这殖民教育体系中占有的地位突显出来,无论从职业教育的初步实施、强化,还是从职业教育的特点来看,都不难暴露出日本侵略者创办职业学校的险恶用心,企图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满足他们扩大侵略战争、掠夺经济资源、建立法西斯统治秩序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是党走向成熟、壮大和发展的时期,也是党校教育大发展的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不仅把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建成了全国革命根据地的模范,而且把中央党校和陕甘宁边区党校(陕西省委党校前身)建成了全国党校教育的样板。延安中央党校和陕甘宁边区党校的教育实践,开辟了党校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既为当时各根据地的党校教育提供了经验,又给后来的党校教育的发展以极大的影响,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认真研究和总结延安时期党校教育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干部教育和党校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延安时期党校教育的发展延安时…  相似文献   

10.
季春芳 《学理论》2009,(5):72-73
中国民主同盟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民主党派之一。在解放战争时期,民盟与中共在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共建新政协的过程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周美娟  高亮  孔令春 《学理论》2014,(26):75-77
中共中央从陕北迁入西柏坡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时期,除军事胜利、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要工作外,对于新政权创建发挥基础稳定作用的是社会政策,其内容包括城乡生产格局的调整、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阶级秩序的重建、劳资关系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创等,涉及社会最广大的劳动者。西柏坡时期的社会政策是新中国社会政策的开始,大多是应急性的、区域性的或实验性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政策对于清醒认识今天社会结构性问题,制定适时的社会政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9)
魏晋时期由于政治腐化,社会动乱,打破了儒家思想统一天下的格局,思想界迸发出了不同的思想理论和追求。加之此时士子们对于个人内在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追求的觉醒,从而促使庄学思想形成了大发展的景象。魏晋时期,庄学从复苏发展到大炽,这既有时代的客观因素的推动,也有庄学内在思想的契合,最终迎来了庄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9,(10)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到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接管城市的增多,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觉悟不高,意志不坚定,党内日渐显露出贪污腐败问题。在这一时期,进行反腐倡廉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土地改革、开展整党整军运动、制定入城廉政制度、加强军队纪律建设和完善监察机制等廉政措施,提高了党员的廉政思想觉悟、军队的纪律建设,弘扬了党内廉洁执政的传统,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国民政府时期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资产负债表作为会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会计发展史上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学界多集中于对近代会计史的整体概况研究,对会计资产负债表具体编制上的细致研究相对缺乏。故而,拟从国民政府时期会计资产负债表的职能、具体编制形式及规则,及其存在缺陷等多方面进行详释。  相似文献   

15.
邵明 《学理论》2012,(23):181-18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发展阶段,教师也处在转型时期,小学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让人堪忧,严重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方式上、时间上、课程上进行改革,对小学教师进行思想上和教学上培训,保证在职教师进修的质量,努力地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师资基础。但是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其价值性和缺陷性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6.
谢兴梅 《学理论》2012,(33):172-173
杨匏安同志是五四时期在华南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是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对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走过了一条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到投身中国革命,最后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人生之路。而五四时期是杨匏安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使之成为终生信仰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杨匏安开始走上献身中国革命,成为一名共产主义烈士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7.
徐雯婷 《学理论》2011,(20):19-20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治党治国的优秀人才,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组织基础。延安时期,党把培养和造就优秀干部作为中国人民事业中决定一切的问题,以最大努力创办各类院校,培养各方面的干部人才,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优秀的高级领导干部。这是延安时期成功进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决定之举。  相似文献   

18.
王东民 《学理论》2011,(2):52-56,112
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全党通过学习、整风提高理论素养,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形成,统一战线理论创新,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中国共产党重新成为全国性大党,且质量飞跃提升,同时局部执政能力、建军治军能力、把握战争规律能力也获得飞跃提升,继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使中国革命由严重挫折重新走向胜利之路。  相似文献   

19.
朱伟光 《学理论》2011,(2):84-85
抗日战争胜利后,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行土地改革的条件尚不具备,鉴于此,中原解放区实行了减租减息政策。把全区分成崭新区、游击区、控制区,颁布了《减租减息纲领》,通过搞试点、组建领导机关、酝酿串联,由点到面,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纠正了土地改革中左的错误,稳定了中原解放区的社会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封建剥削,为接下来农村彻底的土地改革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白焱 《学理论》2013,(23):7-8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家,农民问题是关系国家稳定、繁荣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当今的三农问题,我们必须去研究关于农民问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科学分析毛泽东的农民观,对当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