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成绩不错,好胜心强。班上的副班长,学习与我不相上下,性格开朗,人缘好,不知怎么回事,我每次见到他时总有一种不自在,不舒畅的感觉,背地里听到同学夸他时,心里酸溜溜的,免不了说上几句风凉话。他学习上有问题向我请教时,我知道却不愿帮助他,渐渐地,我也觉得这样不好,可又不知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边红宅,男,28岁,河北唐县人,现任北京市文安保安分公司驻清华大学保安大队长。 边红宅有个小名叫霍霍,他并不知道最先是谁这么叫起来的,也不知道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喜欢别人这么叫他,因为这样听着亲切,也因为这样能给他一种回家的感觉。 霍霍的保安之旅应该说是一帆风顺,91年底来京在北京大学当了3个月的保安员,紧接着就升任为班长,92年下半年又调任清华保安班班长,之后更是一路飚升,一直到了现在的保安大队长。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霍霍感觉很幸运但却也并不惊讶,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荣誉与收获背后的…  相似文献   

3.
吴伯雄身上有一股特有的亲和力,很多人如是说。 笔者相信,大家只要看一眼吴伯雄的神采,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他睑上有着孩童般的红润,说不说话都是笑眯眯的,岁月的年轮已经稀疏了脑门上方的头发,光秃发亮,好似正向你演绎他的阅历与睿智,身材也已经有些发福。  相似文献   

4.
亦炎  黄赟 《今日上海》2010,(2):52-53
在广元公寓通往上海交通大学浩然科技大厦的路上,人们每天都能看到一位步伐矫健的老先生,他就是耄耋老人,中科院院士杨槱。“我每天都要到办公室看看书,写写东西,这样感觉生活很充实。”杨槱这样说道。年近九十的杨槱回顾以往的工作生活,他的信条是:到需要我的地方去。他讲述了关于他名字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5.
罗易祥 《人民公安》2006,(22):52-53
张峰有两个爱好,一是喜欢上网聊天,上机以后仿佛骑上了飞奔的快马,在虚拟世界里任意驰骋,的确有一种别样的快感,他给自己起了个很豁亮的名字:觅食鸟。二是喜欢飙车,每到假日,开上心爱的跑车疾驰,秋风送爽,蛙唱鸟鸣.他和他的座驾奔驰在诗情画意的田园山岗.那是一种一般人体会不到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我接近这样一个人,与他牵手…… 这个人一脸的忧郁,在茫茫人海中,慢慢而焦灼地抬起目光四处寻觅,他的目光是尖锐的,充满着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他的一生似乎注定要承受痛苦和沉重,接近他,就像接近一种厚实的人生。 我感激这样一个人,牵着他的手…… 在我面对夕阳的光芒时,在我陷入伤心的往事之中,在我举头渴望另一双眼睛接住时,这个人沉默着递过来一束含苞待放的鲜花,像一种未来的前程。因了这束无言的花,我在暗夜的行走突然有了许多光亮的映射。 我渴望与这样的人悄然对坐,握着他的手。 我们坐着,在微微的灯光下,彼此能听…  相似文献   

7.
选择沉重     
鄙夷之神莫莫斯,认为造人之神应该在人的前胸开一扇小门,以便观察其心思感觉。这项要求是何等庸俗。他应该晓得,善读人心者毋需缝隙,也能识破甚至最紧密的城府。能体察人心者,不用这样一扇门窗。自知其心的人,有一把能开任何方寸之锁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记者网站,一位自称新来者对早来人这样请教:你为何当记者?也许他是真心求教,也许他是对“记者”这一职业提出质疑甚而嘲弄。许多人都给他回帖了,然而那些回贴让我大失所望,而且非常愤懑。从这些记者的回帖中,我看不到对职业的激情与人生的理想,看不到有谁对自己充满希望,看不到反省与应有的悲伤,只是一种若有若无的随意与散淡,一种敷衍与游戏。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清晨,当我身着保安制服大步走向工作岗位时,我都会有一种由衷的自信与强烈的责任感,这样的感觉已经陪伴着我走过了保安生涯的第19个年头。至今,我仍然记得那样一个特殊的日期——1993年12月28日,我正式进入江苏省南通市保安服务总公司的日子。  相似文献   

