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小珊 《求索》2010,(10):254-256
美国经济学家莱得勒和帕金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即货币持续贬值的过程。此时,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进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然而,通货膨胀并非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现象,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也存在通货膨胀。我国古代就存有大量的反通货膨胀思想。而今,虽然政治、经济环境已发生变化,但古人于反通货膨胀的努力与探索,对我们当下的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存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 1.通货膨胀流通中纸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金银本身具有价值,过多的金币或银币会自发地退出流通,破贮藏起来,使流通中货币量与需要量相适应,因此,没有因货币过多而使物价上涨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陈文通一、对通货膨胀本身的界定和判断1、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与货币贬值按照通货膨胀的本来涵义,是指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和商品价格由市场供求调节的条件下,由于纸币发行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引起的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和纸币贬值的...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我国曾发生过四次通货膨胀 (1959- 1962年、 1979- 1981年、 1988- 1990年、 1992- 1995年 )。近几年又出现持续的通货紧缩,价格的涨涨跌跌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确区分并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中学生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两者的概念内涵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它有两个基本特征: (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充当流通手…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是当今一个全球性的经济问题,自从十七世纪开始纸币遍于世界之后,迄今为止,有纸币流通而不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尚无一例,所以每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的产生,除了其具体的经济环境之外,必有一个共同的一般性机理,探讨这个问题,就是本文的目的。对任何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论,都应当从其定义或内涵的确定入手,  相似文献   

6.
龙伟 《思想战线》2011,(Z1):61-63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模式下的一种普遍经济现象,会诱发企业筹资、投资和利润风险。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企业管理层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货币均衡就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与社会对货币的供给基本一致。经济学理论中的均衡概念指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所谓货币均衡反映的是货币供求及各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大致趋向的变化状态,也就是说,货币均衡的含义是指货币供求之间存在的基本一致的趋势。 在纸币流通时期,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或者说,纸币本身的价值与它所代表的价值量相差太大,要使纸币成为广大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的货币符号,必须打上权力的烙印,强制流通。随着中央银行的诞生与国家垄断的形成,货币发行也就作为中央银行的一项特权而存在。这时,作为国家的代表——中央银行来说,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货币供求平衡,即:应发行多少货币才是均衡的货币供应量?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货币发行过少,满足不了经济建设和发展对货币的需要,会出现“货币饥荒”,使生产萎缩,商品供应不足;如果货币发行过多,超过了客观的货币需求量,则会出现物价上涨、币值下降的通货膨胀。在货币发行权被中央银行垄断的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量的增减必须由中央银行来进行调节。 1984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既是主管货币发行、创造信用的中央银行,又是具体经办存、放、汇等具体业务的商业银行。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经济学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它包括商品生产、商品经济、使用价值、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一般等价物、货币、价值尺度、价格、流通手段、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价值规律等概念;还包括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和交换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之所以不能排除通货膨胀的可能,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就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通货膨胀产生的客观条件——信用货币供给能力的无限性与商品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有限性这一矛盾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现实流通中的货币本质上也是信用货币。这是因为:①我国流通中的货币包括人民币(现金)和存款货币,这两部分都是通过银行贷款这个渠道产生的,在银行的资金平衡帐户上,都是银行对公众的负债,体现着一种信用关系;②作为货币的现金和存款都是具有无限清偿能力的一般等价物,既是  相似文献   

10.
所谓商品经济特殊,就是具有一些特殊规定和规律的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三种商品经济特殊。(一)简单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它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有二: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二是生产资料为个体劳动者所有。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直接生产者同时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  相似文献   

11.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了纸币与通货膨胀的有关内容,最近,在全国不少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粮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现象,一时成了社会上、校园里谈论的热点。学生也参与其间。不少学生疑惑,这是不是纸币贬值呢?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有分析经济现象的要求,但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对此,我认为教师不可以用“说不清,道不明”来搪塞。唯一的出路是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及时地加以点拨和引导。首先,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经济基础理论分析经济现象,教学生明白:商品的涨价和通货膨胀不是一回事。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通货膨胀是个事实。这说明,通货膨胀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而是同纸币流通相联系的经济范畴。社会主义制度下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三: 第一,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这种情况是由国民收入超分配造成的。但是,这不指个别年度,而是就连续多年或定时期的国民收入超分配而言的。国民收入的使用额由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方面构成。从我国的情况来说,由于积累率长期过高,并且积累基金使用  相似文献   

13.
湖北跟全国一样,要十分注重研究物价问题,因为它是多种经济矛盾的综合反映。控制物价涨幅,保持市场稳定,关键是要增加有效供给,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要加强物价监管,建立正常的价格秩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必须充分发挥国有流通部门,特别是粮食、供销等部门在平抑市场物价中的主导作用。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一、国有流通部门在平抑市场物价中的直要作用和面临的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商品生产必须以商品流通为前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搞活流通。…  相似文献   

14.
一 物价上涨是纸币流通下一个不可逆转的经济现象 物价上涨的成因尽管可以多种多样,如成本推动、需求拉上、结构变动等,但我们认为,不管其成因如何,物价上涨将始终只是一种纸币现象。也就是说,不管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如何,只要它在商品交换中使用纸币作为交换媒介,那么就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 为什么这样说,我认为支持以上论点的理由至少有三条: 第一,在纸币流通下,过多的货币供应会推动物价上涨。这一点现在基本上已被人们所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自80年代开始,经济生活中明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使我国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一些企业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因为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或应付措施不当而弄得焦头烂额,甚至破产,已经屡见不鲜。本文试图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探讨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财务决策的一些基本理论及主要技巧。持续的通货膨胀,会给企业财务活动带来许多影响。首先,是企业资金占用量明显增加,资金需求迅速膨胀。产生这一问题,除了由于物价上涨使同等数量的存货占用了更多的资金外,…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通常都只使用惟一的一种纸币,并由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不过也存在例外,也存在着多个主权国家使用同一种纸币的情况。比如在欧盟大部分国家中通用的欧元、西非经济共同体的法郎,以及在19世纪的拉丁联盟名称不同但能在联盟内部自由流通的等值纸币等。一个主权国家也可以选择别国的纸币作为本国的法定流通纸币。例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是指一国经济中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是指由于总需求的增长而  相似文献   

18.
李博 《传承》2008,(10):119-119
北宋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出现揭开了货币史上新的一页。本文简单介绍了交子的产生于衰落,交子的产生有着一定的进步,但在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专制王朝时期,商品经济规律被漠视,纸币终究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19.
北宋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出现揭开了货币史上新的一页.本文简单介绍了交子的产生于衰落,交子的产生有着一定的进步,但在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专制王朝时期,商品经济规律被漠视,纸币终究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20.
一、一个必须正视的理论与实践相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不同于自然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流通、商业构成经济运行的一个内在要素。这是因为,商品生产是建立在商品流通的基础之上的,生产已经将流通作为一个内在的必要的要素吸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