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对能源的争夺加剧,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中亚地区)正 日益成为大国激烈角逐的竞技场。中俄作为中亚地区的两大邻国,出于商业利益、国家安全和地缘 政治关切,都对该地区极为重视,在防止其他大国插手中亚事务、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彼此互相 倚重。中亚地区是中俄两国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地缘战略空间,相互竞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负 面影响不可避免,但这也为中俄之间展开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创造了契机。作为地区合作与安 全架构,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内平衡的是两大强国的利益,反映了中俄两国维护欧亚大陆安全的 共同需求,并且使中亚国家能够在平等基础上与本地区大国探求促进合作与安全的途径,因此上 合组织为协调中俄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关系和加强合作构建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2.
中俄关系中的上海合作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战略合作基础上形成的区域性组织,是在冷战时期中俄两国共同维护中亚地区安全与稳定、最大限度减少两国在该地区的猜疑与冲突的合作平台,有着对两国至关重要的共同利益。由于历史、地缘政治、国际格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两国对于上合组织的期望目标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在该组织中的竞争。但两国在上合组织中保持合作的主流不会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3.
论中俄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俄罗斯国力振兴、重新崛起的重要阶段。两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都在国内,巩固睦邻友好、推进战略协作是两国维护各自国家安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而中俄两国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互补性,制订共同战略、争取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各自的崛起与振兴。中俄两国领导人不止一次强调,中国和俄罗斯需要加强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更要在人文领域开展对话。人文交流与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俄北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资源开发、航道利用、军事安全等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国家利益。由于两国的客观情况与主观判断不同,中国北极利益的实现,需以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得以实现或未受侵害为前提。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关系总体上是俄强中弱、俄占主导,在中俄北极关系的发展中,中国应以参与北极环境保护合作为基础,资源开发合作为重点,进而在航道开发利用、军事安全领域寻求机会。中国和俄罗斯应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北极合作,实现两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战略安全新变化根源于东北亚战略结构的演变。东北亚战略安全新变化导致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压力增大,面临不同意识形态挑战的压力持续上升,与周边国家合作成本增加,国家合作将更加困难。中国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必须以包容性增长为东北亚战略安全合作发展的前提条件;确保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基础;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维护朝鲜半岛安全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关键;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稳定周边环境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必然选择;积极倡导探索建立新的安全合作机制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6.
普京当政后,出于俄根本利益考虑,原则上不会改变叶利钦时代既定的对华方针政策。将继续发展中俄业已建立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基于务实外交政策的推出,将在经济合作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俄将与中国在国家安全、国际事务和军事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俄虽然注重发展与西方的关系及合作,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产生严重影响。两国关系中尚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双边关系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主流。在国际关系中应正常定位中俄关系、充分利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机制、趋利避害、求大同存小异;充分发挥民间外交的作用,以使中俄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7.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中俄关系也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中俄双边关系发展的共同需要,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符合中俄双方乃至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中俄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为地区和世界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国际秩序的稳定创造更多的积极因素。在内涵上,命运共同体包括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俄两国积极的政治合作意愿、蓬勃的经贸合作势头、坚实的民意基础和共同应对外部挑战的需求为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建立了良好开端。但是,中俄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面临着国际、地区和国家层面的各种挑战。对此,中俄应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优化贸易结构、促进民间往来和完善合作机制,不断为构建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 ,开始了中俄关系时期 ,在叶利钦执政的 8年时间里 ,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睦邻友好的政治关系日益加深 ,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扩大 ,在推动建立多极格局和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捍卫国家主权和权益方面加强了国际协调与合作。实践表明 ,面向 2 1世纪建设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9年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到,要推动中俄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在遵循沿岸国家权益基础上扩大北极航道开发利用以及北极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为深入开展北极合作研究,2019年10月21日,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等主办、《东北亚论坛》编辑部等协办了"北极合作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暨中俄海洋论坛"。本刊选取了其中5位学者的文章,重点阐述中俄北极合作和海洋安全保障、北方海航道的地缘政治基础、国际数字化运输走廊的开发和信息化、投融资体系、东北亚国家战略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参与北极开发、促进中俄北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俄两国在太平洋、北冰洋等海域存在诸多共同的海洋安全目标和利益,双方的海洋安全合作不仅可以在理论层面丰富发展国家间海洋安全合作的内涵,也可在现实层面改善两国的海洋安全环境,维护两国海洋安全权益,同时为全球海洋安全治理做出贡献。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俄关系的相向而行给中俄海洋安全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外交环境。中俄两国多层级、多领域的合作机制,为两国海洋安全合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沟通平台。北极地区作为新疆域为中俄海洋安全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向东看”发展政策也在不断拓展双方共同的海洋安全利益。与此同时,中俄两国的海洋安全合作也面临着“互信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海上防卫方向不完全重合、世界海洋安全环境的复杂与敏感”等问题。在此情况下,通过加强中俄海洋经济的合作、积极构建海洋安全利益共同体以及合理规划中俄海洋安全合作的重点方向和拓展空间,可有效应对双方海洋安全合作面临的挑战。同时,推动多边海洋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为新时代中俄海洋安全合作的深化保驾护航,也有利于促进全球海洋安全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当选后将“东向”政策升级为“东向行动”政策,期望凭借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地缘优势,寻求南亚霸权的同时,向东扩展自己的战略利益。基于地缘政治和区域战略的需要,越南成为莫迪政府的“东向行动”政策的重要战略支持,两国不断推进多渠道的联系与交往,并逐步发展成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双边和多边层次上加强政治、军事、安全、经济等多方面的合作。尽管印越两国合作是基于战略和安全的现实需要,但由于两国均为中国邻国,且当前两国仍与中国存在着领土争端,因此在战略上相互借力,平衡中国在区域内的影响就成为两国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目标,印越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2.
EU and China are two important world powers, whose common interests far outweigh their disagreements. The intention of the EU-China relationship was to work closely together, but the relationship did not develop as anticipated and the last two years have been particularly turbulent. Three factors may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First, the EU is not trusted by other countries as a strategic partner and needs further 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to strengthen solidarity. Second, EU-China cooperation centers mainly around economic issues and strategic cooperation in security and politics needs to be improved. Third, there are certain other issues which affect EU-China relations. More research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and made public.  相似文献   

