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必锦囊皆妙计──谈诸葛亮用人失误邢秀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秋风五大原"'一集颇多感慨,诸葛亮病逝固然叫人眼涩,而大将军魏廷人头落地更令人深感痛惜。诸葛亮一生用了不少锦囊妙计,绝大部分名符其实,唯有临终一计不仅不妙,反而因用人失误,错杀魏延,造成千古...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史上,文强算得上是一个经历坎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泾渭分明的4个阶段。毛泽东是他表兄,周恩来是他入党介绍人,朱德是他的直接领导人,刘少奇是他的同乡,林彪是他的同学,戴笠视他为心腹骨干,杜聿明对他甚为欣赏……  相似文献   

3.
管飞 《党史纵横》2011,(9):52-53
他是朝鲜籍的中国共产党员。 他是红军的炮兵权威。 他是八路军的首任炮兵团长。 他是在华朝鲜义勇军的总司令。 他在中国革命中的经历,只能用"传奇"二字来形容。  相似文献   

4.
在同事眼中,他是良师又是益友,有他在就有主心骨;在领导眼中他是反贪骁将,每当遇上难啃的骨头都会派上他;在妻子眼中,他是她这辈子都离不开的依靠。他,就是烟台市福山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科科长王家强,虽身患重病仍不忘反贪工作。2012年"七一"前夕,他被中共烟台市委、  相似文献   

5.
胡适是"五四"前后重要的近代人物,他是一个激进的西化人士,开一代学术风气。在西化派的眼里,他是一位不彻底的西化分子,尽管西化这个概念由他首创;在他自己看来,在思想方面西化,却在道德层面传统;连他的学生都认为他"三分洋货,七分传统"。那么,在西  相似文献   

6.
有位同事,非常优秀,他给人深刻 的印象有三方面:一是不管大会小会、 不管会议内容多么枯燥乏味、不管会议 时间多长,他都聚精会神听讲,从不露 出不耐烦的神态;原来他在借此培养自 己的耐心。二是他在办公室搞文秘工 作,七八个人在一间办公室办公,整天 乱哄哄嘈杂得很,他居然能静下心来写 文章,且文章质量还很高,深得领导赞 赏;原来他在借此锻炼自己的定力。三 是办公室主任忌妒他的才华,处处给他 小鞋穿,他居然能忍下来;原来他在借 此测试自己的肚量……就是这样一个 人才,在单位准备提升他时,他竟然丢 掉铁饭碗,辞职到南方打工去了。  相似文献   

7.
迟到的婚礼     
杨栋 《党史文汇》2001,(11):45-45
刘克义是个伤残军人。他 16岁就当兵 ,77岁才结婚。他是坐着轮椅参加婚礼的。他的爱人也 75岁了 ,两鬓苍苍 ,白发如银 ,戴一副近视眼镜。爱人用手扶着他的轮椅 ,那情景使人想起坐着轮椅唱歌的徐刚 ,唱《血染的风采》的那位徐刚。刘克义的婚事是艰难的 ,可说是好事多磨。我去参加他的婚礼时 ,看到一张他年轻时当兵的照片 ,他戴着狐毛掩耳棉帽 ,眉清目秀。旁边的一位同志说 :“他是林彪的兵吧 ?看他的装束像是东北野战军的。”这张照片确是在东北拍的。辽沈战役时他参加过锦州战役 ,他的连队在齐腰深的河水里作战 ,出来时棉衣在身上冻成冰棍 ,…  相似文献   

8.
明红 《党史纵横》2003,(11):29-31
作家王蒙,性情中人,京腔京调,幽默而又不失风度.王蒙是一个思想宝库,他的思维极左时,他是作家,他的思维偏右时,他是诗人.他的诗摆脱了建筑的桎梏.在分享艰难的时候,他不仅仅是夜莺;在抵达幸福的时候,他不仅仅是玫瑰.在当代文坛,王蒙的道德文章众人皆知,但很少人知道,他的英语水平也很高,到国外他能用英语与人交谈,大会发言有时也用英语.  相似文献   

