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叫席实文,已过了而立之年,一位生长工作在施洋烈土故乡的教育工作者。搞教育他是“半路出家”。1999年5月,他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子上走向了教育领导的行列。三年过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的一生中曾创建和主持过学校,直接从事过教育工作。1921年底,已经是共产党员的毛泽东在填“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栏中,郑重地填写了“教育学”三个字;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中,填写了“教育事业”四个字。这表明他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在作自我批评时说:“我没想到我会当共产党的主席,我本想当一名教书先生,就是当名教书先生也是不容易的呢!”再次表露出他对教师职业的深情向往和当年那段教书岁月的美好回忆。直到晚年,他只接受一个称号:导师。他说:“就是教员。因为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当教员。”  相似文献   

3.
要注意积累     
积累,是治学之道,是学业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对此就曾有过精辟的比喻,他在《劝学篇》中写道:“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成语和格言也同样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语文学习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语文能力包括阅读、写作、表达等方面。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是他思想、生活、知识、文字等各方面水平和储备的  相似文献   

4.
马明 《新长征》2015,(5):39-41
今年48岁的王长春是一名长春市个体出租车司机。他是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篇章。王长春是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出租车驾驶员、五星级驾驶员;省“最美吉林交通人”;市服务标兵和助残模范。他还被十几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创立了全国第一支雷锋车队和助残车队,“雷锋车队”被命名为省“青年文明号”。王长春现为“中华雷锋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春市东盛街道亚泰社区志愿者、“理论宣讲团”宣讲员。自1990年从国营单位下岗、1992年  相似文献   

5.
<正>现年42岁,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已有24年教龄的蒋爱国,1996年8月毅然放弃了在湖南老家任小学校长的领导岗位,怀着对兵团教育事业的一腔热血,来到农二师三十二团中学做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蒋爱国先后担任过中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初中地理等科教学,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他所教的课深受学生喜爱。担任语文教学时,曾荣获农二  相似文献   

6.
刘建德,男,1952年9月生,陕西吴堡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197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到延安大学工作。2002年2月任延安大学党委书记。兼任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高教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重点学科“中共党史”成员。发表《试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等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与实践》等10部论著,参与国家“八五”、“十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先后三次被评为陕西省高等教育研究先进个人、陕西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陕西省高校“三育人”十佳。曾荣…  相似文献   

7.
仅仅因为儿子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教育”了一顿,学生家长便纠集数人将老师殴打至死——这是近日发生在陕西铜川耀州区南街小学的一个令人震惊的惨剧。被害人邱淑娥是该小学的语文老师,带头行凶者张宏文则是她班上一名学生的父亲。一位被邻里们称“为好人”,曾获“过陕西省优秀教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也是一位有着丰富教育实践经验和深刻教育思想 ,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有过影响的教育家。他创办的《安徽俗话报》,《新青年》杂志 ,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礼教与迷信 ,宣传了民主科学思想 ,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倡导“教育必须取法西洋”,教育必须与社会相联系 ,并在北大、广东两地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他的教育思想正是在他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追求个性 ,痛恨科举制度陈独秀 ,1 879年 1 0月 8日生出于安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由于他从小聪明 ,所以 ,从他的祖父到他的母亲 ,乃至他…  相似文献   

9.
他,入伍30年,结婚25年,过了24年夫妻两地生活,在“北大荒”、“南大荒”耕耘的年头,各是一个“八年抗战”。而今,他是一个既无军衔,也无职称的文职军官。可他从不伸手,不攀比,默默无闻地在异地他乡为军校搞生产,甘当一个军事教育的后勤兵。 她在25年前,婚后半个月心脏做了全剖大手术,至今胸前还打着不锈钢锔。24年间,她既照顾公婆,带着病体教学、搞装订,还带大了3个孩子。她从无怨言,生了3个孩子都没有拽丈夫回过家。  相似文献   

10.
华君武轶事     
《廉政瞭望》2010,(13):55-55
据华君武在文章中说,学生时代的他不但数学很差,外语、语文、美术都跟不上班。当年在杭州四中学习时,华君武最怕做数学题,学到“鸡兔同笼”就卡住了;语文教师给他一篇作文的评价是“拾人牙慧”,所以他也不敢再写文章了。  相似文献   

11.
一 1940年6月14日,萧军第二次来到延安,担任“文艺月会”干事、《文艺月报》编辑、“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及《鲁迅研究丛刊》主编,还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党和同志们的信任,使萧军满怀激情,愉快地投入到延安的革命文艺工作中去。 时间仅仅过了一年,1941年7月间,萧军产生了离开延安到重庆的念头。为此,他特意到毛泽东那儿辞行。如何向毛主席开口呢?一路上,萧军心情极为矛盾,在延安与毛泽东初次相会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清晰地展现在脑海中。 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军从大上海一路辗转,于1938年2月间流亡到了山西临汾。在  相似文献   

