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亮  戚泉 《两岸关系》2014,(10):48-49
9月5日,由《两岸关系》杂志社、中国画艺术研究院、台湾后立体画派画会共同主办的2014年两岸青年书画家作品展在山东威海落下帷幕。此次书画展于8月29日在威海台湾会馆开幕。《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汪舟,中国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津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主任许坤成,台湾后立体派画会创会理事长、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教授翁美娥及两岸美术院校师生100余人参加开幕式。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15)
正简历1991年出生台湾云林人2009年至2013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台"行政院"新媒体组现任:台湾中华琉球研究学会秘书长台湾远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秘书长台湾《远望》杂志编辑台湾杯具制作人之一《一次让你看懂南海主权争议》核心成员台湾《远望》杂志90后编辑从盲目感性"台独"到理性支持两岸统一  相似文献   

3.
台湾与大陆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从商代的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3500年的历史。秦汉之际,随着中原文化在台湾流衍,汉字也传入台湾。后来,由于祖国大陆汉族人民移居台湾日益增多,汉字便成为台湾通行的文字。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明显地表现在海峡两岸对儒学的共同信仰。17世纪中叶,儒家学说开始传入台湾。1666年1月,台南建立了第一座孔庙和明伦堂,这表明中国封建主流文化大规模地移植到台湾。书院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机构。清朝康熙年间,台湾设立儒学至少有13所,供奉着孔子的牌位。各级学校把《三字经》、《论语》、《大学》、《中…  相似文献   

4.
《台声》2020,(6)
正黄莉1982年5月出生,来自台湾台东阿美族群,毕业于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台湾伊林模特儿公司名模,有15年从事模特儿的经验,是"天生歌姬"A-Lin黄丽玲的姐姐。2015年,在北京卫视的音乐节目《最美和声》与杨坤合作演唱经典情歌《把悲伤留给自己》,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台湾研究集刊》原常务副主编李祖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月29日在厦门逝世。李祖基,男,福建省莆田市人,1952年出生,1964年考入莆田县第一中学初中部,1966年“文革”开始后,辍学回乡。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1982年1月毕业,同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中国地方史专业,师从著名学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首任所长陈碧笙教授专攻台湾史。1984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生前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先后担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台湾研究集刊》编委、常务副主编等职务。  相似文献   

6.
易靖茗 《台声》2013,(2):18-21
黄教授曾为台湾知名动漫及色彩能量学专家,著有《现代动画艺术》、《卡通电影》等大学教材,同时在多所大学任教,并担任台湾金马奖及公共电视节目评委、中华社教影视制作协会理事长等职务。1996年开始,为研究色彩在不同光源下所释放出的光彩磁波能量对环境空间及一般人情绪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移居加拿大后,黄教授经过10余年的深度探索,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著作《色彩再生论》,由台湾的红蚂蚁出版社及大陆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接受全国数十所知名大学邀请巡回各地作专题演讲,成为首位公开发表色彩再生理论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18)
正2013年大三第一学期,我来到台湾台中的静宜大学,开启我交换生的学习生活,以前曾多次想象过这样的场景,现在终于实现了。高中时候迷上看台湾的综艺,看《娱乐百分百》里面小猪小鬼讨论的台湾好吃好逛的地方,看《大学生了没》里面聊台湾的大学生活,我便萌生了一定要去台湾看一趟的想法,但那时大陆到台湾旅游还没有开放,所以我一直只是幻想去台湾的场景。高考过后的时候已经开放了跟团游,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5,(19)
<正>人物朱延平:台湾导演怀念故人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台湾电影展上,《七匹狼》《彩云飞》等6部以"爱"为主题的经典台湾影片参加展映。展映会中,《七匹狼》导演朱延平深切怀念该片的主演、已故台湾知名演员和歌手张雨生。朱延平,台湾影视导演、编剧。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英语系,大学时代协助摄制纪录片,当过助理导演。1978年完成电影剧作《错误的第一步》,荣获亚太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一鸣惊人,而后每年拍摄4部喜剧片,可谓"高产影人"。作为开幕影片,台湾导演朱延平的作品《七匹狼》在台湾影展开幕式后放映。  相似文献   

