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每年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比例达70%以上。如何降低气象灾害风险、提高抵御灾害能力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战略重点。本文立足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形势下面临新要求,审视当前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联动机制、作用发挥、薄弱环节,理清问题来源、影响因素,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正阳  董江爱 《理论探索》2011,(4):121-123,131
防灾减灾型社区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概念,一些国家在社区防灾减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防灾减灾型社区建设提供了经验。即: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制定综合性防灾减灾基本法,使防灾减灾有法可依;建设完善牢固、科学合理的安全设施,为防灾减灾提供物质基础;增强居民的危机意识,使防灾减灾具备主体条件;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使社区居民的自救与互救成为灾害发生后的主要救灾方式;健全救灾组织体系,使防灾减灾有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有70%以上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灾害多发、易发地区。但是有调查显示,我国家庭灾害应急包的拥有率仅为9%,28%的人对防灾减灾知识略知一二,仅10%的人表示了解防灾减灾基本常识。我国公民防灾减灾意识仍比较薄弱,与我国灾害频发易发的国情和严峻的防...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3)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成为我国部分地区贫困和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提升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成为灾害管理的重点。在解决社会问题或危机过程中,社会工作追求系统性、实务性、生态性、能动性、独特性和以人为本,这些专业特质能够有效地指导和介入灾害管理体系,提高灾害应对的效能。同时,社会工作者在防灾减灾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利用专业方法在社区层面开展易被群众接受的宣传教育、链接资源进行灾害模拟体验与救灾演练,增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有效提升其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5.
深圳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城市。气象部门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业务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防灾减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到,要优化消防执法方式,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要加大灾害防治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要健全国家应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安全生产,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做好地震、气象、水文、地质、测绘等工作,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生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全国加强灾害管理工作,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已日渐成为各级政府的重受任务。从国际减灾实践来看,凿遍采纳的减灾工具包括危险源分析与制图、土地使用规划、金融手段、保险、安全社区建设、结构控制等。减灾作为灾害管理的基础环节应该被进一步强化,依据国外减灾工具...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作出重要论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来川视察期间,多次就四川防灾减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四川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地震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是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  相似文献   

9.
金磊 《瞭望》2000,(45)
根据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的计划,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将于今年底推出,国家计委正在起草的“十五”规划,也将包含环保内容乃至不同灾种的对策。尽管如此,来自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的专家不久前认为,从整个西部综合减灾的管理体系讲;仍未达到西部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应有防灾减灾的明确地位,并应强化防灾抗灾能力的建设。 近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员多有呼吁为西部大开发 立法。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应充分关注这一立法的模式、范围及内容中防灾减灾的生态安全度,即从西部开发的资源、人口、环境这些基本要…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的热情持续高涨,但作用发挥仍然有限。本文客观分析了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的基本现状和工作模式,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存在的问题,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角度提出了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在减灾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思考:支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重要举措,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减灾救灾工作,将其纳入灾害治理体系,从完善政策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加大支持力度、强化信息引导等方面强化支持和服务,并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的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王彦 《求知》2024,(2):48-49
<正>应急救灾物资是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提供重要物资保障。“十四五”时期以来,天津坚持底线思维,着力加强应急救灾物资体系建设,物资保障基础逐步增强,并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随着外部灾害防范环境日益复杂严峻、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求日益提高,应急救灾物资体系建设还需补足短板、加大力度,进一步提升“压舱石”“守底线”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淄博地处山东省中部,旱涝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淄博市高危行业数量庞大,危险源点多面广,安全生产监管任务繁重艰巨。淄博现有危化品企业524家,重大危险源716个,危险品运输车辆4371台,还有6个山东省政府认定的化工园区。淄博市应急管理局研判自身应急管理工作形势,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创新,探索应急管理高效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应急管理》2011,(5):14-14
在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主任回良玉在国家减灾中心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总结“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分析当前自然灾害形势,安排部署“十二五”及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4.
金磊 《理论视野》2001,(1):18-19
“十五”规划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在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面对已经开始的中国西部大开发,必须关注西部生态安全中的防灾减灾建设,应当特别崇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靠科学评估,靠灾害风险分析,靠适度的生态环境政策,以确保西部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各环节充分考虑防灾减灾这一涉及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的实施。写作本文的宗旨,在于呼唤提高西部开发决策管理的可靠性,力戒失误。 一、从中国的三门峡水库建设谈起  相似文献   

15.
金磊 《瞭望》1999,(36)
联合国于本世纪90年代倡导的“国际减灾十年”,随着20世纪的落幕也即将结束。然而,全球严重的灾害形势没有出现根本改变,国内外减灾的科技与企业、城市与社团等继续在呼吁强化灾害管理。无疑,在新世纪安全减灾依然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主题。今年6月中旬,自然灾害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际,江泽民主席在贺信中强凋:‘冲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我们确立了减灾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以预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减灾方针,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作用,为世界的减灾事业作出自…  相似文献   

16.
金磊 《瞭望》2000,(23)
在西部大开发“热”中,从减灾 科技工作角度,应正视西部 生态环境恶劣的程度,冷静地就西部建设的防灾减灾作战略性思考,否则,西部开发建设将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后果。西部生态环境极易致灾 总体看,西部十省区处于大陆西北灾害带及青藏高原灾害带中。在整个二十世纪,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高寒区与干旱区相依并存,生态敏感性与环境脆弱性的矛盾突出,加上灾害频发,共同制约着西部的发展。 西部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洪灾和旱灾。 11 17年黄河决口淹死上百万人,1928年陕西大旱饿死250万人。在水利部统计的缺水城市中,西部的乌鲁…  相似文献   

17.
梁林 《学理论》2010,(9):119-120
由于我国对民众进行防灾防害常识方面的教育不足,因此,大多数人对防灾防害方面的知识还知之甚少,以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不应有的灾害事件发生。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因此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较大。防灾防害常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知必会的常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开设防灾防害常识的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金磊 《瞭望》2006,(37)
8月3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再次当选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他强调协会要发挥与政府不同的作用,安全减灾文化的宣传教育要先行,并建议中央电视台的某一频道在黄金时段每天开辟“安全减灾15分钟”的栏目,以最大限度、最有效果地普及公众安全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3,(27)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减灾指挥与管理是北京综合防灾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民政部门主要从事灾后救济,气象、地震、水利、环保、消防、地矿、农林等部门的监测预报与防灾减灾经常是各自为战。不少干部将减灾简单视同于救灾和赈灾,重视当前利益,忽视全局和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应急管理》2011,(5):F0003-F0003
2009年起,中国将每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日确定为“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