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仪无悔地说:“我相信,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我的。”上篇写到,陈仪受得意门生汤恩伯的鼓动,决定接受蒋介石的逼请,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在形势的推动下,他终于走上了反蒋起义的道路。但是,他的起义计划能否实现呢?……六、蒋介石“下野”,汤恩伯就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使陈仪对接应解放军过江之事又增添了几分信心。他坚持不在杭州设防,加紧策动汤恩伯起义。  相似文献   

2.
从一介山野村夫到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总统,短短十余年间蒋介石便跃升至国民党政坛顶峰,速度之快让人刮目。此后,作为国民党首脑人物,攀踞国民党政治舞台近半个世纪之久,无人可与其比肩。当然,蒋介石的专制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残酷的政坛角逐和斗争使其经历了几次沉浮。在蒋介石政治生涯中曾有三次下野。每一次下野,尽管都是一次以进为退的策略行动,但其狭隘自私、睚眦必报的心理,使其在每一次下野前后,都要找替罪羊或发泄积愤或杀鸡儆猴:1927年下野,杀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1931年下野,杀国民党著名左派领袖邓演达;1949年下野,杀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陈仪。  相似文献   

3.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背信弃义,掀起了内战的硝烟。国民党空军第八飞行大队的飞行员、飞行参谋刘善本识破蒋介石的反动本质,于1946年6月乘执行任务之机,驾驶轰炸机飞抵延安,成为国民党军队中弃暗投明的第一人。1949年4月,经毛泽东、党中央直接批准,刘善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4年被晋升为少将。“文革”中,刘善本被迫害致死。刘善本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军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汤恩伯(1899—1954),浙江武义人,国民党元老陈仪(1883年生于浙江绍兴,国民党老同盟会会员)一手培养起来的铁杆反共分子。1900年到1907年,陈仪曾先后在日本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就读,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参加了浙江独立运动。民国建立后,他被推举为浙江都督府陆军部长兼陆军小学校长。当时,汤恩伯只是浙江体育专门学校一个穷困潦倒的平民  相似文献   

5.
梅芩 《党史纵横》2002,(7):16-16
汤恩伯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他的发迹与陈仪有直接关系.是陈仪在汤恩伯走投无路时收留了他,并送往日本学军事.汤学成回国,又是陈仪为他联系当上了军官,并在以后青云直上.可以说,两人的私人关系"亲如父子".  相似文献   

6.
胡松涛 《湘潮》2023,(10):14-15
<正>白面书生上“梁山”,率领百姓打江山毛泽东本是一介书生。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国共合作后,蒋介石拿到了“枪”——他在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中任校长,后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毛泽东拿到了“笔”——他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10月兼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相似文献   

7.
一、1950年6月18日,一个国民党中央委员、二级陆军上将被蒋介石枪杀于台北。但是,中共却追认他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爱国人士”。  相似文献   

8.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之后,蒋介石要张学良护送他回南京。结果,张学良就此一去不得返,被蒋介石软禁。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946年11月19日,他结束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回到延安,一方面协助毛泽东指挥解放区各战场的战斗,粉碎蒋介石军队的进攻,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7年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实现大转折。另一方面,他代表中共中央领导蒋管区的人民斗争,掀起反美反蒋的群众斗争高潮,陷蒋介石政府于全民包围之中。1947年,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一年,周恩来在两个战场为中国人民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21.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 国民党背信弃义放冷枪同室操戈汪精卫公开投敌后 ,蒋介石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言行也暴露无遗 ,先后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第一次反共高潮从1939年12月起到1940年3月 ,蒋介石命令包围陕甘宁边区的胡宗南军队向我进犯 ,并准备进攻延安。针对国民党的军事进犯 ,我党号召全国人民进行斗争 ,坚决执行了“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 ,对国民党发动的进攻 ,予以迎头痛击 ,打退了国民党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第二次反共高潮在1940年10月至1941年3月。蒋介石国民…  相似文献   