9.
陈敏辉 《政协天地》2010,(11):19-20
2010年5月7日,对于来自两岸的两所知名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台湾中兴大学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福建省黄小晶省长率团专程来到位于台湾台中科学工业园区的巾兴大学研发创业育成中心,见证两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以农学研究起家的台湾中兴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论文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钧凯 《台声》2023,(23):94-98
<正>任教于厦门大学的台湾省籍青年学者邱士杰,去(2022)年为台湾爱国前辈经济史学家刘进庆(1931-2005)撰写了《战后台湾经济的左翼分析──刘进庆思想评传》(以下简称《评传》)一书。1931年出生于日据时期台湾台南州斗六街(今云林斗六)的刘进庆,1972年取得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长年任教于东京经济大学,最富盛名的著作乃《台湾战后经济分析》,2005年因病逝世。  相似文献   

11.
程朔 《台声》2011,(2):94-95
孙震,祖籍山东省,著名经济学家,两度赴美留学,获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曾入芝加哥大学研究货币理论,1962年获联合国奖学金,1984年-1992年担任台湾大学校长。有《台湾发展知识经济之路》、《总体经济理论》、《迈向已开发国家》、《理当如此》等著作。  相似文献   

12.
他是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之一,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林清玄,17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囊括当时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25年的创作生涯中,林清玄出版作品逾百部,他的散文多次被选人中小学华语课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创下台湾150版的热卖记录。  相似文献   

13.
“台湾化”、”本土化”政策,历来是台湾问题的热门话题。随着后蒋经国时代的到来,本土化政策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它重新成为海内外学者议论重点之一。对本土化政策的过程、评估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浅见,求教于关心这一课题的同仁。“台湾化”“本土化”政策的内涵关于台湾化、本土化的来源,《新新闻》杂志1987年5月29日发表的《台湾化、本土化、民主化》一文做了介绍,指出,台湾化一词,最早出自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所长斯卡拉皮诺教授,他在1982年夏天台湾《中国时报》对他的专访记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台湾进行了全台湾经典科段总会考,共有6000多位小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考。会考的范围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唐诗三百首》、《易经》、《诗经》等。来自台湾新竹顶埔小学、年仅12岁的林伯丞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他参加最难考的六科十八段,每段有8000多字的考题,背诵经书约15万字。林伯丞的背诵格外引人瞩目,他是考生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2)
正摘编自1月7日台湾《中国时报》台湾高教今年进入2016大限,有校长呼吁教育部门下猛药全面减招,否则今年恐连倒25所大学。有人以"连猴子都可以上大学"嘲讽目前台湾的高教现况。台湾的大学数量过多,应该减少,然而大学减量对所谓"后段班"大学影响最剧,且已经有人因学校"退场"面临转业或失业。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汉语网络文学旗手”、“全球华文地区E世代天王级作家”的台湾青年作家“痞子蔡”,现任台湾康宁大学休闲资源暨绿色产业学系助理教授,2007年发表的网络小说新作《暖暖》赐一面世,即被呼为“再创高峰的精彩出击”。在台湾岛内尤其是校园再次刮起“媲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爱情旋风”,引起巨大轰动,受到热烈追捧。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12)
正2014年,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举行。当年,台湾艺术大学学生邹隆娜获邀参加论坛,20个月后,邹隆娜凭借短片《阿尼》,从1500多部影片中脱颖而出,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新锐导演奖;第一次参加论坛时,江翔杰还只是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普通的一名学生。现在,他是台湾最受欢迎的line贴图插画家,画作意念影响台湾数十万年轻人;张淳惠参加论坛时正在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传播艺术系就读,而今,她已是台湾最知名插画家之一,并出版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7月11日至15日,由《两岸关系》杂志社、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市台办主办,以"传承中华文化、凝聚两岸亲情"为主题的湖台青少年湖笔文化夏令营活动在湖州成功举办。来自台湾义守大学、暨南大学、东吴大学、明道大学等14所高校的25名台湾学生和在台湾10所高校就读的15名湖州籍学生欢聚一堂,共同体验和传承湖笔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美好、充实的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12)
<正>摘编自6月2日香港《大公报》台湾高校今年招收大陆来台就读硕、博士学位近日发榜,招生率高达70%,创2011年开始招收陆生以来的新高,让台湾招生部门雀跃不已。台当局开放陆生入岛就读大学,是希望解决岛内少子化现象导致本地大学生源不足的问题,但又对陆生设下种种限制,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姚同发 《黄埔》2014,(5):63-66
正毛铸伦先生1947年12月生于山东省泰安县,1949年初随父亲毛登沂移居台湾。先后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东亚研究所及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历任台湾"教育部"秘书、《中国时报》大陆中心主任、中华杂志》总编辑、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等职,曾任教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台北大学;长期致力于中国问题和两岸关系研究,反"台独"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其著述一直为两岸学界所推崇。现为《海峡评论》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