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波 《传承》2009,(12)
民族精神是一个开放的价值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面对全球化背景,我们既要强调文化自觉,也要坚持文明对话.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以体现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那就是面向现代化的主题、面向世界的多元价值观、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全球化实际上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我们这一时代的最重要特征。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喜欢与否,害怕与否,它必将深刻地影响中国与世界的命运。唯有深入研究全球化的规律,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才能在理论与实践上掌握全球化的主动权。1.全球化正改变着我们思维赖以参照的坐标  相似文献   

3.
在汹涌澎湃、锐不可挡的经济全球化大潮面前,任何民族与国家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取抵抗逃避的被动姿态,注定要被奴役,甚至被毁灭.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劲姿态,积极主动地挑战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中国的唯一正确选择.我们凭借来挑战经济全球化的优势主要包括坚定的政治理论优势,良好的国际生存环境,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丰富、繁荣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浪潮下,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逐渐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已经确立了文化霸权地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影响力,在全球化语境中处于边缘位置.为此,我们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化自主创新与文化输出等战略,大幅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的影响与话语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而且致力于创建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新全球化.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世界历史",揭示了民族发展、消亡的未来趋势,阐述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在当今民族主义日益凸显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只有立足于世界交往,超越民族狭隘性,坚持真正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即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合,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的存在与凸显;我们只有真正依托全球化,提升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在全球化进程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融合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汇流的发展趋势。如何守住我们的文化底线,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础。应当努力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和合的智慧,回应西方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使民族精神建设既面临机遇又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只有对民族精神慎思明辨,理性思考,积极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并在新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民族精神,这样,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既保留自己的民族本色,又能在全球化的巨变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趋势,21世纪的我们正行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这个时代的到来,又恰逢我们国家的社会转型时期,因此,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共存是不可避免的.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先进与落后的对垒,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就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之中,领风气之先的青年往往成为其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刘素芬 《长白学刊》2007,(2):157-158
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客观历史潮流在给人们带来机遇与财富的同时,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历史、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全球化渡潮的冲击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必须更新观念,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平 《人民论坛》2023,(3):12-15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需要应对的挑战更加复杂:面对西方社会的逆全球化现象,我们要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同时,坚持具有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面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家”的迷茫,我们既要紧跟时代步伐向前看,又要守望精神文化家园;面对社会高速发展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压力,我们要做好节奏的快慢调适;面对世俗主义的喧嚣,我们要坚守理想信念与崇高价值;面对消费主义的浪潮,我们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面对个人主义的侵扰,我们要重新审视个体和社会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申波 《传承》2009,(24):56-57
民族精神是一个开放的价值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面对全球化背景,我们既要强调文化自觉,也要坚持文明对话。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以体现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那就是面向现代化的主题、面向世界的多元价值观、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面对国际全球化的趋势,国内改革开放的形势,统一战线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3.
靳桂玲 《青年论坛》2003,(2):121-12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文学与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自由,涉及我们的人文立场与对应策略。同时,我们也坦率地陈述了在这个问题上怀有乐观自信的几点理由。  相似文献   

14.
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的显著特征,它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提出了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强势文化、体制变革、意识形态的斗争等必然影响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意识。对此,我们要发展民族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民族凝聚力,确立主导价值观;要强化民族意识,保持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7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而且必将对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必然的战略选择.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与弱势民族的文化困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1,27(1):104-108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文化问题."入世"并非单纯的经济全球化,经济上的全球一体化同时伴随着西方以经济为后盾的强势文化对发展中国家弱势文化的深刘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正以其经济实力为基础形成一种文化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上的外部扩张和内部改造,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同时谋求保持本民族文化特征及与发达国家的平等文化权利,殊为不易.普遍主义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需要强调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真正实现国际各民族间的文化民主.  相似文献   

17.
王利华 《前沿》2004,2(8):135-138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导致青年生存方式的变迁 ,并影响到青年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凝聚力。我们要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中、在党的事业的实践中、在文化的吸收与开放中培育青年的民族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文化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享受精神文化产品与精神文化服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其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经过千百年历史风雨的淘洗.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保护我们的情感与精神家园.也是维护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独立与主权:  相似文献   

20.
受全球化语境下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今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政治理论教学中把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解析西方社会思潮,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建设,是培育与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