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宝书”就是“文革”时的《毛主席语录》。它是20世纪发行量最大的书籍。据不完全统计,《毛主席语录》曾被国内外翻译成50多种文字、印成500多个版本,总发行量达几十亿册。最早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当首推林彪。1961年4月,林彪在部队视察时说:“为了使战士在各个时期、各种情况下都能及时得到毛主席思想指导,《解放军报》应当经常选登毛主席的有关语录。”随后,《解放军报》开始在报纸上刊登一些毛主席语录。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军报》的一些编辑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并很快得到总政的批准。1964年5月,《毛主席语录》在军内…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语录》在“文革”前,只在部队内部发行。“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在印刷发行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甚至一个学校、一个机关、一个工厂也可以印制语录本。印制的数量之大,版本之多,是难以统计准确的。追根溯源,《毛主席语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纂出版。后来《毛主席语录》的其他版本,也都是以总政治部编印的版本为标准版的翻印本。但是,不论何时、何地、何单位翻印,《毛主席语录》的书名权、版权始终不变。各种翻印的语录本封面、书名页、版权页,都标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笔者于1963年入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大陆,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可谓家喻户晓。可是鲜为人知的是,1967年,一本由香港民间编撰、发行的辑录刘少奇言论的《刘主席语录》也曾广为流传,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刘主席语录》一书的编撰者是定居美国纽约的海外中共党史专家司马璐。在“文革”初期,司马璐读了传到香港的《毛主席语录》后,认为毛、刘二人思想观点有同有异,有些观点毛未必对,刘未必错。所以就设想并动手编选了这本《刘主席语录》,热销香港及海外,一再重印,先后约印5万册。并且被人译为英、法、日多种文字出版,还在日本引起轰动。1968年11月,在中共中央第八届十二中…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语录》在“文革”前,只在部队内部发行。“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在印刷发行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甚至一所学校、一个机关、一个工厂也可以印制语录本。印制的数量之大,版本之多,是难以统计准确的。追根溯源,《毛主席语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纂出版。后来《毛主席语录》的其它版本,也都是以总政治部编印的版本为标准版的翻印本。从这些语录本的出版时间、装帧形式以及内容的增删修改等方面来看,《毛主席语录》前后共排印过5种版本。  相似文献   

5.
梁衡 《党建》2009,(5):29-29
近读《中国档案报》编辑出版的一本《解读尘封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革”中《毛主席语录》的编写过程,思考良多。1960年9月,林彪接替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提出军队要掀起学毛著高潮,并说训练、生产都不能冲击学习。1961年4月又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解放军报》要登语录。于是军报开始在头版登语录。  相似文献   

6.
近读《中国档案报》编辑出版的一本《解读尘封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革”中《毛主席语录》的编写过程,思考良多。1959年9月,林彪接替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提出军队要掀起学毛著高潮,并说训练、生产都不能冲击学习。1961年4月又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解放军报》要登语录。于是军报开始在头版登语录。1965年8月1日,64开本《毛主席语录》发行,每个战士一本。地方上起而效仿,1964年5月到1965年8月,军队为地方代印《语录》1200余万册。  相似文献   

7.
近读《中国档案报》编辑出版的一本《解读尘封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革”中《毛主席语录》的编写过程,思考良多。1959年9月,林彪接替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提出军队要掀起学毛著高潮,并说训练、生产都不能冲击学习。1961年4月又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解放军报》要登语录。于是军报开始在头版登语录。1965年8月1日,64开本《毛主席语录》发行,每个战士一本。地方上起而效仿,1964年5月到1965年8月,军队为地方代印《语录》1200余万册。  相似文献   

