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冯凡 《法制与社会》2011,(11):112-112
附赠式有奖销售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采用,但现有制度对其规定甚少。本文主要从附赠式有奖销售的性质入手,认为其属于单一的买卖合同,以此为基础确定其中的赠品责任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完善附赠式有奖销售法律规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附赠式有奖销售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继军 《法学研究》1998,(5):101-109
一、附赠式有奖销售的立法状况及实践中的困境附赠式有奖销售,是有奖销售的一种重要形式。〔1〕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一种经济竞争现象。它的积极作用在于为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创造有利的产销条件,促进商品销售。对于正当的竞争秩序而言,它的消极作用是,不但会...  相似文献   

3.
“买一送一”,“加量不加价”、“买满就送”……名目繁多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在商业实践中屡见不鲜。附赠式销售虽然给消费者、经营者都带来了利益,但由于我国目前对附赠式有奖销售缺乏可操作性的规范,一旦其超过适宜的度和量,便会成为经营者进行不当牟利的温床。因此对附赠式有奖销售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使之扬长抑短便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于洋 《法制与社会》2011,(31):204-20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奖销售作为一种常用的市场销售手段,以多种形式普遍存在于市场交易之中,但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虽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做了一定的分类,但并未对社会实际做更进一步的标准划分,尤其是在附赠式有奖销售的赠品规制中,并未针对其不同的法律性质做详尽区分。因此,针对附赠式有奖销售中赠品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及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购物赠品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附赠式有奖销售本质上是一种单一的买卖合同,附赠行为是单一买卖合同之一部分;一般情况下,赠品在交付时发生物权移转;赠品责任属产品责任,经营者事先公开声明该赠品的质量不能予以保证等四种情况属免责事由;主商品退还时赠品权属取决于买卖双方的过错情况.  相似文献   

6.
巨奖销售,依我国现行有关法律分析,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超过5000元的有奖销售行为。因我国学界对有奖销售的法律性质存在赠与说、混合说、价格行为说和买卖说等不同的观点,从而对巨奖销售产生不同的法律解决方案。笔者试从分析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性质入手,对我国实践中存在的巨奖销售无效之抗辩加以分析,希望对完善我国的有奖销售法律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29.什么是附赠?答:附赠,即附带赠送,是现代经济活动中经营者为了吸引消费者而采取的一种促销手段,是指经营者在商品交易过程中,附带地向交易对方无偿提供一定数量现金或者物品的行为。30.附赠的法律特征是什么?答:根据有关规定,附赠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促销手段,有奖销售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已普遍存在。但是,由于人们对有奖销售中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认识不足,因此,一旦发生纠纷,往往无所适从。笔者试图从有奖销售的法律性质入手,剖析有奖销售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并提出解决意见。一、有奖销售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奖销售是指以有奖的形式招徕顾客的买卖活动,这种活动显然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与一般买卖合同不同的是,买方(顾客)在与卖方订立合同的同时,还享有一定的中奖机会。也就是说,买卖  相似文献   

9.
有奖销售是商家经常采取的营销方式,无论奖品价值大或者小,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故引起法律上的纠纷。此时,对该奖品法律性质的认定,在判断消费者与商家的法律关系中至关重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为相关法律纠纷中的责任认定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0.
附赠商品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我们应当界定附赠商品的含义和范围;明确附赠商品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性质,解决违约责任、侵权责任、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等法律问题;对附赠商品所造成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和惩罚性损害赔偿等,都应当确定赔偿的范围;正确分担附赠商品致人损害的举证责任.从而厘清附赠商品的法律关系,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商业界的有奖销售活动方兴未艾,它已触及众多领域、诸多行业,奖励等级也不断升级。有奖销售活动的普遍展开必将引出种种问题,本文拟从法律角度对有奖销售活动中的若干问题作一评析。一、有奖销售的法律属性有奖销售是销售者预先公布有奖销售的实施办法,消费者依约定在购买一定数量或一定种类物品的同时,领取相应的兑奖券,开奖后,兑奖券持有者依中奖号码领奖。可见,在有奖销售活动中,销售者与消费者(中奖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销售者(债务人)有义务依约定向中奖者(债权人)支付中奖款物,中奖者有权领受中奖款物,在销售者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奖销售已成为许多商业企业促销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对有奖销售的法律性质缺乏一致认识,缺少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调整,监督管理工作跟不上,因此,不断发生纠纷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以致有人主张禁止搞有奖销售。本文试就这方面的法律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射幸合同日益增多,保险合同、彩票、有奖销售等随处可见。然而无论是从法律依据上,还是从学理研究上,都难以为射幸合同找到满意的阐释。本文通过解读与检讨经典案例、射幸合同、可预见性原则等制度,试图对射幸合同违约损害赔偿凡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违法的有奖销售往往也会影响消费者正常选择商品,从而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本文通过对我国违法有奖销售行为的类型及立法缺陷等问题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限制有奖销售的立法思考李东方有奖销售早已风靡全国,但是,以往我们对这种行为的性质以及如何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却研究甚少,致使漏洞百出。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没有法律规制、放任自流的有奖销售,不论是对企业和国家,还是对国民都已造成或者将继续...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3,(3):39-39
问:2003年3月,我们县要搞一个文化交流活动。我公司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想在此期间对某些商品实行有奖销售活动。请问:商家从事有奖销售活动应遵守哪些规定?  相似文献   

17.
论有奖销售活动中的民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奖销售的法律性质如何,学者们见智见仁。本文作者针对当前流行的三种观点即负担赠与说,附条件赠与说,主从合同说进行了法理剖析,指出其各自的误区,在对三种观点“破”的同时,把自已观点即有奖销售属于混合合同即买卖含有博彩性质“立”了起来。 有奖销售中奖品所有权转移到底怎样界定,本文给出了一个确切的答案,对司法实践部门尤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活动通常指活动对象为不确定的活动。社会活动公证是指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社会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目前,申请社会活动公证的社会活动有商业有奖销售、文体竞赛、专项评选、社会募捐、吉尼斯记录、拍卖、招标投标活动等。生产厂家、商家为了扩大产品的知名度进行各种类型的有奖销售活动,申请公证  相似文献   

19.
巧用信用卡     
巧用信用卡"赚"意外险不少家长经常会在假期带子女举家旅游,如乘坐飞机,总会购买航空意外险。其实,航空意外险完全可以用信用卡"蹭",它是银行信用卡回馈给客户的增值礼遇。如有的银行对新开卡客户免费赠送为期90天、最高保额3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有的银行在信用卡有效期内都附赠航空意外险,如信用卡有效期是三年的话,附赠的航空意外险也长达三年。  相似文献   

20.
孙妍 《法制与社会》2013,(2):105-106
近来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少团购网举办了"0元团购"形式的有奖销售活动,其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行为不但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网络团购市场竞争秩序,需要加强必要的法律规制。本文将介绍"0元团购"的由来、含义,继而分析其法律性质,列举常见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并揭示这些行为的危害和目前的监管现状,最后提出加强法律规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