12.
“子弟不教非我有”,“树人收获金如斗”,这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发自肺腑之言。徐特立在教坛辛勤耕耘70年,创办和执教过的学校众多,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遍及华夏,他教书育人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深邃的教学经验,堪称一代师表。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立春之际,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和“让麻风村孩子受教育”的张平宜、“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这些教师、女工等人物一同出现的,有位“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刘金国。“铁血将帅”是指他头顶警徽.执法如山:“两袖清风”是指他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几十年.存款不够交付单位分房集资,只得找银行贷款;他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38个亲属无一跳出“农门”!  相似文献   

14.
特别生日     
这一天,鞍钢冶炼设备制造厂有着39年党龄的老党员王德英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这一天,他接到了一张精美的“生日” 贺卡,贺卡上有党支部对他的祝福、政治评价和鼓励;这一天,他参加了“生日” 纪念大会,在会上满怀深情地发了言。 这一天是他的政治生日——“入党日”。 王德英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生日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事,可是党组织给我过生日,  相似文献   

15.
巴方廷这个名字,就是荆楚之地,知道的人也不会太多,但是提起“七二0事件”的“陈、钟、牛、蔡、巴”来,40岁以上的人,就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了。那个“巴”就是巴方廷。事情已经过去近30年,巴方廷也已不在人世了。作为他的一个部下,作为一个曾经和他在一起战斗过、生活过,解放后又一直没有失去联系的人,对于他在“七二0事件”前前后后的一些往事,总感到有许多话要说。 熟悉巴方廷的人都知道,这个曾经给王明当过多年警卫员的老战士身上,却很少有“左”的东西。就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也是如此。巴方廷各个时期的政治鉴定里,几乎都有“党内斗争不够尖锐”、“对人批评不够大胆”、“有些温情”、“照顾面子”以及“不爱出头露面”等等评语。一位曾经和巴方廷共事多年的同志说过:老巴这人从不说伤人的话,更不用说整人了。他多年当一把手,每次政治运动都是慎之又慎,生怕伤了同志,以致常常落下“对右的东西姑息迁就”的罪名。他的与人为善、宽厚正直,在与他共过事的同志中,是出了名的。 有一位老同志,1959年对大跃进中的急躁冒进坦言直谏,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后来恢复了军  相似文献   

16.
常听一些教师发牢骚:“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你对他好吧,他认为你软弱可欺,根本不听你的;你对他凶吧,他要死要活,来一个离家出走,弄得你身败名裂。以致教师处于‘两难’境地,放不开手脚,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其实这是没有掌握好“好”和“凶”的对象,没有注重因材施教;没有把握好“好”和“凶”的度,过“昵”或过“严”。在温柔慈爱的大原则下,对一些特别“调皮”的问题学生,适时“棒喝”,更能“刺激”其幡然醒悟,奋然前行。  相似文献   

17.
王琴 《党史博采》2004,(6):25-27
邓小平的爱情婚姻,如同他的政治生涯一样,他曾三次结婚,两度失妻。充满了坎坷曲折,酸甜苦辣。 “张锡瑗是少有的漂亮” 张锡瑗1907年生于河北省房山县(今北京市),出身于铁路工人家庭。她父亲张镜海是铁路职员,曾任房山县良乡火车站站长,参加过“二七”工人大罢工。张锡瑗在原直隶省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24年作为骨干分子与李培之(王若飞的夫人)一起参加该校学生改革学校教育的学潮运动,并在该校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相似文献   

18.
在2005年中法文化交流年活动中,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是功不可没的。吴建民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和陈毅做过翻译,担任过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等职。为表彰他为中法交流作出的贡献,2003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向他授予了“大将军”勋章。其实在这位外交“大将军”的身后,有一位同样出色的大使——他的夫人施燕华。施燕华原是中国驻卢森堡大使,曾多次为邓小平做过翻译。“夫妇俩都是现职大使的,我们给外交部开了头。”吴建民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19.
周军 《党史博采》2002,(1):30-33
他是孙传芳五省联军军法处长陆翰的少爷,出身于官僚家庭。 他是蒋介石的女婿,同国民党上层有过接触,联系。 他是汤恩伯的智囊人物,曾被汤委任为“第三方面军少将参议。” …… 为此,他在10年浩劫中挂过黑牌,还因“潘汉年、杨帆案件”的株连度过铁窗生活15年。 人们看到的仅是上述显赫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至少三次说过,他在1927年底就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在1980年参观八七会议旧址时,他曾指出:八七会议时,“李维汉是秘书长,……我是中央秘书,……1927年底在上海我才当秘书长。”在1984年3月会见外宾时,他又说:“我1927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就当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10月,他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指出:“一九二七年底我第一次当中央秘书长时二十三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