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二新编政治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增添了大量的事例。处理这样大量的事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的问题。下面本人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事例在让学生预习和课上讲授之前,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如“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事例,阅后再让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再加以总结。这样,使学生在阅读事例时积极思维,从具体到抽象,深刻地领会教材中抽象的哲学道理。否则,学生在阅读的走马观花,浪费时间,没什么收获。二、教师有重点地…  相似文献   

2.
理例结合教学模式是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它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政治课教学的活力和灵魂所在。无论是从政治课本身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特点,还是从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目的,还是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要求来看,思想政治课教学都必须做到教学理论和教学事例的有机结合。一、理例结合三环节教学模式的内涵在教研实践中,我们设计了“让理统帅例,以例说明理,用理分析例”即“理论———事例———理论———事例”理例结合的三环节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寓理于例,调动学生积极心态。依据学生的认…  相似文献   

3.
一、威而不令  一个有威信的教师自然能赢得学生的敬仰与爱戴。但教师树立自己威信时,不能简单粗暴,一味命令,更不能借外界的权力和力量来压制学生。比如拿家长、领导来压制学生,或以分数、评优等来要挟学生。要明白,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时,教师才有威信可言。  二、严而不死  对待知识与做人,来不得半点马虎。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与责任感,但要严而有度,讲原则也要有方法。板着面孔待人,千篇一律,当头棒喝,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亲而不猥  爱心是教育的阳光。教师谆谆的教…  相似文献   

4.
一、抓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就好比高楼大厦的底基,如果劳不实,砌不牢,就有使高楼大厦倾倒的危险。复习过程中,教师只有切家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才能为下一阶段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二、抓知识结构。复习不能简单再重复,彭师每领学生复习一课,就应把主要知识体系极书出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以此去理解把握内容。三、抓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复习也不歇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即应把握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内容,理出线索,讲惰、讲透,让学生去理…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必须适时适量安排书面作业,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感悟知识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不但要题型新,作业方式多变,而且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也不能单一。我在批改作业时用了以下方法。  (1)错不打叉。  教师批改作业时不能只是一钩一叉了事。当然,打钩肯定了学生的成绩,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打叉就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所以错了也不打叉,可用一些符号和激励的语言,暗示他再思考。  (2)用“ A、 B、 C”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  学生的作业能反映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理…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要举一些事例,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但有时举了不少事例,却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这是什么原因呢? 长期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精心选例,对事例进行筛选,提高事例的质量,是举例成功的关键。怎样选择恰当的事例呢?  相似文献   

7.
事例要真实     
事例要真实而不是虚构的。真实才可信,可信才易受感染。特别是说明那些要提倡和树立的理论观点时,更应如此。具有时代感的事例,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虚构的事例学生不信服。从哪里寻找那么多真实而又贴切的事例呢?除学生已经学过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国际国内大事可供我们选择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哪怕不太典型,也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强烈反响。因此,政治教师在  相似文献   

8.
一、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和“学”是一个事物矛冒着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反映敏捷,而现行教材的可读生、趣味性都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对每一个问题都要“用心”去讲,必须把学习约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精讲,重在点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一些具体事实和道理,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二、讲与练的关系。讲是为了导,练是为了知,二者相辅相成。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是给学生创设…  相似文献   

9.
激疑     
激疑,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用疑难来激发学生开展思维,是培养能力的好途径。讲哲学常识时,在课堂中提出一个问题:如何保管好鸡蛋的问题。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理由是注意力集中,才照看好那个篮子。另一种意见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理由是如果篮子倒了,那就全碎了。教师问:两种对立的观点,哪个对?谁是谁非,让学生争论,运用哲学观点加以分析说明。由于选择事例的典型性和启发思维的刺激性,学生的兴趣甚高。前一种观点是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全力解决主要问题,事…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教师对此要进行否定。而教师的否定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教师否定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错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教师的否定中受到启示和鼓舞,产生学习的动力。1.开脱式否定。“你答错了,但这不能全都怪你,可能老师在提问时没有把问题说清楚,现在我再说一遍,你注意听别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教师铺好台阶,不让学生因此而感到脸上无光,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2商量式否定。“你答得不错,可老师觉得还不够全面,如果再补上XXX就更完整了,你说对吗?”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  相似文献   

