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对党的干部的根本要求。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真正认清权力的性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增强公仆意识,自觉地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源自哪里?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显然,在我国,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主体,是权力的委托者,权力姓“民”名“公”,只能用来为民谋利,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绝不允许成为谋…  相似文献   

2.
《湘潮》1989,(7)
公仆,为公众服务的人。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还是人民的老爷?党的十二大党章对此是这样规定的:“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既是对干部的作用,地位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干部所具本质的科学表述。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证明,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他们必须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公仆与权力     
“公仆”这个概念,人们都很熟悉。《新华词典》上解释:“公仆就是为公众办事的人。”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我国,人民群众称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为“公仆”,这是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的肯定和称赞,其中也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4.
读了1992年5月6日《人民日报》对赢得众人之心的好干部虞金江事迹的报道和评论员的文章,觉得,虞金江事迹感人,其所思所行,发人深省,与社会现实提出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进行了一番思索,想对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陈述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党的干部的政治本质,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同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官吏有着本质的区别。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1971年3月,马克思曾指出,工人阶级国家政权的一切公职人员应成为“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工人阶级国家政权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去追求升官发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6、335页)。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我们党是  相似文献   

5.
华松 《前线》1993,(24)
增强公仆意识,在贯彻执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在廉政建设中,是摆在每个党和政府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干部大多数是有公仆意识的,但有些干部缺少公仆意识,有些干部则淡化了公仆意识,所以才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增强公仆意识,首先要对公仆有个正确的认识。什么叫公仆?毛泽东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6.
"公仆"这个概念,人们都很熟悉.《新华词典》上解释:"公仆就是为公众办事的人."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我国,人民群众称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为"公仆",这是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的肯定和称赞,其中也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在孔繁森同志的身上,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学习孔繁森主要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勤政务实的坚定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勤政为民,多办实事是贯彻这一宗旨的具体体现。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就要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孔繁森同志在这个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他怀着“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这样一个愿望,实践“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壮志,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为人民办实事,为贯彻党的宗旨交了…  相似文献   

8.
党的好干部牛玉儒,是继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 之后,又一座矗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丰碑,又一位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模范实践 者。我们学习他、纪念他,应该像他那样始终保持一颗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乡镇干部中的孔繁森”的陕西凤县坪坎乡党委书记兼乡长田建国生前有句至理名言:“共产党的干部,不仅要带头吃苦,而且要带头吃亏!”这落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可谓是一块检验真假“人民公仆”的试金石。 纵观现实,事情正是如此。凡是真正的人民公仆,都是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信条的,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学习党章系列党课之十陈永刚一、党的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一规定科学地概括了党的干部在党的事业中既是领导骨干又是人民公仆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干部是党...  相似文献   

11.
张小民同志是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是忠实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他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认真学习张小民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张小民同志的拼搏奉献精神,对于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学小民,学什么?追忆张小民42年的生命历程,回顾张小民10年村委主任的工作轨迹,审视张小民入党22年…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7,(6):20-20
一是需过好“公心、公利关”。党的干部为党做事、为人民服务必须出于公心。用好公权,谋好公利,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实际上是一个“对谁负责”的根本立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根义 《求实》2007,(10):20-22
增强公仆意识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辨证统一的,因为党的先进性决定着党的干部公仆定位,公仆意识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增强党的干部公仆意识,始终做到献公仆之心,负公仆之责,尽公仆之力,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4.
呼唤公仆     
呼唤公仆"七一"是党的生日,在党的生日的喜庆日子里,"呼唤公仆"似有不合时宜之嫌。从理论上讲、党的干部、党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是人民的公仆。我们不是有5000多万党员吗?……然而现实生活不是理论状态的理想。因此,有了这篇文章,谨以此篇献给"七一"。为了...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使湖南祁东县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努力学习、认真调研、扎实服务已成为祁东公仆们的新时尚。乡土干部哼洋腔7月22日晚,夜幕降临,万家灯火通明。从祁东县偏僻的灵官镇会议室里,不时传出一阵阵“Goodmorning”、“Goodnight”、“Thankyouverymuch”的读书声,笔者循着声音好奇地一看,原来是镇里50多位干部像小孩咿呀学语,正在聚精会神,一字一句地哼“洋腔”哩。镇党委书记一脸认真地告诉我:“入世后,县里招商引资搞得红红火火,为了能跟上时代步伐,我们‘…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全党兴起的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活动中 ,我们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向郑培民同志那样 ,将“做官先做人 ,万事民为先”、“当干部就要造福人民”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7.
党务顾问     
问:干部被开除公职后,其档案怎样管理?答:干部被开除公职后,即失去了干部身份。凡未重新就业的,其档案仍由原管理单位保管;重新就业的,其档案应转给有关的人事(劳动)部门保管。在处理这部分人问题的过程中,对未了结好善后事宜的或未确定去向的,为不影响有关问题的妥善解决,其档案不能随意转出。问:如何看待党员联名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答:《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员可以“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干部年轻化问题,要求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干部任用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达到任职年龄界限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根据这一规定,各地纷纷规定了任职最高年龄,这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和疏通干部能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不良反映。挫伤了接近这一年龄阶段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由于规定了任职最高年龄限制,在领导班子换届或个别调整时,几乎搞的是任职最高年龄的“一刀切”,致使一批接近这一年龄任职的干部在工作中表现为得过且过,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态度,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把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群关系问题,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干部应该是什么样子?是人民的公仆,还是人民的老爷?在我们党领导全国政权已经三十五年的今天,更应当尖锐地提出、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记得董必武同志曾以诗铭志:“甘为公仆耻为官”。朱德同志在诗中对新社会寄予厚望:“只见公仆不见官”。这些诗句,生动地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明确地指出了执政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也是对上述问题的最好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