9.
正他是众所周知的"打假斗士",连珠炮轰,无休无止。他对战过法学界的贺卫方、文学界的韩寒、企业界的罗永浩、医学界的钟南山……最近,他又与崔永元闹得不可开交。他是方舟子。就在他向法院提告的当天,廉政瞭望记者在北京对他进行了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0.
巴金 《当代贵州》2013,(4):61-61
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他并不一定要流仇敌的血,却能更有把握地致敌人的死命。战士是不知道灰心与绝望的。他甚至在失败的废墟上,还要堆起破碎的砖石重建九级宝塔。任何打击都不能击破战士的意志。只有在死的时候他才闭上眼睛。战士是不知道畏缩的。他的脚步很坚定。他看定目标,便一直向前走  相似文献   

11.
这是开国大典上的一张经典照片。一位年轻人站在天安门观礼台毛泽东身后,他是谁?他为何站在这样一个显赫的位置上?他叫赛福鼎,他是代表新疆各族人民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后,参加开国大典的。让我们打开史册,领略一下他那不平凡的人生吧。  相似文献   

12.
正在众人眼里他是一个善良热心、乐于助人的人;在年迈的母亲眼里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在妻子眼里他是一个敢于担当、勤劳的丈夫;在孩子眼里他又是一个慈祥可敬的父亲。他就是现年已53岁的军垦第二代,二师二十二团林管分站职工,共产党员张金平。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张金平从事养蜂工作已有34年了。他总如一只小蜜蜂般辛勤奔忙,酿  相似文献   

13.
贺捷生 《新湘评论》2013,(18):41-42
贺炳炎是我父亲贺龙手下一员爱将。在20年的革命战争中,父亲倚重他,偏爱他,凡遇到险仗、恶仗,不论他是否在身边,也不论他当时是团长还是师长,都会大喊一声:“贺炳炎,上!”以至人们善意地以讹传讹地说他是贺龙的儿子,叫“贺小龙”。  相似文献   

14.
人情无错     
笔者认识的一位厅级干部,一向洁身自好,近来却颇受烦扰。原来他在异地任职,老家的一些亲戚老表不远千里,跑到他所在城市打着他的旗号"揽事觅食"。事前他并不知情,知道后很是光火,狠狠批评了那些亲戚。不想,对方反倒是跳将起来,说他自私只管自己不顾念亲人。尤其令他不解的是,其他亲戚们的态度竟多也站在  相似文献   

15.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而卑微的家庭。小时候,他大多数时间都和爷爷在一起。父母去田间劳作,爷爷和他在家中打扫院子、喂小鸡、烧菜做饭。很多时候,看着爷爷那么熟练地在简陋的院子里自如地穿行,他都不相信,爷爷是个盲人。但是,爷爷确实是看不见的。那天,他跟随父母去  相似文献   

16.
在大款眼里,他是超人,只要给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在律师眼里,他是能人,只要“合作”,没有他拿不下的官司;在朋友眼里,他是“热心人”,只要“有利”,没有他不愿帮的忙。他就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的12月,整个中国处在浓浓的追忆和怀念的氛围之中。在毛泽东同志110周年诞辰的日子里,全中国上上下下,各地各界,又热烈地举行各种活动,来缅怀这位历史巨人。依然是那么真切,依然是那么亲热,依然是那么动人,27年前他离开之时我们说他“永垂不朽”,说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话,依然是人们深情的、诚挚的愿望。这到底是因为什么?这种人文的、社会的、历史的现象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是最准确的答案。一个领袖的不朽,因为他和他的人格、他的精神、他的终身为之奋…  相似文献   

18.
杨松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理论家、宣传家,是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联军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虽然他的一生只度过了暂短的35个春秋,但是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特别是对东北抗日战争的贡献,永远为人民所称颂。在他去世后,毛泽东在送给他的挽联上写道:“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相似文献   

19.
在古老而又神奇、充满活力而又颇具魅力的河东大地上,有这样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在市委的眼里,他是忠诚卫士;在群众的眼里,他是贴心人;在同事的眼里,他是带头人;在违纪违法者的眼里,他是克星。他就是运城市纪委常务副书记毋昆峰。  相似文献   

20.
刘天明 《廉政瞭望》2010,(19):27-29
在大款眼里,他是“超人”,只要给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在律师眼里,他是能人,只要“合作”,没有他拿不下的官司;在朋友眼里,他是“热心人”,只要有利,没有他不愿帮的忙。他就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