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彭时代 《理论前沿》2004,(14):34-35
民族信仰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石,民族信仰是推动民族凝聚力发展壮大的动力。文章对民族信仰与民族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毒品问题是西部民族地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当地少数民族也是毒品问题的受害者。本文尝试从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念出发,从社会整体性、文化相对主义以及田野工作视角对西部民族地区当地人群毒品犯罪问题展开思考,为毒品犯罪的研究开启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民间信仰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广西灵山汉族、金秀瑶族社区的考察与比较可以看出,民间信仰具有自发的组织性。民族文化场域对民间信仰管理有重要影响,在制定策略时既要考虑作为高层的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的同质性,又要考虑作为基层的56个民族文化"小传统"的异质性,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体质、研究人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创造物及其特征--文化的学科,它对人最初始的生活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且期待在人类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创造两方面客观真切地了解人,实证地探讨人类的由来、现状及其演进的趋势,促进人类理解、交流和合作.民族法学研究者有必要认识和运用什么是人类学,因为民族法学与人类学二者的研究范围有重叠和交叉之处,尤其是人类学特有的学术态度、观察视角、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皆可为民族法学提供参照和借鉴,从而促使民族法学准确地进行学术定位.  相似文献   

6.
广西边境龙州县的民间信仰,汉族文化色彩鲜明,但是壮族文化依然浓重。外来民间信仰与地方民间信仰界线分明又共存共融,形成了具有国家认同的政治性、崇拜武将的军事性、崇拜财神的经济性及跨境民间信仰传播、多元文化交融的文化性等特点的边境文化。民间信仰是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地方信仰与外来信仰共存建构新的文化形态,二者共融又创造了新的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7.
多民族的和谐相处一直是我党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从文化统战的视野来诠释当今我党在处理民族问题中所采用的相关文化政策,并分析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化、信仰和理性:民族环境习惯法重生的三个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在国家制定法边缘的民族环境习惯法是我国民间习惯法文化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表达。消弭国家制定法与民族环境习惯法之间的紧张和挤压关系,使民族环境习惯法在现代法律体系中获得重生,是回归自然秩序和谐的法文化传统、重塑法律信仰精神和重归法律对价值理性关切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重塑青少年民族信仰具有同构性和同步性。当代青少年崇高的民族信仰能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髓能为青少年群体重塑民族信仰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导向。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青少年适应多样化社会思潮;要发挥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功能,抢占重塑当代青少年民族信仰的精神文化阵地;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当代青少年共有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找准切入点。文章从民族与精神,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与民族精神等角度分析了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为进一步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化在大都市交通系统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都市文化研究的视角看,文化在城市交通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文化意识的自觉可以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其次,现代文明素质与生活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中国城市交通系统负荷沉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文化参与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的“人性化”内涵。当代大都市交通系统中的问题,不仅直接考验着都市中各种发达的现代化的交通技术与设施,同时也间接测量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在现代都市中行走的机能与素质。  相似文献   

12.
非公有制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积极促进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要用文化自信引导人,用文化项目凝聚人,用文化力量感召人;要围绕‘‘两个健康’’主体,凝聚“同心”共识,牢记“感恩”情义,实践并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又适合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路子。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安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校园稳定的基础性工程。针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文化选择的困惑、网络文化话语权偏弱、主导权的缺失、文化自觉意识淡薄、文化生产力发展滞缓等问题,应增强民族文化传播与渗透的力度,打造网络文化安全平台,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实施高校文化安全战略,从而维护好高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仅对维护国家统一、保持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对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渗透和影响,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起着根本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制度选择文化:一种文化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制度与文化的关系虽然复杂,但是,就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逻辑来看,是制度选择文化:人类历史初期,文化孕育着早期社会制度;然而,社会制度的现实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建构;自从人类社会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以来,文化不再是维系社会的核心机制,在这里,更多的是具体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选择了文化的具体样式。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传统儒学中包含着转化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作为新教伦理替代物的可能性因子,但是中国古代的制度安排显然阻碍了这种转化。而现代制度因素的引进和确立,在客观上割断了儒家文化与传统社会制度的亲和关系,不仅创造了一种排斥儒家文化中的不利因素而与有利因素相亲近的势态,而且也为儒家文化发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创生性转换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文化工业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显示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即生产愈来愈多的物品以作消费之用,资本主义的文化目标就是消费.后现代主义与文化工业的合流,证明了资本主义对传统文化,包括资产阶级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最后解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意味着"文化统治和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经济阶段"这一"新的社会样式"的出现,从而不得不接受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文化虚无主义和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18.
当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多样化思潮互争并立客观现实的表现,是网络文化功能的复杂性使然。因此,现阶段实现"引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清晰把握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主体的主客观依据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态势。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关键在于:积极构建网络文化引领创新发展机制、覆盖融入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并以重点人群影响机制、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网络舆论掌控及反馈系统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不断越界向其他文化类型和领域侵蚀,在日常生活领域建构了文化霸权。它在当下的显现方式不是意识形态似的强制灌输,而是一种自愿基础上的同意和服从。面对这一情形,主导文化要善于借鉴,要认识到它既是全球化平台上文化帝国主义实施文化侵蚀的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规范其他文化、增强社会核心价值凝聚力的方式。执政党亦须以文化的方式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认为文化认同是指不同国家行为体经过国家间互动而共同构造并认同的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是一种集体知识,即共同观念。行为体可以用共同文化观念建构一种结构,也可以分解这种结构。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正是基于这个理论的运用,并必然对国际体系和东亚一体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