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艳山 《学理论》2012,(18):102-1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美育可以培养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与社会,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能起到重要的精神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态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锋 《理论导刊》2006,(10):32-34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应全面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握自然对人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3.
戴萌睿 《民主》2010,(1):13-15
<正>建设和谐的社会包括两个方面: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即人作为自然一分子,应与自然和谐相处,须秉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取用有度,保护环境。人与人的和谐,则意味着社会各阶层、不同群体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普遍幸福。我们认为,中国  相似文献   

4.
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荣 《理论探索》2005,(1):22-24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改变生产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价值,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形成全面、长期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痛斥罪恶呼唤和谐——劳伦斯文学创作的主题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艾红 《理论导刊》2007,(10):143-144
劳伦斯文学创作的主题,试图以其独特的方式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机器文明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和谐关系的破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和人的整体异化,强烈地呼唤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出了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才能获得最根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等关系,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自然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
生态伦理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只有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方式,形成人对自然合理利用的价值观,进而确立人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道德责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一、担负树立人对自然合理利用的生态价值观的责任人类担负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离不开人类自身的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价值观是支配人类实践的精神支柱之一。随着人类生存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由被动地利用自然向主动地利用自然再向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转变;从人是自然的奴仆向人是自然的主人再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方式转变的深刻的变革。这种变化要求人类对自己的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的基本涵义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谐文化理念是“天人合一”观的精髓和伦理支撑。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各种关系和谐的基础。充满“和合”综合思维的“天人合一”观在当今仍有重要意义,即它为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思维模式;昭示人们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观;有助于推进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并为人类社会永续发展蕴含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任怡斐  谢阳 《学理论》2012,(17):202-203
生态女性主义就是在女性和自然结合的基础上,共同携手反对父权制统治逻辑和对二元对立价值体系进行批判,试图去修复“人/自然”二者间被破坏和疏远的关系,并尝试建立起一个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女性与自然联合起来反对和改造父权制统治,可以让生态危机得到缓解.生态危机的缓解和解决反过来又会促进妇女地位的改变和提高,女性对环保的贡献将加强女性在社会中的积极意义.这是一种相互的作用,当然最后也就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12.
社会生产力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复杂而又微妙的。人既有与自然作斗争,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一面,又有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的一面。把这两方面归结起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变革自然的关系,为战胜面变革,为和谐而变革。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传统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低代价的发展观.在发展理念上,科学发展观奉行"以人为本";在处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上,科学发展观注重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促进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在微观层面,心理和谐既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务件,同时还是人自身能动性、创造性发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与文化的概念辨析关于“社会和谐”内涵的界定:其一,从内涵看,和谐是关系范畴,社会和谐作为关系体系包含着多种关系,最基本的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  相似文献   

16.
邱连波 《民主》2004,(8):17-18
人和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作为自然的产物——人类的发展走过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发自然改善生存条件,遭受自然的报复和与自然协调发展四个阶段。当我们深刻反思,坚持人类对自我完善的理性追求和争取自由,人与自然的共生将展现到我们面前,它是各国和各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时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陈天林 《理论导刊》2006,3(9):48-50
思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在于两个层面的展开,一是在物理上,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能量转化和物质变换;一是在人文精神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给人以终极关怀。现有的掠夺性的生产方式,破坏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从生产方式和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8.
蔡岩 《学理论》2009,(11):7-8
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把当代环境伦理学关于自然的价值和自然的权利作为伦理基础,形成的以发展为核心.以公平与和谐为前提的现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想。它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而且是一种新的伦理观。是一种立足于解决当代人与未来人所寻求的代际和谐的伦理,是一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建立在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确立了入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互利共生的思想,它需要生态伦理道德,而生态道德则促进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王志禄 《理论视野》2007,87(5):43-44
环境伦理道德作为现代社会新型道德规范,在现代中国,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保障;目前表征和调整的依然是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构成应是一个融合中西且具有民族特色的观念体系;它的实践操作是一个具体的、多层次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业已成为人们认识价值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新视野。在生态实践中人与自然间存在着客观的价值关系,判断这些价值关系的是非标准在于人的需要。同产生于人的虚假需要、过量需要和冲突需要的否定性价值关系不同,生态文明是生态实践中肯定性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它的形成能够满足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人与人和谐与全面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