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坛极具个性的一位现代主义小说家。他一生致力于探索父权制的工业文明社会中男人与女人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其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自然与三位女主人公:莫莱尔夫人、米丽安和克拉拉,在符号上互为象征、融为一体;在经验上共历磨难、饱经摧残;在地位上沦为"他者"、被动失语的相同经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劳伦斯是一位为自然和女性而创作的作家,具有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2.
生态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她认为统治女性与统治自然有着极其相近的关系,对造成统治、压迫妇女和自然的以西方“父权制”文化和传统理性主义中的“二元式”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男性沙文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以环境运动的产生为起点,分析了在环境运动影响下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从而追溯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起源。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法学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和"平等"脱不开关系.自清末以来,西方的女性主义思想随着其他的现代性思想一同被引入中国.时至今日,我国的女性主义法学在历经了与西方不同的发展路径之后,已然具备了某些"中国特色".然而,作为女性主义法学的核心之一,性别平等话题始终处于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总的...  相似文献   

4.
女性神学是在两次女性主义浪潮和解放神学兴起的双重助力的推动下,于20世纪60年代蓬勃兴起于西方社会的新兴神学理论思潮。它以批判基督教神学思想中的父权制传统为理论前提,重新释读基督教经典文本,并运用女性经验重构基督教神学。它的诞生和发展为女性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基督教神学理论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同时又促进了研究者对两性关系进行深层次思考。只有在神学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破除两性对立,承认两性差异,发挥两性各自的优势,促成两性之间的真诚对话,才能最终构建一个回归两性和谐本位的基督信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降,以北美为主导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叙事理论建构还是在叙事批评实践上均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本文主要从性别、叙事性、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课题等层面出发,评析英国学者露斯·佩奇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文章指出,一方面,佩奇采用文学与语言学的双重视角,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另一方面,佩奇关于叙事形式可以脱离性别的论点又偏离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兴起,社会性别概念被应用于传统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中。80年代末。随着女性主义理论介入国际关系学科,社会性别也被引入国际关系的研究,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分析范畴。社会性别分析视角的引入,揭露出传统国际关系学科所存在的性别缺陷和男性偏见,但是,女性主义学者在利用这一分析手段对传统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的同时,也暴露出社会性别分析所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人类学发微于妇女人类学,它成功地将妇女带回到了人类学研究社会的整体画面之中,同时它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壮大阶段,开始了社会性别及文化建构、权力、地位和历史建构等诸多内容的研究。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深受后现代化思潮的影响,女性主义人类学进入了后现代时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使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0多年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城市化等重大历史事件猛烈撞击着中国农民既有的思想板块,他们或守望回归,或顺应变化,或挑战与碰撞,表现出了转型时期思想的复杂性。笔者将西部山区农民或原籍农村人的代际划分为三代:第一代,20世纪30至50年代出生;第二代,20世纪60至70年代出生;第三代,20世纪80至90年代出生。这些代际划分不仅仅是单一的时间刻度,每一代都蕴育着自身特有的现实处境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描写男性阳刚之气的作品,他的创作主题大多是战争、斗牛与死亡,致使很多人认为,女性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处于边缘地位,甚至认为海明威仇视女性。仔细阅读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不难发现海明威的某些观点迎合了当时的女性主义,他实际上是同情和支持女性的。  相似文献   

10.
交战规则作为控制军队武力使用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古代军事实践中就出现萌芽。现代交战规则首先产生于朝鲜战争中美军的实践,并在越南战争中得到检验和迅速发展。英军、联合国维和部队等也发展形成了各自的交战规则。20世纪80年代,交战规则理论开始进入整合和稳定发展阶段,美军、北约、联合国等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相继出台标准交战规则。21世纪,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各自的交战规则。  相似文献   