13.
刘文 《东南亚纵横》2008,(12):67-71
近年来,由于国内能源有限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与印度两国的能源供给越来越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在国际能源领域,双方加强合作与协调攸关两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全局。尽管存在着竞争,但双方互利合作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中印各自的发展优势也为不断拓展两国能源合作提供了广阔的互补空间。  相似文献   

14.
过去10年中,中国和东盟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合作过程中,双方不断建构和拓展了共同利益,为双方关系的继续推进积累了经验。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推进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是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将会继续深化和推进。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生物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其造成的冲击主要包括危害民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生活、严重破坏地区和全球经济、影响国家政权的稳定等。新冠病毒因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致死率高等特点,这势必也会成为东亚区域繁荣与稳定的新挑战:一是严重损害中日韩三国民众的生命安全;二是多领域冲击东亚乃至全球经济;三是敌对势力借此攻击中国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可见,生物安全在区域经济开发和相互依赖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此,应处理好两组关系:一是生物安全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二是生物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中日韩可从地区卫生安全为切入点和战略抓手来推进三国的医疗合作,消除日韩两国对中国发展的猜疑和不信任,推进三国的战略互信,然后逐步过渡到"高敏感领域"。  相似文献   

16.
As the U.S.-led security order in Asia gradually comes under stress, regional powers such as India and Japan are formulating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to hedge against the vulnerabilities accruing out of the unfolding power transition in Asia. China’s unprecedented economic and military rise coupled with America’s perceived relative decline is drawing New Delhi and Tokyo into a strategic embrace. To insure their interests in this era of great power transition, New Delhi and Tokyo are keen to hedge against America’s possible failure in containing China’s growing assertiveness in Asia. This hedging strategy is evident in their growing strategic partnership which consists of a triple hedge: increasing bilateral defense partnership against fears of American retrenchment; economic engagement against an over-dependence on China; and a multilateral hedge against China’s growing influence in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institutions. However, for Asia’s two prominent middle powers, transforming these nascent attempts into an effective strategic response to Asia’s current power transition would also require cooperation in the nuclear domain, an area where their policies continue to diverge.  相似文献   

17.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出现全方位负面趋向,由“接触”向“规锁”的转型不断加深。作为当今国际体系中的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两国关系正在形成战略竞争日益突出的新态势。中美经贸摩擦的出现和深化表明,经贸合作作为两国关系的传统“压舱石”,在单独应对战略竞争“新态势”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为有效阻止“新态势”向全面对抗与冲突方向演变,中美亟须重新定位、处理和管控彼此关系的“新范式”。包括全球安全治理在内的全球治理架构为中美战略博弈与权势平衡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制度体系。通过明确战略竞争边界、构建对话协调平台,有效借助第三方力量等,中美的理性博弈、积极合作能够得到有效推动,并直接带来全球安全治理在观念、制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这不仅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也是全球治理健全发展的需要。但确立“新范式”有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是,经贸合作作为两国关系“压舱石”的作用已经不稳,需要探索新的“压舱石”,全球安全治理合作在此方面的作用是不够的。未来中美关系的首要特点是战略竞争,新的“压舱石”可以通过权力博弈建立某种相对稳定的机制架构,最终以大国权势平衡的方式来打造。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以来,中俄战略关系开始了由安全困境向安全共同体的结构性转变。这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面上:边界划定奠定了中俄战略合作的地缘之基、上合组织夯实了中俄战略合作机制之本、联手反霸塑造了中俄战略合作的全球之维。展望未来,在新安全观的引导下,中俄战略关系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9.
拜登执政后美国对华战略如何调整备受瞩目,美国一些智库则积极"兜售"相关政策主张,其中大西洋理事会发布的《更长电报:走向新的美国对华战略》匿名报告受到广泛关注。该报告反映出美国智库对华战略构想中区别于传统冷战思维的新内涵,在战略认知上更新涉华判断,臆想当前中国战略"脆弱点",批判特朗普政府对华"政治惯性",主张从外部瓦解中国;在战略目标上力推拓展核心利益、重塑国际秩序,强调"共同威胁"以重振霸权体系,旨在护持冷战后美国霸权地位;在战略布局层面,提出振兴国家权势和加强对华威慑、明确与华竞争合作界限并煽动意识形态斗争,以全面遏制中国。该报告肆意抹黑中国,错误界定中国国家利益,对中国充满恶意偏见和误判,其战略布局根本无法撼动中国大战略根基。值得警惕的是,该报告的部分战略与政策构想在拜登政府近期政策实践中已有体现,暴露出美国政治精英与知识群体在涉华政策方面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共同认知。在中美战略竞争常态化下,必须厘清两国关系的"常量"与"变量",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尤其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20.
林晓光 《和平与发展》2012,(2):54-59,72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政府推进"南进战略",高调介入南海问题,争夺海洋权益的政策倾向越发明显。野田内阁上台以后,更是积极与东南亚国家开展海上安全合作,谋划关于南海问题的多边机制。不难看出,日本的战略意图和政策目标是在从地缘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实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这不仅使中日两国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也必将危及东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然而,对华政策又是决定日本外交成败的关键,中日之间的结构性问题是长期的,决定了中日关系将长期在曲折反复中前行,中日领导人之间的机制性定期会晤,将有助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