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东桂  张锐  陈玉冲 《传承》2008,(24):130-131
《传扬歌》阐述了壮族关于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提出了道德教育和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集壮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之大成的哲理长诗。诗中宣扬褒勤贬惰、扬善抑恶、推崇孝悌、宣和乐助、崇尚礼仪、求公正公平、讲宽容善良的伦理道德,对推动当前伦理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传统伦理道德在壮族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不仅是过去壮族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现在和将来也仍然是这个民族振兴的内在动力。当今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各个民族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壮族同别的少数民族一样,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下大力气发展经济。要发展经济,则有必要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作深入研究,本文就从壮族传统伦理道德对壮族地区经济建设的作用出发,作一下论述。  相似文献   

3.
陈玉冲  黄东桂 《前沿》2009,(9):96-99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壮族习惯法在壮族社会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壮族人民伦理思想的丰富体现。这些闪烁着浓厚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壮族习惯法对于维护壮民族的共同利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起过重大作用。认真解读和广泛弘扬壮族习惯法中伦理文化的时代新意,对推动当前伦理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6,(4)
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由家庭伦理道德思想、社会伦理道德思想、生态伦理道德思想构成。家庭伦理道德思想包括孝顺老人、尊重妇女、恋爱自由,社会伦理道德思想包括诚实勇敢、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生态伦理道德思想包括热爱自然、崇拜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些优秀的伦理道德文化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寻壮学五十载——访全国著名壮学、民族学专家梁庭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绍卫 《传承》2007,(4):24-29
梁庭望:壮族,广西马山人。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中国国务院新增博士点硕士点通讯评审专家,《壮学丛书》副总主编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出版《壮族风俗志》、《壮族文化概论》、《壮族文学概要》(合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主编之一、统稿)、《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等著作40部。发表《关于壮族文学发展历史分期问题》、《壮族图腾初探》等论文180多篇,发表诗文200多篇。1990年获中央民族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1991年他所负责的系所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教育单位,1993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并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6.
壮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传统道德在当今社会仍具有信仰、规范等现代价值.继承和发扬壮族传统道德在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能够为壮族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创设了有益的心理环境以及对于提高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增强壮族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壮乡铜鼓     
龙符 《今日民族》2003,(5):44-45
铜鼓,壮语称为"音东".壮族的铜鼓,既是乐器,也是礼器,又是法器.古代战争敲铜鼓宣战、助战;祭祀时敲铜鼓,以示祀礼;节典要敲铜鼓,丧葬要敲铜鼓,开春播种时,亦要敲铜鼓.壮族把铜鼓当重器、宝器、神器崇拜,世代传承.可以说,壮族铜鼓,是壮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和结晶.  相似文献   

8.
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使人们更多关注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两者能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受伦理道德评判而产生科技伦理道德问题.对科学技术及其引发的科技伦理道德问题应采取科学态度,坚持两手抓.在明确科技伦理道德责任归属的基础上,加强科技伦理道德建设,以促进、引导和规范科技发展,为科技进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黄海安 《传承》2010,(12):40-41
壮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传统道德在当今社会仍具有信仰、规范等现代价值。继承和发扬壮族传统道德在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能够为壮族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创设了有益的心理环境以及对于提高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增强壮族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铜鼓,壮语称为"音东".壮族的铜鼓,既是乐器,也是礼器,又是法器.古代战争敲铜鼓宣战、助战;祭祀时敲铜鼓,以示祀礼;节典要敲铜鼓,丧葬要敲铜鼓,开春播种时,亦要敲铜鼓.壮族把铜鼓当重器、宝器、神器崇拜,世代传承.可以说,壮族铜鼓,是壮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和结晶.  相似文献   

11.
蒙云龙 《传承》2013,(7):105-107
壮族文化是壮族儿女的精神血脉和精神家园。花山文化是壮族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化的奇葩,它展现了壮族文化多样性、神奇性与和谐性的外显特征,体现壮族人民苦干、敢干、实干、巧干;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敬畏自然、崇尚和谐的精神。壮族文化具有发展经济、促进团结和提升竞争力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壮族山歌是一种民族性、大众化的艺术,是千百年来壮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积淀,是一代又一代民间艺术人才不断继承和发展的大众文化.它决不是少数人自己创作的带有个体风格的歌种.当它处于濒临失传的时期,能够拯救它的也应该是广大壮族群众.拯救、传承、创新、弘扬壮族山歌应采取"普及与提高、业余与专业、政府与民间"这样一种相互促进、上下配合、左右联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北路壮剧孕育于北部壮族生产生活的土壤中,是在壮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艺术形式,它反映了壮族民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曾在北部壮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然而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北路壮剧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已出现青黄不接的态势.为此,怎样保护和传承北路壮剧,是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蒙云龙 《传承》2013,(5):105-107
壮族文化是壮族儿女的精神血脉和精神家园。花山文化是壮族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化的奇葩,它展现了壮族文化多样性、神奇性与和谐性的外显特征,体现壮族人民苦干、敢干、实干、巧干;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敬畏自然、崇尚和谐的精神。壮族文化具有发展经济、促进团结和提升竞争力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3月29日,在昆壮族同胞和来自北京、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的壮族同胞及各界嘉宾共1200余人欢聚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共同欢度"三月三"暨<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首发式、演示会.  相似文献   

16.
图腾崇拜作为一种表象,是原始氏族的神秘标记。壮族图腾以其多样性、混沌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对壮族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以往人们常通过对壮族图腾崇拜的研究来推断壮族的族源、勾画壮族的氏族生活史。在今天,壮族图腾崇拜仍然蕴涵着独特的价值。由壮族图腾崇拜沉积下来的认同意识,不仅在发展壮族的民族经济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是维系壮族民族团结和社会道德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青蛙是壮族铜鼓上最常见的立体装饰物,其造型生动活泼,富有民族特色.对于壮族而言,铜鼓是一种重器,且青蛙又是壮族的图腾.本文从生殖崇拜和丰饶崇拜两个角度去解读蕴藏在青蛙塑像身上的多重内涵.并进一步从铜鼓功用发展的角度探讨蛙与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姜颖 《思想战线》2001,27(5):97-100
拉祜族的原始宗教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伦理道德中的不少内容都是由原始宗教中的信仰、禁忌所构成的,伦理道德的传承和维系也大多由原始宗教中的神秘力量来控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应处理好原始宗教与建设现代伦理道德的关系,改造和废除落后、腐朽的内容,弘扬和提升有益的、积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在宣传、介绍西方近代伦理道德学说的同时,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进行了整理和改造,形成了由进化伦理观、自由平等伦理观、"开明自营"、"背苦趋乐"伦理观构成的伦理思想体系.他在传介西方伦理学说和改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尝试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积极的伦理启蒙意义,对20世纪中国伦理学的建构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对壮族形象的建构大致有三种情形,每种情形所建构出来的壮族形象都不一样.个中原因就在于建构所遵循的文化认同是不同的.这就给我们今天重建壮族形象的活动以启示,在建构壮族现代性形象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文化认同的建构,并紧密依据今天的文化情势建构出这一文化认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