11.
《哲学常识》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逐步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说通俗一点,即能理解、运用有关哲理(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统称为哲理)。这既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应用的难点。怎样让学生在如春风化丝雨般的舒畅中汲取哲理的养分,确实要下一番功夫,方法可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总是“理”。杂文以其特殊的文体风格,对哲理的教学非常有帮助,本文就来管窥一下杂文与哲理的教学。  一、必要性、可能性分析  1创新与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一、事例教学法的含义及主要特征所谓事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对一个典型事例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征主要表现在:1.事例教学法以事例为载体。事例教学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事例的运用,这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是事例呢?通俗地讲,事例就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个真实事件的特定情景的客观描述。所以,事例教学法让学生接触到的是第一手的原始材料,贴近社会,贴近生活。2.事例教学法以课堂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课堂讨论是事例教学的中…  相似文献   

13.
新编初一《思想政治》几乎每一课、每一节、每一框都有举例,或者是简明的历史事实、雄辩的阿拉伯数字;或者是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模范人物的卓越表现;或者是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名人伟人的精辟见解……课文从中引发课题,深入浅出,叙议结合,事理交融,因而富有很强的说服力。基于新编初一《思想政治》教材的这一特点,把握好课堂举例,是我们政治教师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必须做到“四要”。一要精选事例课文中的事例都是经过选择的,都是可取可用的。但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情况的不断变化进行或详或略或增或删的处理,而  相似文献   

14.
1.盲目举例。有些教师为了引起学生兴趣,往往会选择一些虽能活跃课堂却与要说明问题关联性不强的事例。例如:在讲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有个老师播放了一段《猫和老鼠》的动画,其中老鼠杰瑞拿了一根指挥棒指挥几只小猫演奏音乐。学生看动画片时非常热烈,但是当老师提问“这段动画反映了价值规律的哪一个作用”时,许多同学都回答不出来。老师本来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价值规律是指挥棒,它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的分配。但由于所举的例子与所讲问题的联系不密切,结果事与愿违,既耽误了时间,又让学生茫然。举例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要与所…  相似文献   

15.
一、提示法。针对学生容易忽略而又需要掌握的内容设计提示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该内容的注意。二、启发法。指在阐明事理事例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引起学生联想而有所须悟的问题。三、探究法。指老师提出探索、追究事物、事理原因方面的问题。它可以引导学生沿着认知材料提供的思路进行扩展,培养对造性思维能力。四、疏导法。指在学生思路阻塞不畅时运用此法。它是指疏通同学思路而设计的带有搭台阶性质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五、激趣法。指生激发学生学习或思考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的问题。六、质疑法。指教材中可…  相似文献   

16.
针对职业中学政治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素质,多年来,我探讨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它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辅导为主线,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核心。在实践中,我运用“四导读三结合一坚持”的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四个导读  1“牵引”性导读  在讲某一内容之前,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先讲个有趣的事例或故事,从中提出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牵引学生急切地想读书,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例如,在讲“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前,我先讲述了几天前本地…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不同于茶余饭后的讲故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讲课的字字句句都应该让学生听清楚。教师讲课时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使人疲于理解,教学效果就要受到影响。不能滥用高音和强音。有的教师整堂都是高八度和惊叹号,声嘶力竭,满头大汗,学生则替他吃力,笑他无能。相比之下,有的教师用低音、中音讲课,慢慢地道来,缓缓地诉说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叙事说理犹如涓涓清泉在碎石上轻轻流淌,学生唯恐把老师的声音滑了过去,听得更加聚精会神。课堂语言速度的快慢、音量高低,都要伟据内容不同而随时调节,不断变化。务使声音强弱起…  相似文献   

18.
对思想政治工作中理、利关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绍斌 《理论月刊》2002,1(8):117-119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理与利的关系问题,既不能重理轻利,又不能重利轻理;应克服历史和现实中片面性的错误,把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社会主义各种道理的约束、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系统工程来抓,社会经济、法律、行政、政治等硬手段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软手段相结合,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理和利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正>用好教学事例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功。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案例教学,选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发展核心素养。生活中许多事情,对于学生来说熟悉又“陌生”,需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真实有力的事例,“让事例走进课堂”,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观点和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一得     
一、作业要求要活。教师在作业要求上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出层次不同的作业来,让学生去自由选择。 二、作业答案要活。教师要坚决摒弃布置那些“答案惟一”的作业。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应当允许多种答案并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