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条重要的生命线,保护水源安全是一项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重要政治任务。怎样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2022年1月8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保护、生态保护、保障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
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长达1277公里输水干渠分布在豫冀京津四省(市),为了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建设是作好输水过程水质保护的重要保障。农工党河南省委会与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河南省南阳、郑州、焦作、安阳4市8县(区),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建设(以下简称"生态带建设")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生态带建设现状、存在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殷世怀  丁汀 《楚天主人》2012,(10):24-25
2011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口——丹江口水库时特别指出要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水质问题,要保证一江清水到北京;二是移民问题,要保障移民得到妥善安置和长期稳定就业;三是汉江水环境容量问题,要密切关注汉江水环境变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四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要综合考虑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综合整治各类污染,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生态移民、和谐移民,对于顺利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佩  李凯悦 《协商论坛》2016,(10):16-19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要确保一渠清水北送,水质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河南水源保护区范围涉及8个省辖市的35个县(市、区),在中线工程沿线各省市中长度最长、涉及范围最广.而在我省绵延漫长的中线工程总干渠中,80%以上为露天明渠,加之沿线人口稠密、城镇村庄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水质保护任务异常艰巨.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4年年底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淅川县陶岔持续送水8亿立方米,已有3800万人喝上了长江水。这日夜奔流不息的清水倒映出淅川县人大常委会倾心丹江水质保护的砥砺奋进。该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水"字做文章,"保水质、护运行"将服务群众的一腔赤诚化作清澈的丹江水,一次次围绕水质保护的监督渐次铺开。监督林业生态建设绿化荒山涵养水源淅川的地貌特征是坡度陡,  相似文献   

6.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最西端,与湖北、陕西两省接壤,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源头水库。淅川作为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承担着将一库清水送北京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近年,"把丰碑刻在青山上,把政绩融入清水中"成了淅川县各级干部的响亮口号,"促进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淅川县区位特殊,责任重大。要保护好水质,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林业建设是基础、是关键。近年,淅川县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眼增绿增效,充分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等手段,持续加强对林业建设情况的监督,助力淅川圆"绿色梦",取得了明显成效。下实功,找准绿色发展症结2013年6月,淅川县人大常委会组成3个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和听取基层意见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15,(6)
<正>本刊讯6月1日至5日,省政协副主席王振有带领由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部分常委、委员和省直相关厅局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赴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民主监督前期调研工作。王振有对十堰市和神农架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赞扬十堰人民为保证"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作出的巨大牺牲。他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河南、陕西和湖北三省,建议与河南、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16,(8)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和影响区,汉江承担着"一库清水北送"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任。然而,当前汉江流域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的难题,该如何破解?8月9日,省政协在汉召开"助推汉江生态经济带保护与发展"常委专题协商会,部分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常委、委员和专家学者代表与6个省直部门负责人、4个相关市州负责人进行座谈,共商助推汉江生态经济带保护与发展对策。现将有关发言和部门回应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进展情况,加强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的监督,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润兰带领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市水务局赴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及上游沿线就水源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人员实地考察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质保护、水土保持以及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的进展情况,并与湖北、河南两省有关部门进行了交流座谈。  相似文献   

11.
正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的重中之重。为了保护好水质,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淅川县人大常委会近年综合使用多种履职手段,采取一系列监督动作积极作为,持续对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等工作进行监督,取得明显成效。关注污染防治淅川县作为丹江水北上"水龙头"所在地,要保护好水质,污染防治工作是重点,也是难点。近年,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1月7日至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在即,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郭树言率全国人大南水北调调研组一行8人到豫调研中线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以祥、省人大财经工委主任夏宗勇、省水利厅副厅长李连栋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13.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于2014年试行调水,滔滔丹江水将连绵不断地送向京津地区。为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位于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的淅川县动迁移民达16.2万人。淅川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与全县人民一道,共同奏响了一曲移民迁安大合唱,顺利完成了移民迁安任务。中线调水,关键在移民,成败在水质。2012年3月,淅川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成立后,把保生态、保环境作为监督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通水,通水,通水,一切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通水!一道道命令围绕"通水"下达,一场场战役围绕"通水"打响,千方百计迎通水,万众一心保水质,已经成为时下淅川县广大干部群众工作场景的真实写照。围绕"通水"这一"头号任务",淅川县人大常委会也展开了一次次有生有色的行动。一次调研,催生万民护水大行动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所在地和千里调水长渠的"龙头"所在地。为了将浩瀚的丹江水顺利送进北京,从2010年开始,淅川县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移民,2年时间搬迁16.4万人,提前2年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共和国移  相似文献   

15.
郭新明 《政策》2011,(9):72-74
保护好丹江口库区水环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目标。地处核心水源区,集山、川、库、贫和生态功能调节区于一体的丹江口市,肩负着脱贫奔小康和保护一江清水的双重重任。近年来,面对保护生态与发  相似文献   

16.
胡玖明 《政策》2011,(12):66-67
郧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国家限制性开发功能区,肩负着"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神圣历史使命。郧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区位特征,积极探寻特色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山绿、水清、县强和民富的有机统一。近两年,郧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向前跃进40位,两度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称号,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建设全面启动,如何做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好一库清水?这个问题严重困扰着当地政府。今年初,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把监督市政府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和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上半年工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5,(7)
<正>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发挥应有作用,成败在水质,关键在沿线生态建设,魏小东日前对记者表示,应该加大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红线外生态带建设支持的力度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发挥应有作用,成败在水质,关键在沿线生态建设。为此,中央从工程伊始就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将南水北调工程打造成"清水走廊""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7号《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1月22日国务院第3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4年2月16日  相似文献   

20.
"河南市场潜力巨大、区位条件独特、硬件优势突出,具有较好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行先试经验基础,具备了设立自贸区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沿线人口稠密,城市村庄众多,水质保护任务艰巨,建议尽快建立总干渠沿线水质保护长效机制"——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河南代表团结合河南实际,考虑全国大局和各方面因素,经代表们审慎研究并一致同意,以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