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频繁发生。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正日趋尖锐。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干旱缺水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干旱灾害的特征及其影响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旱灾发生范围广、历时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历史上发生的每一次大旱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我国的旱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持续性特…  相似文献   

2.
干旱灾害(以下简称旱灾)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从空间分布看,我国的旱灾多发区域主要有三个,一是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和宁夏等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3.
王生林  牛俊义 《中国减灾》1999,9(4):41-43,54
甘肃省旱灾比其他任何自然灾害都频繁,范围广,危害重,造成粮食大面积、大幅度的减产,甚至绝收,尤对中部地区威胁最大。甘肃省自解放后,以1953、1955、1957、1962、1965、1969、1971、1972和1995年的旱灾最重。其中,1972年秋、冬、春连续7~8个月无雨,不少水库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河水断流,全省受旱面积超过110万公顷。1995年发生60年不遇的长达7个月之久的特大旱灾,使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40万公顷,重旱面积190万公顷;全省300万人、200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00,10(3):8-9
今年以来 ,我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沙尘暴、低温冷冻、洪涝和风雹、地震、雪灾等。其中尤以旱灾、沙尘暴、低温冷冻为重。春旱是 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年 ,沙尘暴、低温冷冻为近年少见 ,洪涝灾害则小于常年同期水平。旱灾   2月以后 ,华北、华东北部、西北东部、湖北北部、四川、重庆等地持续少雨 ,旱灾灾情严重。 6月以后 ,东北地区旱灾发展较为迅猛。今年旱灾的突出特点 ,一是干旱时间长 ,大部分地区干旱时间超过 2个月 ,部分地区干旱长达 5个月 ;二是抗旱的有效水源严重不足 ,受灾地区地下水位由于过度开采已逐年下降 ,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王东明 《中国减灾》2012,(11):50-51
干旱灾害(以下简称旱灾)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从空间分布看,我国的旱灾多发区域主要有三个,一是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和宁夏等北部区域,二是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河南等中部区域,三是四川、贵州和云南等西南区域。此外,甘肃陇东地区、新疆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05,(6):61-64
旱灾3月初至今,河南省汝州市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春季旱灾。截至5月25日统计,受灾人口50.11万人,饮水困难人口2.94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0.7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1.53千公顷,绝收0.4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677万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发生的西南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1991年全国自然灾害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洪玲 《中国减灾》1992,2(2):51-52
1991年我国多灾并发,灾期长,灾害发生地域集中,经济损失比建国以来任何一年都重,是个大灾年。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水灾危害最大,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是百年罕见的。旱灾重于常年,对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影响程度深。此外,台风、风雹、冷冻、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有发生。经民政部、国家防汛办、国家抗旱办、农业部、商业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核定,  相似文献   

9.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与中国西南地区同时深陷旱灾之苦的还有中国的周边一些国家,甚至波及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正如《日本每日新闻》的评论所说,干旱正成为“世界的普遍现象”。旱灾在所有气象灾害中的比重已经占了一半,对付干旱也成了科学界长期致力研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09,(7):61-64
5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旱灾、洪涝和风雹灾害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总体而言,今年5月份我国灾情较近年同期偏轻。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旱灾和风雹灾害为主。据统计,2007年7月份全国受灾人口13855.3万人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是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旱灾、洪水、暴雨、热带风暴等气象灾害给澳大利亚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发生的西南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7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份相继遭受地震、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风雹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遭受旱灾影响,造成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困难。其中,云南省先后遭受两次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08,(10):62-63
2008年9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台风、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旱灾、风雹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据统计,9月份全国受灾人口2158万人,因灾死亡105人,失踪55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20.1万人: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台风、旱灾和风雹灾害为主。据统计,2007年8月份全国受灾人口7521.6万人(次),死亡348人,失踪84人,紧急转移安置287.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064.5千公顷,其中绝收2372.3千公顷;倒塌房屋14.0万间,损坏房屋34.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03.1亿元。  相似文献   

17.
则宜 《中国减灾》2009,(2):17-17
最新研究显示,在遭遇旱灾之际,中国只有8个省(区、市)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们南华县山多地少,山区占96%,从县城到最远的乡镇200公里,海拔最低的800米,最高的2800米。这样的地理条件,民政工作怎么做?靠打电话、不行,电话常常不通;靠发文件,不行,文件常常误事。我们的办法是,下到基层去,面对面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下基层去,下去多少?我们两个局长,一年至少下去一半时间,特殊情况,我们一下去就是几个月。去年我县旱灾严重,受灾12万亩,其中绝收476O亩,救灾工作成为我们的头等任务。在5至8月,我厂去IOO多天,住在农村,亲自调查灾情,准确地向领导反映情况;与乡镇干部坐在一起研究办法,…  相似文献   

19.
杭东 《中国减灾》2012,(5):56-57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地理、地貌情况复杂,与此相适应的气候、地质、水文等情况也复杂多样。因此,我国地域内的自然灾害不但频繁,而且危害巨大。在有记载的5000多年历史中,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发生过,最常见、影响也最大的当属水灾、旱灾、震灾、虫灾和疫灾,此外像雪灾、雹灾、霜灾和风灾也很常见。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统治阶层都奉行“农业立国”的发展战略,所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民、农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诸多的自然灾害中,水灾、旱灾和虫灾往往造成庄稼绝收,引起饥荒,对农业的破坏最为直接和明显,所以也就成为最受关注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地理、地貌情况复杂,与此相适应的气候、地质、水文等情况也复杂多样。因此,我国地域内的自然灾害不但频繁,而且危害巨大。在有记载的5000多年历史中,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发生过,最常见、影响也最大的当属水灾、旱灾、震灾、虫灾和疫灾,此外像雪灾、雹灾、霜灾和风灾也很常见。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统治阶层都奉行“农业立国”的发展战略,所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民、农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诸多的自然灾害中,水灾、旱灾和虫灾往往造成庄稼绝收,引起饥荒,对农业的破坏最为直接和明显,所以也就成为最受关注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