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完全属于中国内政。但由于它发生的国际背景和当今世界的时代格局,对于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国际因素需综合加以考虑。日本作为一个曾经侵略中国,奴役、掠夺过台湾的国家。已成为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进程中所必须正视的重要国际因素。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翔实全面阐述台湾问题中日本因素的产生和阶段性特征、日本插手台湾问题的战略目的和原因、日本因素的消极影响和现实危害,对中国应对举措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周恩来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政策和原则,而且在实践上也为以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努力。周恩来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孟红 《党课》2011,(2):90-93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震惊世界。经过双方最高领导人几天的紧张会谈,访问取得重大成果,中美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之路有了良好的开端。经双方磋商并同意,以中国外长姬鹏飞和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为首的外交班子,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是英勇无畏、波澜壮阔的一生,是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的一生,是坚忍不拔、光明磊落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赢得了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生11O周年的日子,本刊特开设纪念专栏,以示缅怀。  相似文献   

5.
高峰 《党史纵横》2009,(2):24-25
美国因素是台湾问题的关键,而其中最核心的又是美国对台军售问题,它一直困扰着中美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自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后近60年来,美国从来部没有中断过对台湾的武器供应,中间稍有变化也仅是从过去的“赠予”转为后来的“出售”。资料显示,在中美建交前的1950年至1978年28年间,美国政府平均每年赠予、出售台湾武器装备和其它军事援助达1亿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7.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3册有多篇文稿涉及抗美援朝战争,清晰地展现了周恩来在抗美援朝战争决策和战争第一年中所付出的心血和重要贡献:朝鲜战争爆发后,代表中国政府迅速作出外交反应,此后又在着手开展应战准备的同时,不断通过多种外交途径与美国当局和有关方面沟通,表达赞成"和平调处"朝鲜战争的意见;领导组建东北边防军、加强东北边防的工作,为之后志愿军入朝作战作了关键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前,代表中共中央赴苏联协商援助问题,并多次与苏方沟通,争取到了苏方的援助和支持;当1950年底联合国通过印度等13国提出的停火议案时,同毛泽东一起,在表达和平愿望的同时,识破美国以停战为幌子争取喘息之机的战略企图,作出拒绝接受停战议案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新保守派主张放弃“一个中国,”支持台独势力,明确保卫台湾的“战略清晰”政策,反对克林顿政府的对台政策,积极鼓吹《加强台湾安全法案》的通过,把提升美台关系的希望寄托于小布什政府。然而,从克林顿政府到小布什政府,美台关系的发展并未如新保守派所愿。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与日本之间建立了正式的所谓"外交关系",日本国内形成了"台湾帮",出现了严重的"台湾情节"。与此同时,台湾也出现"日本情结",即便在日台当局正式断交后,二者仍藕断丝连,日本因素对于台湾当局政策变化及走向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正是从这个纠结出发,通过一些重要的结点来分析台湾地区与日本关系的特殊性,有助于研读两者间关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美建交是党领导中国外交事业的一次伟大实践。作为中美战略关系的一次“拓展”之旅,邓小平在访美过程中从国际反霸统一阵线、南亚及中东地缘政治、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定和维持全球军事平衡等方面深化中美应对苏联威胁的战略共识。除此之外,邓小平还从维护中国边境安全和中苏越三角关系出发,阐明中国开展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必要性和决心,进而寻求美方给予中国“道义上”的支持,以此来尽量避免苏联介入战争。而通过签署经贸、科教、文化领域的合作协议和开展人文交流等举措,则从战略层面上全方位拓展了建交后的中美新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捷 《党的文献》2001,(3):75-83
1988年李登辉执掌台湾以来,台湾因素从局部性因素逐步演变成为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全局性因素.这不但是台湾本身局势变化的结果,也是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结果.从1989年到1993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的支持和指导下,稳妥而得体地处理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比较顺利地渡过了中美关系的危机期,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也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台湾居民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重视未沪常住台湾居民的就业问题是上海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内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了解台湾居民在上海的就业状况,分析台湾居民在上海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政策、信息渠道、文化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上海要解决台湾居民的就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鼓励台湾居民就业;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方便台湾居民就业;进一步加强文化融合,促进台湾居民融入上海.  相似文献   

13.
“合法性”(1egitimacy)是政治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统治者来说,合法性是指拥有普遍的行为标准(大多数人或传统、法律)所承认的正当理由的状态,这种标准可以是法律,也可以是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准则,还可以是贵族家庭的继承人顺序,并且普遍的行为标准是个历史性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大众的角度来说,合法性实际上就是社会对政治的支持,公众对政治体制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收入毛泽东重要文献821篇,其中91篇系首次公开发表。本刊今年第2期从中选载了毛泽东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一组文献,受到读者欢迎。这一期再从这部文稿中选登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论述台湾问题的重要文献7篇(其中6篇为首次公开发表)。从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不懈探索和努力;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对美国借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反对"两个中国"和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是一贯的。  相似文献   

15.
整合城乡基层党建资源的工作理念是在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过程中,通过吸收和总结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的成功经验而提出和实施的。它在优化配置党建资源、科学设置组织方式、催生城乡基层党组织活力以及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看到,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17.
在苏南农村居民市民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资产流通约束、二元结构阻碍、管理机制调整滞后、居民自身素质待提高等制约因素.为此,要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转移农民并培育职业农民,在转换身份的过程中保障农村居民的财产权,在城镇化可持续推进过程中为农民市民化创造良好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8.
杨红  杨柏 《探索》2011,(1):106-110
基于产融结合的相关理论和发展趋势,从国有金融资本与国有产业资本融合的视角,分析了产融结合过程中存在的相关制约因素及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国有金融企业的"大股东风险监测"、"外部监管"、"内部控制"、"产权制度完善"等制度安排层面提出了促进国有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口支援是在中国政治生态环境中萌芽、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由中央政府动员地方政府实施的区域援助政策,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凸显了这一长期隐匿在国家治理光谱后的政策存在。通过对“对口支援”作用机制的分析,基于1996-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对口支援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对口支援通过支援省政府能力人为定向外溢到受援省,推动了受援省各项事业的发展;不过仅依靠对口支援很难达到区域的均衡发展;支援效果在不同的对口关系中存在较大差异,受援省与支援省之间的差距在不同的对口关系中也有一定的区别。故而,对口支援需要着力提高受援省政府的自我治理能力,区域均衡还有赖于中央政府更为科学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浙东南S村是当地出了名的上访村.多年来,由于政府公权力在征地过程中对村民私权利的漠视,导致失土农民上访不断,自治组织瘫痪,村庄治理困难.本文通过对S村农民集体上访事件的过程分析,旨在考察乡村征地场域中权力与权利失衡的现状,进而探讨在乡村征地过程中达到权力与权利平衡的途径以及乡村秩序重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