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今年 2月 7日是京汉铁路工人二七斗争 78周年纪念日。 1923年 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旗帜,为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与帝国主义豢养的封建军阀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这场斗争是中国第一次工运高潮的顶点,是中国工人运动从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新阶段。 1922年,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直接帮助下,京汉铁路沿线的长辛店、郑州、江岸等 16个车站皆成立了工会,组织起工人 3万余人。 1922年 4月 9日,全路工会代表在长辛店举行了第一次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  相似文献   

2.
一、工会历史与发展阶段 (一)从一次劳大到六次劳大 中国工会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诞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全国工会的通信联络机关。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确定筹备全国性工会组织。1925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抗日战争时期暂停使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名称,成立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和各抗日根据地总工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15,(4):57-58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工运方针的初步确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并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件的决议》(亦称《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领导、组织和推进工人运动,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强调"党在工会中要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这一决议的制定和贯彻,使中国工人运动有了根本的指导方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与第一次全国劳工大会的召开1921年8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还不到一个  相似文献   

4.
张喜亮  张释嘉 《工友》2023,(12):54-55
<正>2023年10月9日,中国工人阶级迎来了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自1923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提出企业收归国家所有的思想后,国有企业亦走过了百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始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以实现工人阶级管理国有企业进而管理国家。1921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正式挂牌办公。1922年5月1日,经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倡议,  相似文献   

5.
《工友》2006,(10):9-9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为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即“二七”大罢工),使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达到了顶点。“二七”大罢工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中国工人运动从要求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向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情况下发生的。北洋军阀武力阻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是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6.
  高志菲 《中国工运》2020,(4):64-66
中国工人运动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发生和发展历史的学问。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第一个决议中就曾专门列出规定:“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应研究工人运动史,应特别注意中国工人运动问题。加强工运史研究对于推进工运理论丰富创新、推动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5周年之际,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中国工运研究所成立调研组,先后赴江西、湖北、黑龙江、湖南等地,就工运史研究、工运遗址保护利用等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7.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发展工人运动。党以劳动组合书记部为指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构,积极发动和组织工人群众为争取合法权利和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很快在全国掀起了第一次罢工高潮。其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最为壮烈的一次。在党组织和劳动组织书...  相似文献   

8.
广州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策源地,在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922年、1925年、1926年,第一、二、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相继在广州召开.这不仅促进了广东工人运动大发展,而且也对中国工人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梳理、分析这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总结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运事业的经验与启示,对于促进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开展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就要求党在成立以后首先要集中力量领导开展工人运动。可是,当时共产党不能进行合法的活动。于是,党决定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以下简称书记部),作为...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06,(10):13-13
林育南,1898年12月出生于湖北黄冈,早年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1917年10月参加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被选为武汉学生联合会负责人。1920年9月考入北京医学专科学校。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5月起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中共武汉执行委员会委员,武汉工团联合会秘书主任。先后参与领导、组织了1922年9月的粤汉铁路工人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1925年五卅运动上海工人大罢工、1927年汉口工人收回英租界等重大斗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性质辩析刘功成今年8月11日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75周年纪念日.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人们对在中共党史和中国工运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性质的认识,尚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特为辩析,以资纪念。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  相似文献   

12.
三、工会工运方针的发展与不断完善工人运动是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共同受益的群众运动,工会组织是工人运动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通过工会组织来开展工人运动,既符合工人运动自身的特性、要求和规律,又是我们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一条重要经验。30年来,中国工会把党的工运指导思想与中国工人运动实际相结合,通过制定、实施正确的工运方针,  相似文献   

13.
1898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一个农民家庭。名绍选,字渭璜。1921年冬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春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后回湖南,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8月17日参与发起成立湖南工学商各公...  相似文献   

14.
1922年7月23日,武汉工团联合会宣告成立。武汉是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工人阶级人数集中;党在武汉工人运动中具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以及汉阳钢铁厂工人大罢工中"罢工援助"的运用等,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地方性总工会在武汉首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武汉工团联合会成立后,迅速发展为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地方总工会,并且在党领导的第一次全国工运高潮中,居于城市罢工潮的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12,(11):54-54
组织上海海员工会 1922年年初,香港海员举行了谋生存反压迫的大罢工,取得了伟大胜利。香港海员罢工期间,上海海员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组织领导下,及时组织了“香港海员后援会”,给予香港海员有力援助。但是由于此时上海海员尚未能组织成立一个统一的坚强有力的工会组织,因而未能乘势而起,同时发动上海海员举行罢工斗争。  相似文献   

16.
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根据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转移、工会历史方位和世情、国情、会情实际特别是工人阶级状况的变化,制定正确的工运指导思想和工运方针,是党和中国工会的宝贵经验与重要优势。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工运指导思想和方针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论建国前后刘少奇同志对我国工运理论的卓越贡献王永玺建国前后,即从1948年8月六次劳大召开至1951年12月全总党组第一次扩大会议,这期间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推翻旧中国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人民政权的伟大变革时期,又是全国工人运动走向统一和工会工...  相似文献   

18.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开创了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新纪元。党从成立之日起,即把工人运动作为党的核心问题。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就是党指导工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决议主要讨论了开展工人运动中的各种问题,规定了党在工人运动中的方针、任务、政策、方法和要求;强调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或工厂工会,党要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应该警惕,勿使工会成为其他党派的玩物,要派党员到工会中参加工作。决议还要求迅速组织工人学校,开办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成立工会的必要性,使学校逐渐变成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决议详细  相似文献   

19.
一、第一届工运研究会工作回顾 2000年重庆市工人运动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市总工会和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下,在广大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做到为工人运动服务、为工会工作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198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当代中国工运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工会十大在思想上进一步清算了工运领域的“左”倾错误影响,在政治上确定了新时期工人运动的根本任务和工会工作的正确方针,在组织上实现了新老合作和交替,从而把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工会十大以后,广大职工和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贯彻大会的方针,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