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西方国家政府规制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就是"独立性"政府规制模式的提出和建立.那么什么是"独立性"政府规制?它在规制实践中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又如何使之适应我国政府规制管理实践的需要呢?这正是本文所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西方国家标榜所谓的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新闻自由,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党管媒体”原则多有指责。那么,西方“新闻自由”背后的真相是怎样的呢?西方政党又是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文化是东北亚文化圈中唯一的非东方文化。俄罗斯文化属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一个分支,但它并不是纯粹的西方基督教文化。俄罗斯文化是介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即东正教文化。俄罗斯文化是如何演变的,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至今学术界看法不一。甚至可以说,对这一问题深入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宁夏日报>和<新京报>对"山西解救案"的报道反映出分时采访的优越性.新闻有着与生俱来的时效性,媒体的竞争力体现在抢独家新闻报道.一个重大新闻事件来临,记者以时效性为原则,进行滚动式采访和报道在本文称"分时采写".在新闻报道中,不同的媒体依据它的受众需求,会有不同的报道重点和报道方式,有取舍地采访也不离"分时采写"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背离论"再到"中国领导论"、"中国责任论"等等,30年来世界中国观的变化历程也就是"中国模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过程。那么究竟什么本因成就了中国模式的辉煌呢?中国模式到底有什么内在奥秘值得世界关注呢?结论是:中国模式的逻辑起点就是西方的中国观,即西方怎么看中国?中介是:中国的西方观——中国怎么看西方?二者之间的互动造就了中国开放、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规范、先进的的马克思主义资本伦理观,最终诱发了中国模式的成功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国家政府规制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就是“独立性”政府规制模式的提出和建立。那么什么是“独立性”政府规制?它在规制实践中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又如何使之适应我国政府规制管理实践的需要呢?这正是本文所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洗钱行为是罪犯“漂白”其不法所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衍生出各类型的犯罪。有效打击洗钱犯罪,将可斩断犯罪组织存续的命脉,进而提高犯罪成本与风险,降低犯罪率。由于洗钱常跨国跨地区,而台湾、澳门与大陆同文,其防制洗钱的法律规范设计是否完备,刑事处罚与行政预防规定是否足以遏阻跨境洗钱活动,均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洗钱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洗钱犯罪是一种新型的国际犯罪.一个典型、完整的洗钱过程可以分为放置、培植以及融合三个阶段,围绕这三个阶段,衍生出许多常见的洗钱方法.面对各国警方的联合打击,新近又出现了利用科技进步或法律上的漏洞进行洗钱的更加隐蔽的方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出现了逐步严重的洗钱现象,洗钱手段和方法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有必要了解犯罪分子采用的洗钱方法.  相似文献   

9.
康德将判断区分为知觉判断和经验判断两类 ,并认为前者应该向后者转化。知觉判断有什么局限性 ?它如何向经验判断转化 ?通过这一转化 ,康德哲学的主体性特征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 ?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而从语用学角度对中西言语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是增进中国与西方国家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实现言语行为(Speech act)提供一定的知道作用.那么,在"拒绝"言语行为方面中西方之问又有什么异同呢?本文依据从网上调查资料、各种相关文献以及实际问卷调查结果对中西"拒绝"言语行为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计算机长大的这一代青少年已完完全全地生活在“地球村”了。西方社会学家认为,一个“网络世代”已经形成(简称N代,即Net Generation)。那么,网络对伴随着计算机长大的“网络世代”到底具有怎样的深刻影响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认识、评价与对待呢? 美国《PC Home》杂志认为网络对青年的积极影响是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乘改革、开放之机,利用经济体制双轨制及流通领域中某些管理上的混乱,猖狂地进行经济犯罪活动,情况十分严重。1988年全市工商处理违法案47291件,其中单位一般违法案就占1626件,单位投机倒把案占474件(包括党政机关“以权经商”案),但真正追究法律责任,几年来屈指可数。