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2,(10):19-19
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98周年纪念日,妇联系统“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活动启动暨全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小平同志的故乡——四川省广安市邓小平故居保护区隆重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沈淑济出席了活动仪式。  相似文献   

2.
邓家老院子的情思□段振荣1998年2月19日,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是日上午,小平同志的故居邓家老院子人山人海,广安地区各界群众与来自祖国各地的群众、世界一些国家的友人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故居门前,由江泽民同志亲...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故居位于广安城中心北面7公里外的协兴镇牌坊村。该镇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3.3万余人,系四川省100个重点小城镇走农村现代化、城市化道路的试点镇之一。乘车从广安城出发,十多分钟后,汽车拐进柏油路旁边的一条长约300米的水泥公路,便隐约可见小平同志的故居了。  相似文献   

4.
伟人故里行     
巴山苍苍 ,蜀水泱泱 ,怀着对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无限景仰 ,揣着对伟人故里的崇敬之情 ,四川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熊树林同志和局党组全体成员率局机关干部职工 80人 ,与小平同志的胞弟、我局退休干部邓先清同志一道 ,于 7月 2 8日前往广安参观学习。“那就是邓家老院子” ,顺着解说员的指向 ,一座普通的川东农家三合院跃入眼帘。走近一抬头 ,江泽民同志手书的“邓小平同志故居”镏金大字赫然挂在正堂屋门前上方。不大的院落 ,简朴的陈设 ,故居的每一物、每一景 ,无不勾起我们对伟人的无限怀念。在小平出生的老式木床前 ,大家驻…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故居为三合院式建筑,青石地板,有两个篮球场大。无数游人都被故居的楹联所慑服。正堂屋门前,挂着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1983年撰写的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语字精当,笔触流畅,高度颂扬了邓小平的历史功绩。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对小平同志的敬佩和景仰之情。横堂屋门前,是1994年四川省楹联学会理事刘利创作的500字长联,它用4块云南红松木精雕细刻而成,红底白字,炫眼夺目,气势恢宏…  相似文献   

6.
小平故里行     
中央党校组织的社会调研活动的第一站是四川广安,到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故里———协兴镇参观游览、接受教育。邓小平故里位于广安市佛手风景区附近,这里山峦起伏,沟谷纵横,风景秀丽。时值隆冬季节,但满山遍野的绿树、翠竹仍充满了生机。为了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怀念之情,四川省委、省政府于 2001 年 6 月批准设立了面积达29.91平方公里的邓小平故居保护区,其核心区为现已建成的邓小平故里。邓小平同志故居等多处邓小平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活动场所都进行了修缮、恢复,园内 500 多万株植物郁郁葱葱、井然有序。据说,修缮小平故里的消息曾…  相似文献   

7.
很多年以前,参观邓小平故居就是我十分迫切的一个愿望。其因不完全是小平同志是我们四川人,还在于新时期以来自己所走的每一步全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五月下旬,我去广安出差,这个夙愿终于实现了。车行广安城东约7公里,便来到花牌坊村。在一片小山岗上,数丛竹林簇拥着一个农家小院,几间屋里摆放着简单的农具与生  相似文献   

8.
孙立极 《两岸关系》2010,(10):66-67
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二段141号是已故作家林语堂的故居。 拜访林语堂故居的那天,台北正下着蒙蒙细雨。游客不多,庭院静谧,此时此景念先贤,通常肃穆多于景仰。然而,走在林语堂故居,讣人油然生起的却是闲适、恬然甚至笑意。  相似文献   

9.
谁喊出了﹃小平您好﹄的人民心声1984年10月1日,“小平您好”的横幅出现在国庆庆典上,举国举世为之震撼。这朴素的话语表达了人民的心声。13年过去,小平同志溘然长逝。“再道一声‘小平您好’”的人们肃立寒风,目送伟人西行。“小平您好”承载历史经典一幕。...  相似文献   

10.
自从瞻仰邓小平故居,“人杰地灵”四个字便深深印入脑海。这得从邓家老井谈起。邓家老井离小平故居仅百余米,坐落在一片荷叶青青水田间。井水不但清澈爽口,而且终年不断从高于地表的井口溢出。天旱时节,附近百余户人家都来此挑水。据介绍,这口井是邓氏先祖于明代迁来广安时开凿。能够选址于此找到这样一口泉眼,说明邓氏先祖的富于智慧,颇具慧眼。这方水土不仅养活了这一方人,孕育出邓小平的先祖邓时敏(清乾隆进士,大理寺正卿,逝世后赐造“神道碑”“德政坊”),而且孕育出邓小平这样的伟人。所谓“人杰地灵”,在这里得到了印证。广安新城区的…  相似文献   

