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许世友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要数毛泽东。他对毛泽东的敬重、忠诚、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把自己喻为毛泽东的"匣中宝剑",毛泽东指向哪儿,他 就杀向哪儿,士为知己者死,剑为识己者啸。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07,(5)
薄一波与毛泽东在薄一波的革命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初,薄一波从太岳根据地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央。第二天,毛泽东便找他谈话,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薄一波向毛泽东汇报了在  相似文献   

3.
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在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当属《毛泽东选集》。文革期间,《毛泽东选集》风靡全中国, 那时的中国人家家户户大抵不止有一套《毛泽东选集》。然而,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在哪  相似文献   

4.
193 0年 5月 ,毛泽东作了著名的寻乌调查 ,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光辉著作。在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 70周年之际 ,重温毛泽东寻乌调查的历史及其著作 ,无疑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这对于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推动“三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毛泽东寻乌调查是我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我们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形成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一贯十分重视调查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3 0年的寻乌调查是毛泽东一生中所做的调查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5.
博采之窗     
王明,这个曾是毛泽东最大的竞争对手,却于1940年写下《学习毛泽东》一文,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1940年5月3日,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在延安举行开学典礼,王明在会上作了《学习毛泽东》的演讲。他说:“对于青干学校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13,(1):34-34
<正>买票难,是春运期间人们的最大烦恼。当年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连、李云凤到北京探亲时,也遇到过三天买不到车票的事情。1949年8月,韶山解放了。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云凤趁着秋收后的农闲,到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兴奋地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相似文献   

7.
从1964年到1976年,吴连登为毛泽东管理家政长达12年。近日,吴连登讲述了毛泽东家庭的财产真相。给毛泽东管家,吴连登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主席的工资总不够用。"毛主席的月工资404.80元。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问题是我国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之一。20世纪初,毛泽东正是在关心农民、研究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取得了革命战争的一系列胜利。建国后.也正是在如何对待农民问题上.毛泽东作出了影响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进程的决策。研究毛泽东有关农民问题的思想.特别是关于农民合作思想的探讨.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刘少奇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亲密的战友。他们长期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毛泽东十分器重刘少奇。从1943年春开始刘少奇便是我们党内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号人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毛泽东都把刘少奇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却被彻底打倒,酿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这就使人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毛、刘之间到底有何分歧,这种分歧又是如何出现与演变的  相似文献   

10.
秦摩亚 《党史文苑》2013,(17):40-42
近日,笔者认真看完了44集《寻路》。该电视剧与以往写毛泽东的剧本有很大的不同,抓住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最大贡献———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写出了许多革命志士与毛泽东一起奋斗的艰苦历程。还把该剧农村包围城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7,(8)
<正>1937年1月30日,中共中央为当时党内年龄最大的党员徐特立庆祝60岁寿辰。毛泽东给徐特立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祝寿信,并号召全党学习徐特立同志。80年后的今天重温毛泽东《为徐特立六十岁生日写的贺信》,为我们当下如何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带来诸多启示和思考。老当益壮与畏葸不前。毛泽东在信中赞扬徐特  相似文献   

12.
<正>1929年至1934年毛泽东在赣南闽西先后度过了6个春节,其中只有在永丰县藤田过年情绪最佳,时间最长,成果最大,心境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一、坚持实事求是是毛泽东、邓小平两个伟人最大的共同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毛泽东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邓小平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领导革命,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当时我们党遇到了两个非常重大的现实问题:一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  相似文献   

14.
正毛泽东与朱德,家喻户晓。二人的关系也一直为世人所称道。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他们一起合作的时间最长,从1928年到1976年,近半个世纪。在我军的历史上,他们的组合名声最大,威望最高,名扬世界。对于毛泽东,朱德与之有过争论,但最终坚定拥护毛泽东的领导,始终维护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而对于朱德,毛泽东也有过  相似文献   

15.
陈杰 《党课参考》2023,(24):105-110
<正>毛泽东一生结交过不少国际友人,美国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是其中之一。1936年,斯诺越过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苏区,对红色区域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采访。在此期间,斯诺如愿见到了毛泽东,二人多次通宵促膝长谈。1939年,斯诺再次来到延安,对毛泽东进行了访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斯诺曾三次来华访问,每次都受到毛泽东接见。根据历次访问所搜集的一手材料,斯诺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为亚洲而战》《大河彼岸》等著作,详细介绍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情况,其中多次提到毛泽东,称他为“历史上最大的人民救星”。因此,斯诺被赞誉为“最了解中国和毛泽东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16.
陈士榘亲历三湾改编,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南征北战,成为开国上将。老将军回忆时这样说:“三湾改编”给工农革命军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毛泽东对士兵委员会曾做过这样的阐述:士  相似文献   

17.
李特对于今天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然而在红军时期,他却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曾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红军大学教育长、西路军参谋长。在长征途中,李特奉陈昌浩的命令,带人持枪追赶毛泽东,并对毛泽东出言不逊,阻拦中央红军北上,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相似文献   

18.
独领风骚──大型电视专题片《毛泽东》解说词之二陈晋一位西方人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题记1992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用一百块花岗岩精心雕刻的我国最大的毛泽东诗词碑林在韶山动工兴建。工程指挥:整个碑林区占地25亩。一共有五个时期...  相似文献   

19.
曾珺 《湘潮》2011,(11):4-6
毛泽东常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在熟读中国历史典籍的过程中,他留下了数量丰富、见识独到、视角新奇的历史人物点评手迹。然而,在毛泽东的点评中能得到"政治家"这个评价的人却只有三位:朱敬则、姚崇和张说。  相似文献   

20.
孟红 《湘潮》2011,(3):4-5
故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毛泽东对故宫有着一份非同寻常的感情。解放战争时期,炮火连天,毛泽东为确保故宫等古迹完好无损曾三令五申连发电报。建国后,毛泽东面对海内外各方人士赠送的众多礼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