10.
胡昊 《人民公安》2011,(11):60-60
在城市户口还吃香的年代.我有一个顶替父职来城里上班的朋友.因自身的条件差.只能找了个郊区农村姑娘为妻,他将家安在乡下.并且院里养鸡屋后种菜。而我们这些在城里娶妻生子的人.其实当时地无一亩,房无一间,靠租赁他人的房屋度日,却私下里总感觉他是最不幸的人。我的这位朋友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过得蛮幸福的,因为他现在可以天天都能吃上六个鸡蛋了。  相似文献   

11.
从事招聘的HRI作者大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虽然现在人才供给数量相对充裕,但招聘到合适的人所用的精力好像有增无减。不是收到的简历太少,而是太多,简历的筛选环节成了最耗费人力的环节。其实,类似这样的工作可以通过量化的数据,来帮助和指导我们的招聘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克雷洛夫寓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出头露面的人是有福的,知道世人一定在瞧着他必须完成的事业,他从头到底干得挺有劲儿。然而有另外一种人更值得尊敬,他默默无闻地躲在暗地里,在漫长的辛苦的日子里无报酬地劳动,得不到光荣也得不到表扬,只有一种思想鼓舞着他的勤劳,他的工作对大众来说是有益的。随着1997年福州成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相似文献   

13.
姚於 《公民导刊》2011,(6):48-49
一张平平凡凡的轮椅,一个体型偏胖的老年残疾人,在靠窗的一个桌子上,一边接受山城阳光的照耀,一边写作他的自传。 他就是周文超。他的头歪着,上半身偶尔扭动一下。因为截瘫的原因,他的下半身是不能动的。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他每天都这样坚持的写着。我们坐在他旁边,这小屋里,每个人都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感觉。  相似文献   

14.
赵畅 《今日浙江》2011,(4):62-62
一个人崇尚组织授予的荣誉,没有错。但生活中有一种人更愿追求“‘另一种荣誉”——其境界比前者更高,比如郭明义。他曾经说过:“我有献血证、;汇款单据、感谢信,这是我一生的财富,看着它们,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是啊,“献血证、汇款单据、感谢信”等,并非哪一级组织授予他的荣誉称号,而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些凭证。可在郭明义看来,这些却比荣誉称号更重。  相似文献   

15.
生活的篓子     
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智者,寻求解脱之法。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石子路说:“你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智者说的去做了,智者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智者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智者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  相似文献   

16.
珠江水利委员会综合技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枫看到报道地震灾情的电视镜头时,他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到处是坍塌的房屋,到处是血肉模糊的受伤群众……这次地震的强度和烈度都超出了想像,灾难的惨烈让他泪流满面,情感上一时难以自控:这是一场大灾难!大灾难!  相似文献   

17.
作为地州党委书记连续几年列席自治区八届人代会的塔城地委书记吴琪林,去年当选为自治区九届人大代表。在和记者谈起他当人大代表的感受时说,他有一种"亮相"与责任交织的感觉。我明白吴书记话中的意思,吴书记一直在县市和地区的岗位上做党委的领导工作。他说:这次当选为自治区九届人大代表,我有一种在舞台上"亮相"的感觉,不过当人大代表可不是演戏,作为党委系统的人大代表,深感在行使一种责任,而且要为本地区人大工作创造一个良  相似文献   

18.
开政 《协商论坛》2010,(8):58-59
作为一个很少关心政事的老百姓,一直以来,政协委员在我眼里是这样一种形象:平时在单位按部就班,如果遇上了开政协会,大家就聚在一起,听听报告,聊聊天,朋友之间叙一叙旧.总给人一种“和稀泥”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05,(10):19-19
某知名作家去报社办报,结果没几天自己便主动辞职。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写稿子,而是他的确不懂怎样把报纸办得令读者叫好,他自己也感觉比写小说还累。于是,作家继续拿起他的笔写小说。 老板在用人上同样会遇上像作家这样的人才,他们的确  相似文献   

20.
日前,电视连续剧《春秋英雄吕不韦》(也有称《乱世英雄吕不韦》)热播无暇每晚紧跟收看,购回影碟一套,抽闲浏览一遍,感慨良多。记起有这样一则有关吕不韦的故事:在他幼年读书时,有一天老师向学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手上有一百吊钱,而你可选择种地、做买卖或者培养一个人才三者之一进行投资,你会选择哪一种?”吕不韦听罢不假思索地选择了第三种答案,老师问其原因,他答道投资种地最多可得一倍的收成,投资买卖也至多不过五倍收入,而培养一个人才却可得到难以估算的回报。在当时,这样的回答可谓语惊四座,因为他毕竟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