8.
梁衡 《求贤》2009,(4):52-52
近读《中国档案报》社编辑出版的一本《解读尘封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革”中,《毛主席语录》的编写过程,思考良多。1959年9月.林彪接替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提出军队要掀起学毛著高潮.并说训练、生产都不能冲击学习。1961年4月又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解放军报》要登语录。于是军报开始在头版登语录。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语录"出版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中国发行了一本小红书———《毛主席语录》,它的发行速度之迅猛,发行量之大,近乎一夜之间攀居世界之首。据报载,仅“文化大革命”几年之内,国内就出版了30多种文字,500多种版本,总印数以亿计算。以“毛主席语录”为主体,在中国大地掀起的浩瀚的红色海洋呼啸澎湃。大街小巷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里里外外必须悬挂大红色的“毛主席语录”牌。军队是红海洋的源头,《毛主席语录》的发源地,因此,对毛主席表示虔诚的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四无限(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热爱毛主席,无限信仰毛主…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语录》史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主席语录》(以下简称《语录》)是“文革”十年这一特殊时期,最具时代特征、最有影响、最权威、最盛行的“红宝书”。“文革”结束后被冷落多年的《语录》,现在又以“文革”文物的面目在收藏品市场出现,备受收藏者和研究者赏识,成为越来越走俏的文化藏品。《语录》的成书和出版《语录》的成书、出版与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高潮分不开。早在延安时期,出版界就曾大量印制、出版发行了毛泽东的论著,广大读者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论著的热潮。建国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连续几年,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杂志,对《…  相似文献   

11.
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可谓家喻户晓,可鲜为人知的是,在“文革”初期的1967年,香港自联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刘主席语录》,该书的编撰者是定居美国纽约的海外中共党史专家  相似文献   

12.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纽约的“革命书店”里,人们能看到《毛泽东诗词》《毛主席语录》等和毛泽东有关的许多书籍。这家书店专门出售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以及一些关于第三世界国家革命的图书,向人们传递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语录》的封面大多选用的是红色塑料皮,因此大家又习惯地把它称为“红宝书”。据有关梢案资料介绍,仅“文革”开始的几年之内,同内外就出版了用50多种文字印成的、总印数达50余亿册的《毛主席语录》。在当时全世界30多亿人口里,男女老幼人均达到了1册半。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员》1980年第2和第3期连续发表了由我牵头撰写的《红黑要分明,是非要澄清》——批驳诬陷刘少奇同志的所谓“三党”、“六论”的9篇文章。同时,黑龙江《党的生活》、吉林《支部生活》、天津《支部生活》也都全文作了发表。其中,《执政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对批判“生产党”的批判)一文,《解放军报》作了转载;《个人服从组织是党员必须遵守的原则》(对批判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5,(3)
<正>1976年10月6日,伴随着"四人帮"的终结,祸害中国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尽管新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华国锋,试图开启一段"新的历史时期",但此时要他摆脱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清算"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显然很不现实。当时,华国锋有一条比较重要的语录广为流传:凡是毛主席讲过的、点过头的,都不要批评。这条语录在1977年2月7日的《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中表述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人们称它为"两个凡是"。  相似文献   

16.
刘海飞 《唯实》2010,(6):25-29
《毛主席语录》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语录》本身包含了许多为实践检验了的正确的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毛主席语录》的编发有学习异化、教条化、庸俗化的消极作用,但也有武装全党、教育群众的积极作用,因而无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考察《毛主席语录》的编发对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1941年9月11日,陈云在延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言说:过去十年白区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在刘少奇、刘晓同志到白区工作后才开始改变,现在检查起来,刘少奇同志是代表了十年来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陈云还郑重提出:有关于部位置摆得不适当,要正位,如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任弼时在第二天的发言中也说:我党的毛主席、刘少奇同志能根据实际情形来工作,所以犯主观主义少些。会议后,毛泽东写了《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和《关于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的长篇文章,里面多处肯定…  相似文献   

18.
“文革”时代的流行歌曲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李劫夫作曲的毛主席语录歌为代表的,反映官方意志的作品。第二类是民间百姓自己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红旗”战斗小组创作的《造反歌》。30年过去了,几乎所有的“文革民间音乐作品”都早已被遗忘,只有《造反歌》那笨拙的旋律还经常出现在有关“文革”题材的影视作品中。  相似文献   

19.
1966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位黑人朝毛泽东走了过去,他拿出《毛主席语录》,请求毛泽东为他签名,而毛泽东愉快地答应了这个请求。他成为自《毛主席语录》发行以来,第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得到毛泽东签名本的人。  相似文献   

20.
提到“红本本”,人们自然会联想起当年的红卫兵手拿“毛主席语录”的情景。“毛主席语录”等言论著述在六七十年代基本上都是用“红本本”,或称“小红书”,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此外还有一部分中央文件、指示等也是用“红本本”,本文所要谈的是有关毛泽东的“红本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