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制高点,它迫切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的功能转换问题,切实整合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并选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努力建设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和改善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至关重要。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委履行领导责任提出的新要求。从整合力量的角度看,有必要研究整合思维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整合主要包括:思想整合、制度整合、组织整合、社会整合、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3.
刘惠 《实事求是》2013,(3):51-5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社会整合战略,它为党的社会整合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也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整合能力指明了着力点。当前,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必须正视利益分化的现实,以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为归宿,建构起以利益整合为核心、以制度整合为保障、以价值整合为基础、以组织整合为依托的"四位一体"的社会整合机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实现对当代中国利益分化社会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整合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特殊难度,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整合离不开其自身的优势条件,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5.
从党的建设角度看,其本质就是增强党的社会整合功能。面对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遇到的新挑战,党要从思想理论建设、体制创新和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党的社会整合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整合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将内部各要素和单位融为一体,统一、协调地运行。一个没有整合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对于执政党来说,有效的社会整合是保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利益群体出现分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地区差距越来越明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各类社会矛盾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迫切需要我们党增强整合和控制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有效应对和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社会利益分化严重、民众诉求不断增多、多元价值并存等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现阶段,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正经受着主流意识形态日渐遭受侵蚀、政治沟通和利益表达体系压力巨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任务艰巨等诸多压力和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必须力推公平正义,不断提升利益整合能力;充分发扬民主,不断提升权利整合能力;增强意识形态包容性,不断提升价值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锐利武器。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对二者进行历史比较分析,深入挖掘、研究、总结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经验,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凤菊 《求实》2008,(4):4-7
高度快速的社会分化与弱化滞后的社会整合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社会问题.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凭借自身的说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发挥着统领和聚合作用,有着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这种整合功能就其性质、目标、深度、广度、方式等各方面都有着其它整合不可比拟的优势,是社会整合的灵魂.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以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网络、健全的社会运行机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平台,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能力,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整合,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一项战略性任务.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为此,对党应具备哪些能力才能胜任这一使命的探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是党实现历史使命和完成这一使命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又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具体的历史内容并作出具体的历史检验,二者统一和体现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进程中。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社会多元主体协调进行社会优化治理的互动过程,又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价值结果,它与善治的治理理念存在着价值上的互通性。因此,以善治的治理理念为方法论指导,通过加强具体的公共管理及变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径。  相似文献   

13.
密切党群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群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实践中,由于存在诸如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渠道不畅等不和谐因素,因而严重破坏了党群关系。为此,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建立和完善保障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制度和机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强化党的执政理念,关键在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关键在于坚持从严治党,关键在于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关键在于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政党政治视角剖析执政党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以利益整合、党内和谐、党群和谐为轴心,提出了执政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关键和基础。只有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以党内和谐带动整个社会和谐,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达到党群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试论社会资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月如 《学习论坛》2005,21(8):17-20
社会资本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来说,网络社会资本可以为“善治”的形成与公民行为的规范提供一个平台,信任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人们的团结友爱与社会的平稳运行,规范社会资本则可以为社会成员的各得其所与社会的安定有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型民主形态,有利于公民利益表达、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促进公共治理。发展协商民主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社会自治,重塑行政文化,培育政府协商精神,加强公民教育和增强公民的主体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8.
民间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信仰,实际上是一个在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等领域游动的概念.中国民间信仰是民族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信奉的忠孝节义、和睦助人、积德行善、善恶报应、安分守己、平安幸福的人文道德理念,不仅滋补和丰富了中华伦理文化的内涵,而且也为民间社会的整齐风俗、和谐生活与平民百姓的修身养性、安身立命提供了实践智慧和意义关怀.因此,加强民间信仰的管理,需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语法转换,使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资源,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相适应,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19.
焦奎 《学习论坛》2007,23(12):56-59
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是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增强的反映,也是现阶段我们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领域。中国社会中介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以市场为取向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理性的、合法的形式表达组织内部成员的特定利益诉求,实现有序政治参与;影响党和政府的政策导向,推动决策民主化;改善政府与社会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矛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0.
和谐党校具有安定有序,民主公正、团结协调、充满活力、持续发展、奋发有为等基本特征。构建和谐 党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理顺健全党校体制,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