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有三大基本价值取向:幸福,正义和崇高(刘进田教授语)。本文认为,在这三大价值取向中"正义价值"与个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个性生活得以实现的基石。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张扬个性的社会,它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创造性与自我实现;个性来源于主体的自由选择,权利的先在性决定了个性生活的存在。但个性生活又有其自身的存在限度,它必须以正义价值为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平面设计中的形式法则和骨骼结构来源于自然现象中存在的事物,师法自然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总结的深化,也是设计师的设计源泉。师法自然提出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魏蔚 《法制与社会》2011,(3):7+21-7,21
宪法是生活之法,其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宪法源于并高于生活,宪法影响并融入生活.本文通过浅析宪法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提出宪法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邓小平执政为民思想有共同的内涵:思想基础、价值目标、精神内核;同时邓小平又从"人民"标准内涵、人民根本利益内容、如何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等方面对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的悲剧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悲剧.其悲剧的根源在于日常生活总是遵循一般行为图式的安排,从而与个体的生活欲求形成抵触.这一悲剧存在于各个时代的世情小说中,具有普世性,其结果是造成常人作为生活主体.<红楼梦>展示了这种悲剧,同时为悲剧的解除提供了解答.这一解答对于今天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审美重建,仍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调和生活智慧的人. 不回避物质追求 鲁迅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他又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相似文献   

7.
简单生活     
余虹在《文摘报》2006年12月14日上撰文《简单生活》说,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来源于简单生活。  相似文献   

8.
杜桂萍 《金陵法律评论》2006,(6):130-136,141
清代乾隆年间徐燨创作的《写心杂剧》,在杂剧史上是一部具有"范式"意义的作品.其体制形态上由"代人立言"到"自我登场"的转变,改变了以往杂剧创作追求"自喻"的表达方式.通过自我抒情言志和高扬主体精神的"写心"作法、因自传性艺术演述凸显出来的特殊意味,以及与晚明小品灵动自然、清新隽永之艺术格调的同构对应等,都充分显示出《写心杂剧》既徘徊于雅俗之间,同时又为普通文人提供了特殊的话语空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文化相对主义思想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赛珍珠一生所从事的跨文化创作、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均为其文化相对主义思想的体现.这一思想的形成首先来源于她的跨国界的生活,在几个不同世界的生活使其发现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实,文化差异不是文化低劣的表现,相反,它赋予人类文化以多样性;其次来源于她的跨文化阅读,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性阅读,使得赛珍珠认识到文化差异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东西方文化因此应该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由沟通交流达到融合.  相似文献   

10.
范昕 《法人》2014,(2):84-86
正大百萃公司坚守健康、生态、公平、关爱的经营理念,把高端有机农产品送到客户的餐桌上,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健康完美的食尚生活岁末年初,"新海派"绘画的领军人张桂铭推出了自己的首个艺术衍生品——"翔"上海牌艺术腕表。最近,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观众备上了4件新奇、有趣的艺术衍生品礼物:一支铅笔、一套积木、一本便签和一个皮球。不久前于申城举办的某艺博会上,奈良美智、村上隆、李怡蓉、瞿榕等的作品被开发成了挂件、茶杯、围巾、拎包等日用品,深受观众欢迎。与此同时,中国首个艺术衍  相似文献   

11.
文艺的人民化与人民的文艺化——毛泽东人民文艺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文艺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读毛泽东文艺观的本质特征和中国化特色,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课题。毛泽东的文艺观其实质是人民文艺观,这一文艺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和文艺学为指导,透彻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人民大众与文艺的关系,提出人民是文艺的主体,阐述了文艺的人民化和人民的文艺化,把人民了解、学习、掌握和占有文学艺术纳入人民解放事业,指明了人民及其文学艺术的前进方向。人民文艺观与人民革命观、人民战争观和人民大生产观等,共同谱写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隽永诗篇。  相似文献   

12.
The 'curious right' attending modernity and revealed in Blanchot's 'Literature And the Right to Death' could be readily reduced to that sovereign right to take life which ultimately subordinates law. Yet, so the argument runs, with that same curious right law surpasses sovereignty. And it does so by way of its similarity to literature. What will uncover that surpassing by law, and by literature, will be a pervasive concern with death as the horizon of the law.  相似文献   

