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后,本应重新启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政策和刺激措施。然而,经济继续走低,预期普遍看淡,增长回升乏力,短周期波动显然解释不了,一些长期因素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尽管潜在的生产水平可能并未降低,但经济不断下滑和物价持续负增长表明,90年代高增长的实现方式和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进入了高增长后的大调整时期。一、支持90年代初高增长的两大因素:超高速投资和出口带动第一,超高速投资。1993年全社会  相似文献   

2.
2003年是全国人民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中,中国经济接连遭遇伊拉克战争和“非典”两大冲击。但由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扩张期,经济自主增长因素不断增强,抗击外部冲击的内在能力明显提高,伊拉克战争和“非典”冲击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基本面。预计200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8.5%左右。而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因素中,投资仍然是拉动GDP增长的最主要动力。预计2003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在21.3%左右,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应该说,如此高的投资率和增长速度,在90年代以来是从未…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产业政策应该转入提升中小企业时代   自 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是:   1.传统产业增长速度放慢,传统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2.在国有投资高强度的拉动和 7次下调利率的情况下民间投资增长依然乏力;   3.制造业的边际就业弹性变为负值,失业压力不断加大;   4.新兴产业部门依然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面临着来自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很大。   这些情况使得我国经济面临两大难题,即必须加快创新和增加就业。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通过五…  相似文献   

4.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抢抓机遇,艰苦奋斗,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公路、水路建设投资持续增长。三年来累计完成投资220.8亿元,年均增长25.6%。其中,2000年完成投资45.5亿元,比1999年增长5.1%;2001年完  相似文献   

5.
张泰 《前线》1993,(16)
社会最终需求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出口需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供给不足,但随着我国经济中市场因素作用的增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  相似文献   

6.
巴特尔 《实践》2013,(2):6-8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6423.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万亿元,增加近万亿元,年均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由3300美元提高到10189美元,进入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497.3亿元,增长2倍,年均增长24.5%。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由4405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4.1%。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相似文献   

7.
庞大的投资与资源消耗为驱动支撑着占世界第三的经济体,而中国实则是小国经济——消费的持续萎靡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实际上还只是进入了"准"消费时代。必须认真分析造成消费持续疲软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使中国迈向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消费、投资、进出口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据统计,目前消费、投资、进出口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48%、30%、22%左右。可见,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拉动力。中国投资与消费比率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8.
我国几十年经济建设过程中,有一个“怪圈”在周期性地循环着,即“投资膨胀—停建缓解—投资膨胀……”。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新旧体制的相互磨擦产生混乱作用,这种周期性的循环有加快趋势。八五年、八八年和九二年,在十年不到的时间里,我国已接连三次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投资失控现象。为解决投资控,我国前两次都是采取行政手段强行地“大砍大杀”基建项目  相似文献   

9.
2000年 11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0年是我国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与此同时,中国最权威的新闻机构新华社播发专文指出,各种数字表明;如今我国经济又步入了新的活跃期。 三大因素支撑经济增长 据权威部门预测,2000 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达8%,到第三季度为止,国内生产总值度的增长率累计为8.2%,就是说今年的GDP 增长率将比去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这标志着几年以来我国GDP 增长率回落趋势上的一个转变。从这个意义可以说,中国经济重新进入了一个较高增长的活…  相似文献   

10.
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是从1998年开始的,本周期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是,在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后, 我国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的持续和大幅度增加,将经济增长拉到较高水平上。在投资的带动下, 我国经济发展不但有效地规避了亚洲金融危机,还实现了GDP的高速增长。受此影响,从1998年到 200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结构发生了很大变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近4年年均增长率达10.1%,经济增长处于上升阶段,并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时期。岁末年初,省社科联、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召开了四川省2003年经济形势及2004年经济走势分析会,刘诗白、辛文、林凌等20余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同志汇聚一堂,以拳拳之心为我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建言献策。“经济发展进入高速稳定发展期”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去年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成功应对了非典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2.
武锋  郭莉军 《前线》2016,(1):35-37
正消费、投资和出口,并称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给我国的出口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与挑战。而我们长期依赖的"投资驱动"模式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已经开始逐步显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等。结果,我们长期依赖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新形势下,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就消费来看,以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发展中积累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七大转变,即经济增长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需求动力由投资单一拉动型向投资消费协调驱动型转型,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主导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空间增长动力由单极拉动向多极驱动转变,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小康进程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4.
1996年以来,中国经济遭遇消费疲软,至今消费市场未见根本好转。社会各界、各层人士纷纷为冲出消费困境献计献策,国家并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意欲刺激消费,但收效甚微。这样,一场关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论战徐徐展开。一、谁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头马我们知道,出口、投资、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到底是谁充当了经济发展的主力?一些专家认为,消费对中国当前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大,起重要作用的是出口和投资。他们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为例。2002年5月,我国出口增长率为18.4%,高出2001年…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5,(10)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特征、新问题和新动力三个方面。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新特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面临路径依赖、经济泡沫和创新能力不足三大新问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新动力来自于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双轮驱动需要全面改革和深度开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18,(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陈吉宁市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工作和2018年重点任务是北京要更加自觉肩负起首都的职责使命,抓好三件大事,打赢三大攻坚战。三件大事就是要精心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7.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产生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做好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在“软着陆”以后出现了持续减速的现象。为此,政府采取了高强度的积极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发国债,增大政府投资,但对民间投资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乘数作用很小;金融政策的效果也不明显,几次大幅度降低利率都没有对投资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物价持续下降。这些事实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种特殊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几大关卡造成的。   一、内需不足   提到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内需不足勿容置疑。但为什么内需不足 ?说法不一。笔者认为,以下三种力量的影响不能忽视。   第一,城市化…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四川经济结构的特点和问题 四川经济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拄动作用强于消费。1978—2007年期间,四川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由1978年的1:2.85上升为1:1.09,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逐年上升态势。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的前三年,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一般在60%以上,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一般在40%以下。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的三大“火车头”美、日、西欧同时出现故障,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慢,在此情况下,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并且进入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比较好的时期。据统计,上半年中国的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态势,GDP达42942亿元,同比增长7.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99亿元,同比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15亿元,同比增长10.3%;进出口总额2410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0.5%;财政收入78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