这就向我们研究法律和司法实践的同志,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单位投机倒把的概念、特点是什么?原因何在?如何采取对策?如何适用政策和法律?1989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处理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投机倒把犯罪案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本文仅就有关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人都有梦寐以求的希望,每一个人都期盼着梦想能够成为现实.中国梦是什么?是中国人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期盼,共同的希望,因此,它又是人民梦、民族梦.中国人梦想着什么呢?梦想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概而言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一百七十多年来的共同理想,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渴望和热忱.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遏制近几年来国内日益增多的洗钱犯罪活动,同时也为顺应打击跨中洗钱犯罪的国际潮流,我国在1997年3月14日新修订的《刑法》中增设了洗钱罪.然而,通观我国目前的有关立法,距反洗钱、尤其是反跨国洗钱的实际需要尚有相当大的差距.有鉴于此,本文从洗钱概念入手,分析归纳了几种基本的跨国洗钱方式,然后就国际以及我国反跨国洗钱立法现状作了评介,最后,文章重点就新《刑法》关于洗钱罪的立法缺陷及完善,以及如何建立、健全我国反跨国洗钱的法律控制机制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贪污贿赂犯罪通常伴生洗钱行为,加大对贪污贿赂类洗钱犯罪打击力度对于更好推进反腐败斗争和扫黑除恶工作、更好追溯黑恶财产、履行检察机关法定职责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近三年查办的125件贪污贿赂洗钱案件的实证分析,贪污贿赂类犯罪洗钱行为表现手法多样,但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主客观认定标准不统一、同步侦办意识不强、财产溯源动力不足、案件侦办权限交织导致成案转化不畅等司法困境。结合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洗钱罪的修订,应准确把握“明知”“掩饰隐瞒”认定依据,剖析部分有争议的购房洗钱等转化等价物客观行为的认定标准,明确新入罪“自洗钱”行为与上游犯罪的关系,并依托“一案双查”“同步审查”理念建立完善专项联络、监检衔接和金融联席会议等各项沟通联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洗钱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如何加强对洗钱犯罪的法律控制 ,是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外在这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对洗钱犯罪的法律控制上虽较过去有所加强 ,但仍有许多需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目的 在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当前,由于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刻意抹黑中国、一些西方民众对中国存在偏见、西方媒体对舆论垄断性较强、我国"抗疫"报道有待改进等原因,新冠疫情下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存在一定困难.为此,应该加强在西方国家主流媒体上的辟谣力度,充分发挥互联网媒体...  相似文献   

18.
谢广桥 《理论前沿》2002,1(11):40-41
人民群众对目前中国的廉政状况是否满意?对目前媒体反腐倡廉的报道关注程度如何?围绕这些问题,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的9000位长住居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民众认为,反腐倡廉还要狠抓.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的进展虽可促进国际社会互动关系更加密切,但同时也提供犯罪活动向外滋延的有利条件,使得犯罪型态趋向多元化、国际化、组织化。特别是在此两岸经济迅速发展及交流频繁下,两岸的洗钱犯罪明显有扩大趋势,洗钱者利用两岸在司法与管制上的差异,将洗钱活动移往之间,达成漂白黑钱、逃避司法追缉之目的,而目前两岸使用最频繁的洗钱手法,便是利用地下通汇方式,将资金游走于两岸。至于打击跨境洗钱犯罪的困境,便在其"跨境"的字义上,从犯罪人的角度而言,跨境洗钱犯罪的实施,便意味着增加执法机关诉追的困难并降低自己被捕的风险。因此,面对此跨境治理缺口,即"管辖权的缺口"、"参与性的缺口"、"诱因性的缺口"及"功能性的缺口",未来两岸为了有效防制跨境洗钱犯罪,应以全球化治理的观点来检视两岸跨境洗钱犯罪的问题。所以,在立法政策面上,多做沟通、相互学习,并可参照联合国相关公约,完善反洗钱刑事立法,藉以缩小彼此法制的落差,以弥补诱因性的缺口。在司法政策面上,须强化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与司法互助协议,引入刑事诉追的移转管辖,以弥补管辖权的缺口。在实务执行面上,应建立两岸共同打击跨境洗钱犯罪合作平台,藉以建构防制跨境洗钱犯罪合作网络,以弥补功能性及参与性的缺口,共创两岸人民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三、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原因科学地分析腐败的产生和蔓延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腐败的措施。那么,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