13.
实用艺术品应当列入著作权保护对象的美术作品类。实用艺术作品作为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但艺术性必须同实用性相分离独立存在。独立完成和个性体现是判断独创性的一般标准,实用艺术品独创性的标准应适度低于纯美术作品的独创性标准,且有利于以著作权法鼓励产品创新和市场公平竞争。作品创作差异的必然性与作品表达近似的可能性存在辩证统一关系。接触之合理可能性、实质性相似以及独立创作抗辩是判断侵权是否成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魏丽丽 《行政与法》2007,(2):114-116
实用艺术作品兼具实用性、艺术性、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并且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然而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却不能对实用艺术作品提供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中的相关规定反而造成本国实用艺术作品与伯尔尼公约成员国作品“双重待遇”的尴尬局面。本文认为,我国著作权立法应当对美术作品进行狭义界定,将实用艺术作品与之并列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并对其提供著作权加专利权的双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联系生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教育教学活动与师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相贴近,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以及主体性的全面生成有着重要的价值,生活认识论、德国化教育学以及教育史上的相关理论都为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要采取与师生的日常现实生活相联邦缃贴近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哲学家要眼光向下 ,让高悬的沉思立足现实 ;不仅要关注自然、社会及思维的一般规律 ,也要关照人类日常生活 ,那里同样存在广博而又最富实践性的哲学。主体的对象化和客观化过程 ,个体和社会的异质化与同质化作用 ,以及开明的自我主义的生存活动 ,都是在相互依存的家庭结构中 ,在密集交织着的“地方世界”或社会共同体中进行和实施的。正是在日常生活中 ,更真切地反映了一切生命都内含着一种无限上进的激情和奋发为雄的冲动  相似文献   

17.
周潇 《金陵法律评论》2007,(2):133-137,153
"清空"被清代浙派词家标为艺术至境,对"清空"艺术的追求,在不同作家手中呈现为不同的风貌.中期的宗主和巨匠厉鹗在审美趣味上偏好"孤淡",取境萧疏,意象冷寂,用字寒瘦,形成清幽冷峭的特色;浙派早期领袖朱彝尊则趋向"傅采",形成深情绵缈的风格.这是由于二人在性情品操、生平经历、爱情生活、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从浙派"雅正"、"清空"的论词标准看,樊榭词才是其真正代表.  相似文献   

18.
Mobil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stituents of everyday life, yet it is rarely studied historically and we know little of how it relates to changing family and life course constraints. Using data drawn from oral life histor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changes in everyday mobility over the past 60 years focusing both on changes over the life course and on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family structures. We argue that, like residential migration, daily mobility has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fe course, with women especially affected by the constraints of motherhood and marriage. However, there is evidence that such constraints have changed over time, and that some older people today enjoy more mobility than they did at earlier life stages. We also argue that the independent mobility of childre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amily structure in which they were situated, but that these constraints have changed much less over the past 60 years. The oral testimonies examined also highlight the variability of mobility experiences and the role of the individual in fashioning mobility behavior.  相似文献   

19.
张宪 《法学评论》2020,(2):175-184
实用艺术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实质上是如何确立著作权保护范围及标准的问题。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并未将实用艺术品作为受保护客体,但也并未将其排除在著作权保护范围之外。而美国在实用艺术品的著作权保护上于立法层面是非常清晰的,在《1976年版权法》中已明确将其列为受保护客体,美国法院的诸多判例也影响了实用艺术品著作权保护研究的方向。本文梳理了中美两国实用艺术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的历史沿革及现状,总结归纳了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判例,以求通过对比提炼出两国著作权法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美国的相关立法及其司法裁判经验对于我国实用艺术品的著作权保护具备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political liberalism is not the “minimalist liberalism” characterised by Michael Sandel and that it does not support the vision of public lif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ocedural republic. I defend this claim by developing two points. The first concerns Rawls's account of public reason. Drawing from examples in Canadian free speech jurisprudence I show how restrictions on commercial advertising, obscenity and hate propaganda can be justified by political values. Secondly, political liberalism also attends to the identity, and not just the interests, of its citizens. It attempts to cultivate certain virtues of character. But it does so in a way that does not entail the acceptance of a comprehensive or perfectionist doctrine. Rawls's defence of neutrality of aim does not mean the state should be neutral towards all the views its citizens espouse. I conclude that political liberalism shares little with the doctrine Sandel claims is embedded in American la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