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3月至5月,中共沈阳市委在中共沈阳市委党校举办了6期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千余名党组织书记在研讨中提出了很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问题有六个方面:即“土地承包和流转的问题”、“农村债务问题”、“一村一业问题”、“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政策问题”。为搞清这些问题,中共沈阳市委党校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在新民市进行了为期1周的蹲点调研。通过对7个乡镇9个村庄的深入调研,对上述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同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对沈阳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将部分调研成果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至5月,中共沈阳市委在中共沈阳市委党校举办了6期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千余名党组织书记在研讨中提出了很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问题有六个方面:即“土地承包和流转的问题”、“农村债务问题”、“一村一业问题”、“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政策问题”。为搞清这些问题,中共沈阳市委党校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在新民市进行了为期1周的蹲点调研。通过对7个乡镇9个村庄的深入调研,对上述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同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对沈阳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将部分调研成果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6年3月至5月,中共沈阳市委在中共沈阳市委党校举办了6期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千余名党组织书记在研讨中提出了很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问题有六个方面:即“土地承包和流转的问题”、“农村债务问题”、“一村一业问题”、“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政策问题”。为搞清这些问题,中共沈阳市委党校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在新民市进行了为期1周的蹲点调研。通过对7个乡镇9个村庄的深入调研,对上述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同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对沈阳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将部分调研成果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至5月,中共沈阳市委在中共沈阳市委党校举办了6期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千余名党组织书记在研讨中提出了很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问题有六个方面:即“土地承包和流转的问题”、“农村债务问题”、“一村一业问题”、“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政策问题”。为搞清这些问题,中共沈阳市委党校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在新民市进行了为期1周的蹲点调研。通过对7个乡镇9个村庄的深入调研,对上述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同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对沈阳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将部分调研成果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6年3月至5月,中共沈阳市委在中共沈阳市委党校举办了6期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千余名党组织书记在研讨中提出了很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问题有六个方面:即“土地承包和流转的问题”、“农村债务问题”、“一村一业问题”、“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政策问题”。为搞清这些问题,中共沈阳市委党校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在新民市进行了为期1周的蹲点调研。通过对7个乡镇9个村庄的深入调研,对上述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同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对沈阳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将部分调研成果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做好农村工作,特别是发展"一村一业"的能力,市委决定对全市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专题培训,共举办五期,历时一个月。5月28日,沈阳市村党组织书记"一村一业"专题研讨班在中共沈阳市委党校举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为在沈阳市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共沈阳市委于3月27日至5月12日在沈阳市委党校分六期对全市1534个行政村的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全员培训。培训班结业后,120余名村党组织书记分六批赴韩国考察新农村建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报道。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政府领导对此次培训非常重视,中共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副书记苏宏章,中共沈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初立生,副市长李宝权等领导亲自确定和审查培训内容、亲自授课并与学员进行座谈。由市委、市政…  相似文献   

8.
中共沈阳市委为加快沈阳市新农村建设步伐,继2006年上半年对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面培训之后,于2006年9月25日至10月12日用两周时间,分两期对全市119个乡镇的287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进行了全员培训。培训期间,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政高分别与两期班的学员进行了座谈,回答了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提出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快沈阳市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沈阳市“三大目标”的实现做了重要讲话。此次培训,按照新形势下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重点进行了实务知识方面的培训,沈阳市副市长李宝权、宋…  相似文献   

9.
自治区第一期村党支部书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了。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从今年开始,将用两年时间把全区8868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分期分批地集中在自治区党校轮训一遍,这是建国以来我区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专题培训,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管理能力、致富技能和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明星 《群众》2021,(2):17-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必须瞄准农村社会“当家人”、乡村发展“领头羊”,打造坚强有力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探索推进村书记专职化,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群众投身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海安市持续探索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创新举措,深入实施“县乡共管”制度,建立村书记专职化管理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站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我们需要接续奋斗,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杨春燕 《现代领导》2011,(10):10-11
他们.曾是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如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他们,身处农村基层第一线.成为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二一他们,就是奋战在基层的村党组织书记。  相似文献   

12.
苏昌选 《当代广西》2008,(19):37-38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党组织的“班长”,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头人”。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党支部书记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一批年富力强、勇于开拓、有组织能力的年轻骨干被选为村“两委”成员。  相似文献   

13.
沈铭权 《今日浙江》2006,(17):41-41
村党组织书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认为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重点把握好几个环节:选任机制突出可操作性,不断改善村党组织书记整体结构。本着“于法周严、于事简便”原则,改革创新选任机制,努力拓宽选人渠道。完善选任机制。严格选人标准、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选人方式,落实党管干部原则,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中“选优”、从企业管理骨干和致富能手中“拔萃”,真正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加大选派力度。坚持重心下移,抓住乡镇…  相似文献   

14.
搞好沈阳建设新农村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在振兴沈阳全局中的地位。沈阳建设新农村要必须体现和突出沈阳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这个特点;我们要利用沈阳是个开放城市的特点建设新农村;我们应该利用沈阳是个迅速城市化、工业化的城市这个条件做好工作。要充分认识沈阳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生产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要创造适宜居住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农民当家作主的作用。充分认识建设一支过硬的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必要性:村党组织书记们要超越自我,树立远大目标;要奉献自我,富裕一方百姓;要提高自我,争当优秀书记。  相似文献   

15.
段功伟  岳宗  李桂文 《台声》2005,(11):64-65
10月20日,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到广州市的增城和从化专门调研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他强调,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全符合广东实际。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中心镇为抓手,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塘镇上邵中心村,看到一栋栋村民居住楼正拔地兴建,张德江非常高兴,问:“有没有车库?”村党支部书记邵耀洪说:“有,一般一户三层,底层是车库。”张德江笑着说:“这样好。”离开时,他勉励邵耀洪把新村建设好,让农民像在城市里一样生活。他接着考察了新塘…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以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这一最艰巨、最繁重任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多次提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到“两个趋向”论断,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任务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2月18日至20日,本刊记者到江西省赣州市对他们提出的“五新一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记者感到,赣州市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符合赣南农村加快发展的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赣州市确实探索出了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吴桐 《公民导刊》2006,(4):11-12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渝东南一个叫“双坝”的村庄,推出了农民自办协会解决农村重大难题的办法。最近,市领导在深入该村调研后认为,“双坝经验”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运作模式和领导方式问题;回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起步、如何破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冯兴振 《群众》2011,(1):62-63
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民群众和农村党员干部的主心骨,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头雁。近年来,沛县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标准和“一定三有”的要求,创新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监督约束、目标管理、保障激励五大机制,着力打造一支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有效推动了强基工程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近日在湖北调研时指出,要注意在大学生村官中发现优秀苗子,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抱负、有眼界的农村党组织负责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洛阳市委结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市农村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争当杨岳式党支部书记”活动,通过典型示范,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典型带动党建、以党建促进发展、以发展实现小康”的新路子。一、营造氛围,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加强领导,大力推动。杨岳是我市栾川县冷水镇冷水沟村党支部书记,是新时期我市涌现出的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典型代表。十余年间,该村从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变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