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分析双师型教师内涵、能力要求及现状、培养途径和措施,将有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通过近些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包括以工作岗位能力要素的分解为依据设置课程、“理论”与“实践”1:1的“三明治”式教学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双证书”毕业的制度、中(技)职普高双渠道招生等。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应对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支合理结构以及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培养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较强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肖志雄 《学理论》2011,(11):331-332
"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推动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包括学科理论、学科实践、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四个方面。改善"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需要重视教育理论、夯实学科理论、加强学科实践,最终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这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立足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三个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素质构建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达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能分制"学教模式是对我国传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挑战,应当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7.
马健 《学理论》2015,(8):187-188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高职英语教学应融入职业元素,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创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践教学等平台,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三重叠加一次转型社会的当今,在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阶段,作为职业技术教育范畴的高等职业教育,建构什么样的当今教育和未来教育,怎样培养社会需要的当今人才和未来人才,如何使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给予了一个科学解读.高职教育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过程维度上应具有的状态,对我们发展高职教育、确立办学理念和组织运作教育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国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使命,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在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守业、勤勉精业和奉献事业精神品质的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核心价值观引导、专业课程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校企文化融合、师资队伍培训等工匠文化培育,促进工匠精神品质的养成与提升,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推动中国制造品质革命,提供强大的"匠人"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在整个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高职教育的主体教学。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要适应其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构建必须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人才成长的时代需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我国未来人才体系构建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发挥文科专业学生优势,培养其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拔尖人才的培养,应该建立"五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实现意识觉醒、导师引领、团队培育、社会孵化、反馈课堂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3)
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校企合作共享机制,创新培训载体和基地;转变观念,建立健全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长效机制;健全专任教师准入机制,推行校企合作"双导师"制。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1)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实质上是一种涵盖就业知识、技能和就业心性品质培养的综合教育。德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其近期宗旨在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将德育贯穿在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中,贯彻立足长远、点滴培养,放眼社会、立足自身,统一要求、因材施教的原则,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服务。  相似文献   

14.
逯扬 《学理论》2012,(19):235-236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社会和职业教育界的共同呼声,探讨和研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在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下提出的,其本质是高职高专教育能全面实施实践性教学模式,实现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需从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加强学校与公安一线实践基地的合作,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从公安一线选拔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待遇、考核、聘任等方面着手,由此才能实现培育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启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涉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的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等综合改革。因此,边疆民族院校更应准确把握改革的动因和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要,弄清在法律人才培养上的问题和优势,走出传统法学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6)
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育方向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特色创新教育就成了高职院校教改的核心。为了实现特色教改,从教改的支撑点和依据力入手,提出教研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教研建设现状的分析,得出阻碍民办高职院教研建设的根源:教研基础资源条件和具有教研能力的专业人才缺乏。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治校的管理特点,扬长避短,从教研成果的评估方式为切入点,引入"知识贡献率"指标为评估杠杆,以绩效管理机制模式反推动式促进教研建设工作的步伐,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教研建设寻找一种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教师队伍“双师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关键环节。成人高校办高职教育应该更新观念,强化管理,抓住机遇,主动适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模式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瑜  朱本坤 《学理论》2008,(22):57-58
2008年教育部下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将是指导当前和全国新一轮高职院校评估的指导性文件,它给"‘双师型’教师"进行了新的界定,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培训与考证、访问与交流、外部引进、社会聘用、下企业实践、产学研结合、技能竞赛和拜师学艺等途径,融"教、学、做"为一体,可以有效地加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双师"化素质进程,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国强 《各界》2008,17(11)
文章透过对"习题卡"、"考核卡"和"能力拓展卡"(简称"三卡")的详细描述,展示了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课程组建设成员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如何具体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阐释着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