11.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红色中华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它不为国民党反动派所欢迎。大革命时期,年幼的共产党把国民党视为同胞兄弟,加以团结和支持,想藉此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岂料同床异梦,先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以国民党“左派”自居、并被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看好的汪精卫也翻脸不认人,与蒋介石同流合污,携起手来一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孙中山旗帜下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及一切革命政策,遂被破坏殆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然而,不屈不挠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被外国人誉为“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的一代伟人,他在戎马倥偬之中留下了许多雄奇瑰丽的词章。《沁园春·雪》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围绕此词的发表,还有着一串串鲜为人知的故事。自视甚高的柳亚子称毛泽东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手”1945年,毛泽东在蒋介石的3次电邀下,为了中华民族的民主和平,毅然来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为了启发和帮助以柳亚子为代表的广大爱国民主人士提高认识,认清蒋介石在中国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反动本质,不要对貌似强大的反动派有丝毫的幻想,毛泽东应柳亚子索要诗句之请,把自己1936年2…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把退守台湾当作他最后一步棋 蒋介石把退守台湾当作他的最后一步棋。这步棋他早在1948年下半年就开始准备了。他任命正在台湾草山养病的陈诚为台湾省主席,撤换了台湾原来的省主席魏道明。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一年,陈仪担任了台湾问题调查委员会的主席。日本投降后,他来到台湾。试图在尽可能  相似文献   

14.
20年代中前期,中国军阀割据,苏联支持其中的两支武装力量:一是“西北王”冯玉祥,二是南方国民党的孙中山、蒋介石。就实力而言,孙、蒋远不如冯。因此,他们一方面拉拢冯玉祥,一方面创办黄埔军校。1925年,冯玉祥加入国民党,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在这个大背景下,苏联接纳国民党要员的子女去莫斯科孙逸仙大学留学。1925年10月,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冯玉祥之女冯弗能等20人从海参成坐火车进入莫斯科。当年,蒋经国16岁,冯弗能15岁。那时时尚早婚。1926年,蒋经国、冯弗能喜结连理。苏共以蒋介石为友,认为他实行三民主义之后必将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启胜 《党建文汇》2008,(6):42-42
1947年5月,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山东蒙阴、临沂之间孟良崮山地,被人民解放军所歼灭。整编第七十四师全军覆没,国民政府为之震动,国民党高层将领闻之色变,一些人对国民党的前途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16.
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中国现代史论者均认为解放战争时期存在两条战线。第一条战线是“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第二条战线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笔者认为,解放战争时期除这两条战线外,还存在一条战线,就是国民党将领率部起义。他们宣布脱离国民党蒋介石,宣布脱离其反动军队,站到人民一边,站到人民解放战争一边,从而成为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股特殊的革命力量。这既包括国民党军事将领率部举行的战场起义,也包括国民党地方军政首脑率部起义后和平解放了一批省、市、地区。这些起义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和对战局与时局所起的特殊作用,是中国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研究这第三条战线,对揭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问:杨先生,您抄录蒋介石日记有多少?蒋介石日记一定会公诸于世吗?答:我对蒋介石53年的日记只是做了一个摘要,可能有些学者对其中某几年抄录比我多,但像我这样从头到尾53年全抄下来的,我想应该没有。蒋介石日记中有3年遗失了,我一点也不可惜,那是他早期的日记,那时他的地位还不重要。让我很心疼的是1924年的日记,这一年是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也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抗战初期在武汉的一段经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离开了中共中央领导岗位的陈独秀,认为红军和土地革命均无前途,对革命日益悲观。1929年,他联合国际上的托洛茨基派,在党内另建取消派组织。面对这种分裂党的行为,中共中央毅然开除了他的党籍。实践很快证明,陈独秀又一次错了,他本人也于1932年10月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好在他仍不放弃心中的理想,誓不与国民党反动派为伍,坚决拒绝了蒋介石的多种诱惑,在国民党监狱中度过了将近5年的铁窗生活。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陈独秀好友胡适写信给汪精卫,汪找蒋商量,蒋介石早就想放了这个难…  相似文献   

19.
《求贤》2013,(2):61-62
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白崇禧能征善战、机敏过人,被称为蒋介石的谋士,有“小诸葛”之美誉。晚年白崇禧到达台湾后,于1966年暴亡,是死于急病,还是被人暗害?  相似文献   

20.
初涉政坛的蒋介石首先经历了两件大事:暗杀陶成章与陈其美被刺。而暗杀陶成章更是首开民国时期用暗杀手段对付政敌的卑劣先例。蒋介石从此之后便经常把暗杀作为对付政敌与政客的有效手段。自他掌握国民党统治政权后。各类政治暗杀事件可谓层出不穷,而且无不与他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邓演达案、杨杏佛案、史量才案、李公朴与闻一多案等等。然而让蒋介石始料不及的是,他的对手也群起效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