11.
铁树赞     
你不高大,也不伟岸,人们却称你为树你不娇艳,也不绚丽,人们却对你情有独钟你的挺拔刚毅,衬托了花的媚态千姿你的阳刚满酒,引来了花的柔情万种我赞美铁树因为你朴实无华我敬重铁树因为你刚直不阿你尖锐的触角是射向假、恶、丑的支支利剑你伸展的肢体是献给真、善、美的妮娜舞姿谦逊自然的个性使你从不显山露水、浓妆艳抹高尚无畏的品格使你始终含威不露、肃立从容你让我明白人的一生不在于是否有轰轰烈烈的花季你让我知道人的一生应该是正正直直,两袖清风我不期待你绿叶中那支含苞的花蕾因为在我心中你永远是棵锋锌铁骨的大树铁树赞@…  相似文献   

12.
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黄启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了,全国人民、全国广大妇女沉浸在深切的哀痛之中。江泽民同志在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说出了全国妇女的心里话。学习江总书记的悼词,缅怀小平同志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丰功伟绩,我...  相似文献   

13.
把握小平“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加快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杜光远发展是贯穿小平经济理论始终的一条主线。深刻领会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思想,并以此指导实践,必将有助于我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一、小平“发展”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小平同志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许飞 《当代广西》2004,(14):18-18
今年90岁的莫本升老太太是百色市田阳县百育镇那贯村人,在百色起义期间曾为小平同志煮过饭。如今,她还珍藏着小平同志当年用过的拴马铁链,她对这铁链视如生命,曾有人出高价购买,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说,要留个纪念,纪念小平同志,感谢小平同志给我们带来的好生活。  相似文献   

15.
南浔张静江故居陆士虎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张静江故居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所属的水乡古镇南浔东大街,现已边修复,边开放,并与镇上闻名中外的嘉业堂藏书楼和名园小莲庄、明代建筑群百间楼等园林名胜相映成趣。1877年9月19日,张静江生于南浔,而现存的故居...  相似文献   

16.
江总书记并中央:近来小平同志病重,作为他的亲人,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我们知道,中央的同志们都很关。C小平同志,也与我们一样,已开始考虑有关后事安排。小平同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向未达观,关于他的后事,近年来曾对我们多有交待。为了体现小平同志一生的追求和信念,完美地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根据他的嘱托,我们提出去。下意见: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小平同志历来主张丧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符合他的看法。二、追悼会在火化后举行。骨灰盒以中国共产党党旗覆盖,上方悬挂体现小平同志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并中央:近来小平同志病重,作为他的亲人,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我们知道,中央的同志们都很关心小平同志,也与我们一样,已开始考虑有关后事安排。小平同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向来达观,关于他的后事,近年来曾对我们多有交待。为了体现小平同志一生的追求和信念,完美地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根据他的嘱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小平同志历来主张丧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符合他的看法。二、追悼会在火化后举行。骨灰盒以中国共产党党旗覆盖,上方悬挂体现小平同志精神面貌的彩…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的逝胜,举国上下悲痛不已,世界各国纷纷来电悼念。我在悲痛之余,想起小平同志接见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华莱士的情景,如今仍历历在目。当我们得知邓小平同志要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美国记者,都为有机会见到小平同志而高兴,也深感任务重大。为了搞好这次接见的接待服务工作,我们开会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研究,一科件地具体抓落实,一定要以优质服务来接待小平同志和美国朋友,使小平同志在舒适的环境中同美国朋友交谈。1986年9月2目的北京,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中南海岸边的紫光阁.庄严肃穆。10时左右,小平同志在邓榕及工…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小平同志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此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力践行这一思想路线,成为全党楷模。小平同志践行这一思想路线中所显露出的鲜明的个人特色,已成为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深入发掘、探讨、研究。本文试图从小平同志在贯彻这一思想路线中实现的“两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微笑,常挂脸上,服务,总在身边。”这是湖北省随州市铁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给驻公司保安部的年终总结评语。铁树公司保安部从2004年元月成立以来,文明执勤,优质服务,换来了员工的理解,赢得了员工的尊重,更受到企业的倚重,成为企业的忠诚卫士。今年2月,在全市公安工作大会上,驻铁树纺织公司保安部被评为“保安工作先进集体”。随州市铁树纺织有限公司曾是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规模大,员工和家属近万人,地盘宽,面积占城区九分之一。这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败下阵来,最终因亏损严文明执勤,支持企业改革重被迫于2003年底走上破产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