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实际增长了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为3.33:1.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农民财产少、基数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农村可资农民财产增长的内容,结合<物权法>的贯彻实施,探讨了当前有效增加农民财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宁市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从2005年的766.77元增长到2012年的2245.72元,占人均总收入的21.07%,占人均纯收入的32.9%,但离国家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分析南宁市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现状,了解农民增收困难的症结所在,为实现南宁市农民收入倍增提出具体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魅力马边     
正马边彝族自治县在乐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历史机遇,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25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90元,增长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6亿元,较年初增长8%。一是精准扶贫纵深推进。按照《关于集中力量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和10个专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石。近年来,我们按照十六大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指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山东的战略部署,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8.4亿元,同比增长19.2%;财政总收入10.1亿元,其中地方收入5.1亿元,分别增长22.2%和30.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9亿元,增长9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8元,分别增长8.6%和10.1%。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列61位。一、改革创新,努力…  相似文献   

5.
析中国弱势群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来云 《理论前沿》2004,(12):16-17
一、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弱势群体问题是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双向互动关系。社会变革的过程也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淘汰和筛选的过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国目前所出现的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弱势群体心理失衡等问题,是经济增长早期阶段的必然现象。按照经济学中“倒U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相互关系,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1500美元时,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会趋向扩大,弱势群体问题也会凸现出来,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左…  相似文献   

6.
一、非公有制经济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2003至2007年间,我省私营企业户数年均增加1.5万户以上,注册资金年均增加354.6亿元,人均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由3201元提高到7310元,年均增加25.67%。2008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特别是冰冻灾害的影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8·18"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给夹江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在乐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夹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力推动各项事业更上新台阶,同全国、全省、全市一起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夹江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67亿元,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24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7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7亿元,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96元,同比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3元,同比增长8.8%,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是符合实际的,适时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地区间差距有所扩大的问题.“八五”期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1.7%,其中东部在16%以上,中西部仅为9%.1994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5.4%.而占全国土地面积85%的中西部地区仅占44.6%.人均国民收入的差距有所拉大,且呈现加速势头.从收入绝对差距看,东西部地区1952年相差70元,1978年为106元,1985年为447元,1992年为1164元,1994年达到2400多元.  相似文献   

9.
<正>199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8%.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3%.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再次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人增长的幅度,使本来已经缩小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次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的原因却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产品不适销对路,还有就是农产品的质量不高,竞争能力不强.因此,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实现农业的优质高效,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再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的收入分配改革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影响收入分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增长或发展 ;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 ;经济政策变化。值得严重关注的是体制变迁中的无序因素以及原有体制中的“政策惯性”的消极影响。改善收入分配应深化改革 ,从根本上解决转型期的无序状态 ;积极发挥政府的税收和转移支付功能 ;改进宏观经济政策 ,促进结构转换 ,鼓励中收入阶层的形成和壮大 ,从而逐步构建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结构  相似文献   

11.
2019年珠海市委党校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当”要求,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贯彻“扶智”“扶志”相结合,以“造血”扶贫为目的全面推进对口帮扶乾坡村工作,取得成效。2019年乾坡村79户255人全部退出贫困户;截至2019年12月,乾坡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1元,比2018年增长19.43%;全部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危房改造。  相似文献   

12.
<正> 翁源县位于粤北南部,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万亩,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28.5万,辖10乡8镇.改革开放以来,翁源山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199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6.73亿元,比1985年增长2.68倍,农村人平收入920元,职工人均年收入2600元,人均国民收入1100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94.1%、113.4%和78%.本文根据其山区特点,就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取得更大的发展作了一些探讨,现把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一、翁源县的概况及其特点1、资源丰富.翁源具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县有林面积330万亩,森林覆盖率66.5%,活立木蓄积量520万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16万千瓦,可供开发7.  相似文献   

13.
市情资讯8则     
*“十五”合肥发展成就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5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占全省比重由2000年的13.2%提高到15.9%,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城市中由39位提升到31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15美元,比2000年翻一番多。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4%。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4.6亿元,是“九五”的2.9倍。经济结构升级,三次产业比例由10∶44∶46调整为6.2∶44.8∶49;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14.6%;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总产值年均增长35.4%;县域经济超常发展,肥西、肥东和长丰县在全省位次分别前移14位、3位和8位;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旅…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峨边广大干部、群众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发展不动摇,经过20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全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900多万元,比1978年增长4.9倍;财政总收入实现4984万元,比1978年增长9.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44元,比1978年增长10倍以上;职工人均年收入也比1978年增长了10倍多,全县解决了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按照党中央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一系列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我们在肯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发现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据2011年1月6日《人民日报》提供的数字:从2000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就越过了0.4的警戒线,现已接近0.5;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和最低的1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接近10倍。可见,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已经超出了合理控制范围,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再生产看,收入分配反作用于生产,收入差距的扩大通过降低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而深刻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造成国民经济运行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是关系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比较1.国民经济指标上的差距。我们贵州省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很明显的,而且这一差距还有扩大之势。现把我省和江、浙两省作一比较:200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江苏、浙江两省分别是12922元和14655元,而贵州仅为2895元;人均财政收入,江苏、浙江分别是778元和1086元,而贵州仅是262元;人均劳动生产率,江苏、浙江分别是57177元和51127元,而贵州仅是35649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江苏、浙江分别是7375元和10465元,而贵州仅是54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江苏、浙江分别是3785元和4582元,而贵州仅为1412元;小康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18311元】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公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2012  相似文献   

19.
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的盛典。1956年9月20日,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从此,俗称小凉山的宁蒗,由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和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经过民主改革而一步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蒗县发生了历史性的沧桑巨变。1955年和2005年相比,全县生产总值增长了10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30倍,私营企业白手起家发展到70户,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分别增长了40倍和28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增长了713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0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结束了过去运输靠人背马驮,种植靠天吃饭,照明靠火把,生产靠人力畜力,  相似文献   

20.
《青海人大》2006,(1):61-61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海东地区上下抓机遇、调思路、求发展,促落实,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39124亿元升至2004年的6675亿元,年均增长12.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14.12亿元升至2004年的30.54亿元,年均增长21.2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0年的144亿元升至2004年的2.15亿元,年均增长1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4448元升至2004年的6391元,年均增长11.1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119元升至2004年的1764元,年均增长12.00%。城乡基础条件明显改善。2000年-200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13.94亿元,是“九五”前四年的3倍。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4237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