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街头治理中,除了正式的执法队员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协管员群体。基于武汉市城管系统调研发现,协管员群体在街头执法中的积极行政,弥补了正式执法队员处于科层制约束的消极行政,协管员与摊贩在街头的日常互动中型塑了“保护性协商”机制。这一机制的型塑过程包括:执法的熟悉化场域环境使得双方对彼此行为有了稳定的预期;协管组织的特殊性使得街头裁量权更具复杂性,协管员采取有节制的权力实践;摊贩利用一系列策略掌握了街头治理的参与权。这一机制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简约治理”传统在当下的延续,有效弥补了正式行政的不足,能够更为灵活地应对诸多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陈海松 《世纪桥》2011,(15):43-44
城管与摊贩矛盾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经济、社会、法律、体制等各方面。化解城管与摊贩矛盾冲突,关键在于从法律制度上寻求城市管理与民生关怀之间的平衡点。这就要求城管法制建设必须适应现实的需求和适应"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城管与摊贩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涉及经济、社会、法律、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化解城管与摊贩矛盾冲突,关键在于寻求城市管理与民生关怀之间的平衡点。这要求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体制必须适应现实的需求和满足上海城市特色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世界之窗     
欧美国家怎么管理摊贩走在美国纽约的街头,买一只“热狗”解馋;在法国巴黎的路边摊上,随手选一个有莫奈油画的发卡……城市繁华的欧美各国如何管理这些马路边的小摊贩呢?美国:需要许可证美国的小商贩,需要提前向住地或经营地市政府提出申请,由市  相似文献   

5.
我国面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地向城市集中,需要统筹城市建设和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这种转变需要实现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传统的"政府包揽一切"向党委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力量、基层社会组织协同作用和公民参与转变;由单一的行政管理向法治、道德、网格化、信息化等精细化管理转变,从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适应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城市交通堵塞、综合治安难、环境污染、雾霾、看病难、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城市病"越来越明显。常态化治理是前置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社会治理方式,是治理"城市病"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实现城市常态化治理,要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根本,突出理顺城市常态化治理体制;以保证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为着力点,科学规划城市发展;以树立法治思维为重点,实现城市管理法治化;前置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源头治理模式;以"互联网+"为平台,提高城市常态化治理智慧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作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进城市治理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下进行的,在推进路径上注重发挥试点城市的典型示范作用。总体上看,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基础领域建设薄弱、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信息资源整合困难、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应构建统筹规范、协调有力的推进机制;加强基础领域建设,完善智慧化支撑体系;创新城市治理模式,突出民生服务应用;大力发展智慧产业,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上海市政当局在百业萧条、民生凋敝时期坚决整饬市容、严厉取缔摊贩,而伤及小民生计;摊贩请愿迅速升级为集体暴动,酿成了轰动性的1946年上海摊贩风潮。市政当局背离民生的执政理念及对摊贩居高临下的失衡姿态,警察与摊贩之间敌对的错位关系,使得下层民众成为激愤性社会冲突的参与者,报刊舆论成为冲突发展的催化者,原本可以妥善处理的摊贩问题变得困难起来。由于政治诉求模糊且无法实现,摊贩的悲惨境遇未能根本改变;以民主、民生做幌子而逆民意而行,国民党统治危机在摊贩风潮中被预演。在某种意义上,上海摊贩风潮成为中共动员城市底层民众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公共行政话语理论、街头官僚理论和网络治理理论是国外政府管理理论创新的重要代表。在上述理论创新中,法默尔通过想象、解构、去领地化和变样等步骤构建起了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福克斯和米勒通过公共能量场等概念建构起了话语理论,街头官僚理论主要讨论最前线公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网络治理理论则讨论权力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这些理论通过批判传统官僚制理论的种种弊端,进而提出了关于行政领域创新的观点和理念。  相似文献   

10.
王楠  孙亮  郑妮 《先锋》2022,(9):46-48
<正>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肩负着探索城市现代化建设国家试点示范的时代使命,是成都服务战略全局的独特定位和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作为成都的三大发展定位之一,明确指出,践行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的理念,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全面提升安全韧性水平和抵御冲击能力,使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率先探索符合超大特大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治理路径。经过不懈努力,成都在新时代党领导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实现了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