11.
对“女性发展和性别平等”理论与实践进行中德之间的比较研究,既能增进彼此了解,又可促进相互学习。回顾历史,中德两国妇女运动的产生有着各自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的发展路径。当代女性形象未能摆脱刻板僵化的性别角色模式,并常常受到媒体和商业化误导的影响。在女性就业方面,德方专家强调了“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性别平等”理念,中方专家则提出了提高女性就业质量、女性平等获取资源、为家庭工作平衡提供政策支持等建议。全球女性主义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旨在拓宽女性主义思想的范围;而社会性别主流化作为联合国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20多年来在中国取得了诸多方面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2.
西方女性主义发轫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在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波女性主义浪潮。其中,对性别正义的关注开启于19世纪7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之后,这也是西方第二波女性主义的活跃时期,但是至今,层出不穷的女性主义流派并没有形成对性别正义的统一理解,对正义目标的主张和正义理想的设计也不尽一致。因此,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对其实现路径进行疏理和分析,能够从总体上对性别正义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于准确理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转义(trope)和类比(analogy)是女性主义叙事意识形态阐释的核心逻辑,是对男权主义传统的“性类比思维”进行逆向类比推理,从底层思维逻辑质疑二元对立模式,受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思想学术界研究范式转型的深刻影响。以“个人的即政治的”理念变迁、伍尔夫叙事的价值之争、对《笑忘书》的意识形态阐释为例,可见女性主义理论批评从理念、理论批评到阐释案例不同层面以类比转义方式解构“二元对立”。借助类比转义,女性主义叙事的意识形态阐释得以深入揭示类比叙事、二元对立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等深层社会意识和文化符码,但也可能因推理方式本身的缺陷出现主观偏误。  相似文献   

14.
对女性主义叙事学3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学科界定、学术传统、研究范围、理论构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6个方面有其特点。作为女性主义和经典叙事学研究的整合,女性主义叙事学体现了一种文本形式分析和社会政治批评并重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其在学科界定、理论建设、研究方法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女性主义叙事学应当逐步建立完善的学科理论范式、科学合理的学科评判标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科理论模型,以便促进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继续发展与具体研究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主要流派,各个派别都关注妇女生活,强调"社会性别"分析的重要意义.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向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发起挑战,有助于人们完整地理解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研究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实践的发展而出现。其发展大致可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后、2005年至今。本文分别称为兴起、中断、复兴三个时期。论文列举了每个时期代表性论著及其观点,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与造成的原因。本文最后就继续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提出了五条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连锁性政治剧变,放弃了各自实行了40余年的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以“民主化”、“市场化”、“欧洲化”为目标的转型之路。20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顾这段非同寻常的历史进程、认真探究东欧社会主义大厦集体坍塌的内在根源,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方女性主义的性别平等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首先是忽视性别差异的性别平等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持有的是这种观点;其次是重视差异的性别平等观,激进的、文化的和后现代的女性主义基本上持有这种观点,但无论是忽视差异还是重视差异,都会给女性带来现实的危险;唯物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平等与差异的矛盾是历史产生的,只有历史的发展才能解决,为女性主义跳出这个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优势视角”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的社会工作主要遵循医学治疗中以问题和疾病为本的思维模式,将社会工作理解为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问题或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社会工作实务应由“问题取向”向“资源取向”转变,认为案主在生活中虽然面临着危机和困境,但是案主本人和周围环境中也埋藏着巨大的能量和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的三个步骤:重新界定问题、挖掘案主抗逆力、将优势应用于行动。  相似文献   

20.
美国托育制度将0~5岁年龄段的婴幼儿纳入其中。二战结束后,美国终止了战时公共托育中心的建设,开启了托育制度新的探索。年轻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挤压和家庭重建的社会呼声中,从职场返回家庭,引发婚姻潮和婴儿潮,母亲成为家庭育儿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在20世纪60年代开启的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中,女性主义者们曾竭尽全力地将全民免费托育作为目标之一,但却在20世纪70年代初遭遇了失败。之后,美国托育制度形成了以市场化为主,政府福利补贴为辅的组合模式,以期向各个阶层家庭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同时却也不得不面对不同阶级、种族和群体获取托育资源不均的现实困境,以及局部区域的“托育沙漠”现象。女性主义者则在争取免费托育失败之后,将对托育制度的研究目光转向了承接托育工作的弱势群体。美国托育制度选择的过程,及其最终呈现的形式对我国托育制度的完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