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利平 《学理论》2011,(17):47-48
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体质学生,引发其心理健康的压力源有健康问题、传统观念等多因素。对肥胖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树立信心;行为疗法;团体辅导;联合体育教师及学校力量。  相似文献   

2.
容云 《学理论》2013,(8):201-202
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三年级的身体素质水平最差、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与次数也明显减少;只有2.1%的学生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治疗;居然有43.2%选择想多了解关于一些健康或者心理咨询的知识。在选择获取健康知识的调查中,有66.3%学生选择性知识,位居第一,62.5%学生选择心理健康知识,位居第二,58.6%学生选择体育锻炼知识,排在第三。建议:适当增加体育在高考中的分数,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出于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考虑,学校应该增加长跑、田径、体操等锻炼价值高、锻炼效果好的体育项目;多开展一些身心健康知识的讲座,以便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1)
大学生肥胖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从造成大学生肥胖原因和肥胖现状调查出发,针对肥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通过合理膳食、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学校和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干预,从而全面改变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高校学生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蓝蓝 《学理论》2012,(19):266-267
他们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90后"。他们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成长,在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环境中学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与以往时代不同的特点。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应当采取符合"90后"大学生思想、性格特征的教育方式。文章首先从三方面分析了"90后"大学生素质现状,经探索后,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注重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协调性;第二,增强"90后"大学生的党性修养;第三,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四,强调思维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5.
方安哲 《学理论》2010,(16):176-177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高职学生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质的目的。只有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其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欲望,通过系统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才能促进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有效干预措施,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12)
高校辅导员博客是"微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是增强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新平台。目前辅导员博客实效性的现状表现为大学生甄别真实信息的能力差,辅导员博客内容脱离大学生生活,辅导员博客内容更新慢,学生关注度下降。提升校辅导员博客实效性的路径如下:高校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辅导员提高自身运用新媒体能力;加强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7.
倪静蔚 《学理论》2014,(6):189-190
大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锐,他们与流行文化之间有近乎"天然"的亲缘关系。随着流行文化的盛行,大学生正通过主动接受和被动渗透两种方式影响着思维、观念和精神世界,流行文化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日益增强。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一定的问题,于是,充分发挥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限制与减弱其消极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流行文化加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法改革以促进高校思想教育迈向新的阶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代表高科技的竞争,更代表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作为人才主力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此项调查以汕头大学本科生科研情况为基点,通过数据分析最终得知,汕大提供的丰富科研资源和学生的利用程度之间出现断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尚未有明确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目标;第二,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方式单一;第三,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科研活动的鼓励性政策不明朗,科研指导力度不够;第四,未有明确的科研考核评价奖励体系;第五,学生科研成果转换平台较为薄弱;第六,学生对科研活动缺乏科学认识,积极性不高;第七,科研活动宣传渠道单一。因此,学校应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学生也应端正学术科研态度,共同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鼓励开源开放、自主创意创新的高校社区型创客空间可以称作大学生的"第三课堂"。在互联网+时代,基于高校传统条件建设社区型创客空间,能够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更新学生培养理念,无缝对接、高效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形成互联网时代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解奎龙 《学理论》2010,(14):200-201
面对网络低俗之风对大学生的毒害,高校加强网络教育管理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在校园中大力倡导文明上网之风;第二,应加强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第三,应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第四,应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第五,应全面提高高校网络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堵防低俗信息。  相似文献   

11.
徐瑶  李朗 《学理论》2013,(15):386-38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利用呈现出"意见领袖"主导、向"用户时代"迈进、拟态环境特征显著等态势,并呈现普及性、日常性、便利性等特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利用研究,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能密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扩展了的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问卷",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与网络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接触网络年龄越早的个体自我统一性完成所需时间越长;人际关系不好的大学生上网时间更长;大学生能分清网络的虚拟与真实;真实世界越不自由越易引发网络围攻行为。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3)
伴随着党中央呼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定,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有着深刻的意义。提高高等学校学生干部的素质、能力,建议如下:增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干部的交流学习,实现良好发展;开展实践锻炼,增强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完善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促进学生干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增加,网络中一种被称为"玄幻小说"的文学开始流行,而且学生过度沉溺其中的看"书"成瘾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大学生"书"瘾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列举了这种现象对大学生学业、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危害,最后提出解决大学生"书"瘾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晨清 《学理论》2014,(1):195-196
网络内容的多元化、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交互性与大学生的自身的一些特点相契合,因此网络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许多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逐渐出现了政治立场发生动摇,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应对现实的能力弱化,出现了人格障碍,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等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控;建设优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召开网络问题辅导会;召开上网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高校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也相应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90后"大学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的认知缺乏全面性,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情感认同缺乏稳定性,"90后"大学生认同主体缺乏均衡性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客观因素,也有"9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主体意识增强等主观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探究"90后"大学生认同自觉性、增强"90后"大学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参与度,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性。  相似文献   

17.
六十年代,好莱坞与大学生运动、反文化运动一度结缘,这给好莱坞与运动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它使好莱坞走出了危机,又因追随运动时尚而面临风险;好莱坞向体制内叙事的回归中,运动烙上的"青年印记"仍无法消除。对于运动来说,1967年开始,好莱坞以青年文化、学生政治为创作主题,赋予了运动合法性,对运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1970年及其后,好莱坞回归"安全叙事",将大学生激进政治及反文化置于质疑之下。这种新转向促进了运动的快速退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从众心理表现形式多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产生正面的影响,也起负面的作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向前发展的几点措施如下:大力发展优秀文明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熏陶;加强大学生班级和宿舍管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做好学生中的"传""帮""带"工作;要充分发挥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激发大学生积极从众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非典"时期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对健康态度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多维度健康状况控制源量表(MHLC)>对陕西师范大学5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抗"非典"时期不同时段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2)该时期的不同时段上,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在专业、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3)"非典"疫情出现后,大学生焦虑状况与其对健康的态度呈显著性相关."非典"疫情出现后,大学生焦虑水平明显提高,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学校应向其提供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关于新时代的青年工作、青年的成长成才、当代青年运动的讲话等等,逐渐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习近平的青年观。在新时代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的青年观对当代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第一,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和所处的时代;第二,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第三,大学生要不辱使命,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