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方式和方法的发展和变革,是我国教育水平的体现,也是教育状况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通过对相关内涵的解读,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此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相关对策。从这三个方面加以探究,旨在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各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相互激荡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容易出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集体主义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环境以及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林力 《疏导》2000,(Z2)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随之承担起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政治保证、理论先导、思想动员、观念更新、舆论环境等方面的历史重任。因此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首先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讲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教育干部和群众 ,使他们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状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价值取向的偏失;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漠视;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等同于知识的"灌输";评价体系不健全,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回归到以人为本,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神形具备;坚持主流文化教育的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学会讲"中国故事",突破跨国度交往中的"文化围城";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将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最终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惑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子实 《理论导刊》2005,(12):89-91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高校学生与教师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努力构建和完善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存在不足,急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引导、纠正、指引的作用。本文从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儒家仁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仁者爱人"这一思想切入,分析了其科学内涵以及其本身的层次性,从关注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三个方面,探索这一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定的政治保障、正确的价值导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5)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环境、内容、主体、客体存在的挑战进行分析,从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法治环境、丰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内容、建设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法治主体、重点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客体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探索出一条新时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苏若雪  李朝阳 《学理论》2014,(15):281-282
引导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调研发现,大学生在"三个自信"中主要方面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坚定大学生的"三个自信",高校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等多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16,(7)
正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依法治校已然成为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就是要求教育部门、学校行政部门、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依法办事,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对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是,随着国际  相似文献   

12.
柳春光 《学理论》2014,(6):276-277
网络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高校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不断弱化。这促使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现代化、网络化的需要,以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手段、更新方法、增加新阵地、提高其实效性的需要。因此,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迄今人类信仰史上最现实、最合理的信仰,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的一项神圣使命。因之,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紧密相关。当代哲学以人性理解为主题的转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并从哲学维度为思想政治教育澄明了人对人的理解之具体要求。就此而言,实现个体信仰家园诗意的栖居决定了人对人的理解构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7)
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文明程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危机迫切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因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浓厚的生态情感、坚定的生态信念、规范的生态行为,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归旨。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以文化人功用,必须把握文化力量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以文化人的实践路径,需要做到坚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文化自信、融文化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坚守网络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16.
黄彦军  田红娟 《学理论》2013,(11):295-296
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集散地,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以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嬗进的要求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质。我国高校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文化建设,但是,并未将此提升到制度文化的层面,而制度文化作为人们对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和认同感以及一种坚定的信念,是教育管理的一门艺术,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必须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政策来武装人们头脑的。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补充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各具体内容之间的联系。本论文主要运用了CNKI以及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成、构成要素、内容创新的依据以及具体的方法措施,提出了当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可行性措施,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4)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往往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从而忽视了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面对利益的多元化以及各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逐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值观迷失、精神荒芜的现象。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实施方法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阐述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为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寻求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萌萌 《学理论》2010,(7):135-136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和任务相应地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新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活力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探索新的课堂教学途径,从课堂形式、课堂模式和课堂理念等方面的创新为突破口,逐步完善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建设。  相似文献   

20.
蒲海员 《学理论》2010,(26):200-202
社会转型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面对思想多元化的浪潮,既要立足本职工作,宣传、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要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日趋复杂的社会现象,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原则,坚定社会主义价值信仰。面对现实中的很多困难,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的指引下,探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内、外在社会因素,科学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思想导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