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显得更为迫切。教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要能激发主体,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自身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具备扮演好以下角色的意识。一、公关意识。“亲其师,信其道。”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中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在知识上需求什么,情感上渴望什么,思想上有哪些闪光点,有哪些模糊点。这样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才会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 ,但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战场仍然是课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驾驭教材、学生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多年来 ,我们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方面 ,以备课为突破口 ,对集体备课进行了尝试。下面就集体备课的认识和具体做法粗浅地谈点体会。一、集体备课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教育改革问题 ,主要是教师问题。教师的导向对了头 ,学生这个主体才能活起来。总之…  相似文献   

3.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的问题转。学生不愿意提问,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善于发问美国课程学家拉尔夫·泰勒曾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很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课程改革促使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  相似文献   

4.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从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来看。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真正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的统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开启学生的思维,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使…  相似文献   

5.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向学生提出“三不迷信”、“三欢迎”和“三允许”的要求,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欢迎上课质疑、欢迎发表对教材的不同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正错误、允许保留意见。这种教育思想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师生平等观念的培养、贯彻课堂教学的平等性原则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何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贯彻平等性原则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1.非歧视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全体学生平等享有教育资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年6月15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实施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一、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习,要学生自己做,动力在于学生”。显然,他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因而…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理念 活动课教学是目前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特点是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彻底改变。它一改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只是“观众”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学生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教师只是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就彻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快乐。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师生心理交往的场所。教师对课堂上教学双边活动的组织,一切事情的处理,甚至题意的发挥和知识的阐述,无不渗透着教师的情操与思想,这些都直接处于学生心灵的“监督”之下。为此,教师一要发挥自己的人格力量,制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二要注意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期望值。在交往中,要让学生从心理上感觉到他们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已成为他们班集体活动中的参与者。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劳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去创造最佳的学习情绪,注意防止学生产生逆反的学习情绪。学生的学习在很…  相似文献   

9.
感悟之一,积极介入。对话是一种态度,它要求参与对话的各方都要积极参与。在对话的课堂上教师不仅仅充当“导演”,还应该充当演员”;学生的活动再不能是少数尖子生当主宰,而应面向每一位学生。感悟之二,平等关系。对话是一种关系,它要求参与对话的各方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对话的主体是一种“我———你”的关系,对话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师生在充满着民主精神的氛围中,共同探讨,共同商谈未知领域的过程。感悟之三,知识创建。对话是一种认识方式,但它并不是对知识进行简单地、机械地重复与再现,而是要体现生产性…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到一校听课,发现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全都用“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结论是”等作为发言开头,随后才说出自己的见解,口气之坚决,表情之自信,好像不是在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在开“大专辩论会”。这一独特的回答问题的形式,令听课者耳目一新。事后才知,该校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独创能力,要求学生务必用“我认为”等出自真心、而不雷同他人的发言开头,而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互相争辩。我不禁为该校教师的这一做法拍案叫好。是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是教育部早已三令五申的,而…  相似文献   

11.
一颗爱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而要有“三爱”:爱业爱岗爱学生。爱心是推行音质教育的动力。“二全”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这里提出了素质教育的“二全”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三个面向。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指针。“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相似文献   

12.
启发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鼓励、激发、引导学生提问是当前改进课堂教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提问之“路”究竟在何方呢?笔者认为: 一、发扬民主,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敢问 教学中,学生有问题而不敢问的现象非常普遍。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研究显示: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占2.9%!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不民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的提问艺术谈点浅见。投石击水──启发性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像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使之顿然注入活力,生起波澜,从而使学生的思泉随之喷涌,智慧之花灿然开放。比如我在讲“物质决定意识”时,为了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物质决定意识,那么鬼神观念从何而来?如…  相似文献   

14.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资产重组” 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领路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领路人必须首先具备创新意识,面对教材敢说“不”字。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实际,灵活地将教材这一“资产”进行重新组合。 一方面,对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要敢于突破,不拘泥于书本的框架,让学生在捕捉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点的思维过程中,使教材“活”起来。例如,在讲初三政治“原始社会的解体”这一内容时,教材以“私有制的产生”和“平等氏族制度的瓦解”宣告原始社…  相似文献   

15.
一、优差生结合。课堂提问中,教师对学生要公正、一视同仁。既用难度较大的问题去提问优生,看其掌握理解如何;又用难度一般的问题去提问差生,看其是否突破认知的“瓶颈”。全面兼顾,机会均等,绝木厚此薄彼。二、单个与群体结合。为了检查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作为了解整体水平的抽样,教师可有选择地进行单个提问;同时为了创设课堂良好的氛围,使师生双边活动更紧密,教师又可集体提问,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三、新旧知识结合。每堂课中新知识的传授情况,可以通过提问去了解,以便从反馈的信息中合理地加以调度;同时对旧…  相似文献   

16.
一些教师往往把教师是主导“自觉不自觉地理解和履行为“教师支配教学活动,教师支配学生”。这种做法把学生当作单向的客体对象,使教学活动变为“教──学”的单向活动,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主体,应当正确认识并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地位,自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教师是能动的外因对于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师的教只是外因,不是最根本的因素。教师应当自觉地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担当学生的“知识5!路人”,不做“长官”,不搞“强灌”。1.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前人的思路学习书本知识,使学生真…  相似文献   

17.
一、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是关键、“切入点”,“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关于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定位在哪里,如何把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一直是一些教育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课题。对此必须明确三点:1、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课堂教学对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但…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一个完整的提问应由置境、置疑设诱和设评四个阶段构成。若缺少其中的一?或两个都不能达到提问的最佳效果。置境阶段。教师用指令性语言设置问题作境,由设景或讲解转入提问,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提问有所准备。如“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共同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好,通过上面小分析.请大家考虑……”等。置疑阶段。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译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再要求学生回答。设诱阶段。若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方式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遇到肤浅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一、氛围要“谐”。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关键在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有信息和情感得到充分交流,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二、方法要“活”。政治课创新教学要求教师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在教案的设计、新课的导入、质疑的激发、知识的传授、疑难的化解、情境的创设、高潮的营造以及能力的训练等环节中,能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在教学过程中,求活求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三、内容要“新”。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我们…  相似文献   

20.
一、要提新颖的问题。问题提得新颖,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开拓、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做到提问新颖,教师必须要求自己观察、思考问题时要选取新角度,运用新眼光。例如讲“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一个颇为“通俗”的理论时,教师提出“近来台独分子气焰嚣张,党中央为什么不立即派兵解放台湾”这样颇为“新潮”的问题。有学生回答说:“假如现在我们以武力解放台湾,美国有可能插手,一定会引起一些麻烦。”有的学生回答说:“明年香港回归祖国,在此之前,我们不易找麻烦。’又有的学生回答说:“根据这些情况看,条件不成熟。”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