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关于加强一、二线的后方建设和备战工作的指示(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九日)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局,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云南各省、区党委,北京、上海两市委并告计...  相似文献   

2.
天亮了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仓皇逃窜,一些潜伏特务、散兵游勇、地痞流氓,乘机打劫,老百姓家家关门闭户、人心惶惶。敌人逃跑时,企图对重庆进行大破坏,特别是对军工厂、电厂、自来水厂等都安上炸弹,妄图全部炸毁。地下党一方面策反“保民军”维持地方秩序。一方面组织进步群众,在重要地方站岗放哨,防止坏人捣乱,在工厂组织护厂队,保护工厂安全。我们撤下来的游击队员也积极行动起来,维持地方秩序,地下党的一些负责同志,集聚在小什字市民大楼,为迎接解放忙碌着,他们还随着工商界一些知名人士坐小轮船前往南岸海棠溪,迎接解放大军进城。全…  相似文献   

3.
上海的小三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是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环境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制定的。当时,美国发动了侵越战争,印度在中印边境向我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不断增派兵力。鉴于此,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要加强国防,进行备战。毛泽东在1964年6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毛泽东还指出,一有战争征候,工厂就要搬家,疏散到山里去,上海这么多工厂还能留给敌人吗?在这些思想指导下,全国各战的气氛日趋浓…  相似文献   

4.
张惠舰 《前线》2014,(2):125-126
在新中国历史上,曾经进行过为人熟知、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三线建设,但首都北京开展的小三线建设却鲜为人知。所谓“三线”,是按照中国地理区域的特征,从战备角度划分的。一线是沿海地区,二线是中部地区,三线是后方地区。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地区为大三线,全国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为小三线。北京小三线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是快速建设阶段;60年代末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属于稳步推进和局部调整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80年代中期是全面调整和结束阶段。  相似文献   

5.
三线建设是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布局的一次重大调整。所谓一、二、三线是按设想的我国军事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当时的三线,最初是指西南和西北地区。70年代三线的范围有扩大。全国大三线,一般说来,是在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区。具体来说,是指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华北的部分省区。  相似文献   

6.
喻丹 《当代贵州》2011,(19):66-66
近几年来,长顺县委、县政府按照"城市现代化、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坚持"拉伸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彰显特色"的城市建设思路,将独具地方特色和浓郁地方文化的"贵阳都市后方休闲度假娱乐小城市"作为城市建设追求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刘志青 《党史博采》2022,(10):44-48+53
<正>1947年秋冬,国民党军以6个整编师附1个旅共计20个旅组成胶东兵团,大举进攻胶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以第2纵队、第7纵队、第9纵队、第13纵队组成东兵团,以许世友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保卫胶东。东兵团在华东军区部队和胶东群众的配合下,以小部兵力诱敌深入,以大部兵力在运动中寻机歼敌,逐渐将国民党军赶出胶东地区,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一、国民党军发动“九月攻势”胶东解放区地处渤海、黄海之滨,境内人口稠密,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是华东野战军后方机关、医院、军工厂的集中地,是军需供应的主要基地。中共中央军委赋予东兵团的任务是:钳制和逐步歼灭山东境内的国民党军,保障西兵团出击,保卫胶东后方,并逐步恢复山东解放区。  相似文献   

8.
要争取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争取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一九六五年十一月)毛泽东你们看美国人会怎么样?只要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内,不发生战争,我们就可以把大小三线建设起来,就不怕了。津浦线一带有没有驻军?有没有地方师7抗战时期,我们只有三个师,现在各个地方共有十几个师了。将来打仗...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三一八工厂,座落在武夷山麓南平沙溪江畔,全厂职工1400多人。这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军工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以不怕牺牲,顽强勇猛著称,立下赫赫战功。1957年6月3日,七三一八厂的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军械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中国的企业群体中,与市场接触最为亲密的,莫过于民营企业了。换言之,循着民营企业、特别是成功的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增强在变幻莫测的商海冲浪的信心。于是,记者走访了贵州天宇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永毅。十年前的天宇公司,只有“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而今却是全省同行业中的“大哥大”。采访的话题,自然就随着“如何做大”展开。黄永毅原是一家军工厂的无线电技工。进厂之初,黄永毅对无线电知识还十分陌生,但他凭着自己的钻劲,自学掌握了无线电的基础知识,后来在工厂为新工人组织的该专业考试中一…  相似文献   

11.
前方与后方     
前方打仗,要后方供应充足的粮食,弹药。工厂的车间、小组、直接生产产品,好比前方;设备维修、工具管理,……等部门,为生产准备“武器”、“弹药”,好比后方。有了巩固的后方,打起仗来,无后顾之忧。生产“后方”管理得好,才能使生产不断发展。有人认为,生产产品是“硬”任务,工时少了,产量就少,人多  相似文献   

12.
1964年,中共中央在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提出为了平衡全国工业布局和加强战备,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一、二、三线是按照当时设想的我国军事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三线地区的范围是指乌鞘岭以东、京广线以西、雁门关以南、韶关以北包括云、贵、川、陕、甘、渝及鄂西、豫...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因身体、年龄等原因改任非领导职务(俗称“退二线”),是党委优化干部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不仅可以腾出岗位培养一批年轻干部,而且还有利于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良性机制的形成,但由于有些地方不太重视这一群体,在管理上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影响“退二线”干部作用的发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64年,中共中央在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提出为了平衡全国工业布局和加强战备,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一、二、三线是按照当时设想的我国军事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三线地区的范围是指乌鞘岭以东、京广线以西、雁门关以南、韶关以北包括云、贵、川、陕、甘、渝及鄂西、豫西、湘西8省1市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15.
王建柱 《党课》2013,(21):118-119
·党史·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作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区进行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工业和交通建设,即“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新中国第一次对西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的孙子——继承爷爷志 想要当总统 斯大林的长孙朱加什维利现年63岁,居住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他早年毕业于苏沃洛夫军校和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在军工厂当过军代表,曾任军事院校军事历史教员。  相似文献   

17.
1.1964年国家确定在贵州建设国防工业战略后方基地 1964年,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决定在我省建设国防工业战略后方基地。1964年9月至11月,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组织两个踏勘组来贵州开展踏勘选点。从1965年开始,国家在贵州大规模投资,从全国各地的国防科技工业骨干企业抽调大批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来黔参加建设。到1978年年底,建成企事业单位126个、其中工业生产企业86个,  相似文献   

18.
龚晓龙  张晶萍 《党课》2012,(16):43-43
河南省沁阳市通过发挥“三员”(即参谋员、调处员、监督员)作用,让“二线”干部消除“二线”心态。一是“参谋员”作用。发挥“二线”干部的参谋助手作用,安排其协助主要领导主管或分管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促进工作有效运转;二是“调处员”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德五六十年代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贵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德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而且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杰出的领导人。本文仅就他五六十年代对新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作一概述和分析,以纪念他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贡献。财政:主张建立四级管理体制建国初期,我国的财政实行的是由中央政府统收统支的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确立有效地保障了中央政府对全国财政的管理,特别是对恢复全国经济、支持抗美援朝战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财权集中在中央,地方各级政府想办一些事,就没有财力,同时,也影响了地方政府税收征收和办工厂等的积极性。朱德…  相似文献   

20.
从1964年到1980年,我国在内地的十几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称为三线建设。所谓三线,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划分为三条线:一线指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等内地地区,其中西南、西北地区(川、贵、陕、甘)俗称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的腹地俗称小三线;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部地区。三线建设主要是指三线和二线地区的建设,也包括一线的迁移。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共投入2050余亿元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