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衡阳山清水秀,古八景处处繁花似锦,而一个地方占有三景却绝无仅有:草青桥下,石鼓山上,朱陵洞边,一面千年“石鼓”枕着涓涓湘水、蒸水和未水孤兀在三江交汇的石山之上。“石鼓”无声,却忠实记录着衡阳悠久的历史与神韵;“石鼓”无声,却赋予了这座古城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灵气;“石鼓”无声,却惊涛拍岸,如雷贯耳,响彻千年……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8,(4):16-17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忧患意识的思想。《周易》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明于忧患与故”,旨在使人认识忧患所在及忧患之因,这是关于忧患意识的最早表述。《周易·系辞》借孔子之语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相似文献   

3.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等而下之。”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是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读了《为什么读经典》,我方明白读经典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罗梦丹  范青青 《先锋》2022,(12):58-59
<正>“呜呜——”急促的警报声响彻成都上空,轰炸机盘旋之下,一队特务秘密潜入,他们此行什么目的?文物拍卖会上,失窃、失踪案件频发,究竟谁是暗夜里的真凶……紧张的谍战剧情,正在成都宽窄巷子景区一家普通的剧本杀体验馆里真实上演。34岁的资深剧本杀玩家张宇觉得这家体验馆并不普通,“这是一个名叫《格·局》的红色剧本杀,讲述抗日战争期间,成都遭遇日军大轰炸,各方协力保护民族瑰宝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怎样理解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如何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培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同志。记者:为什么说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提出这个问题有何现实…  相似文献   

6.
@@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是一座光辉的历史坐标,也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今天,在纪念“三大”召开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和探研“三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那么,“三大”的历史作用在哪里?主要在于:@@@@一,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思想,承担了历史赋予的使命。所谓战略思想,是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全局性的战略任务。那么,“三大”提出的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是什么?就是“三大”宣言中提出的:“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更进而谋世界革命,解放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这一战略任务,包括三层涵义:第一,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在中国进行国民革命;第二,以国民革命谋求中华民族的解放;第三;以世界革命解放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特别是“三大”提出的国民革命任务,其对象就是要打倒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这是由当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因此,不仅“三大”,而且自建党以来至新中国诞生的28年间,中国共产党都承担起反帝反封建和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个地区在历史的变迁、地区与地区的竞争中永不落败、永不消亡的支撑和动力。当前,“三江”大地正展富民强市、和谐文明新揭阳的宏伟蓝图关键时刻,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自强自信、创业创新、和谐开放、奉献感恩”的新时期揭阳精神,那么,怎样培育新时期揭阳精神?本文阐述了必须通过对潮文化既挖掘其精髓又摒弃其劣根性;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入世界先进文化内涵等来培育新时期揭阳精神,从而进一步打造特色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揭阳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祖国烽烟遍地。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及时提出“抗日民族爱国统一战线”,号召海内外所有爱国人士,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这个号召激起了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尤其是侨生,深受鼓舞,抗日救亡的歌声,响彻整个南洋群岛。  相似文献   

9.
李原 《党史纵横》2009,(10):61-62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这是歌曲《我是一个兵》的歌词,词作者陆原、岳仑。曲作者岳仑。这首响彻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歌曲在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西方媒体称:“中国在朝鲜有‘两颗重磅炸弹’,一颗是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颗是陆原、岳仑的歌曲《我是一个兵》。”  相似文献   

10.
八月的江城,骄阳似火。在总装武汉军械士官学校的训练场上,一群朝气蓬勃的“90后”年轻人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动作整齐划一,口号响彻云天,一招一式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透着军人的刚毅……这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国防生。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广大基层党员来说,就是一次“知”与“行”上的创新。基层党员如何长期保持先进性?笔者认为,重在做到:创新活动载体,让党员不忘身份;创新管理机制,让党员不忘要求;创新联动网络,让党员不忘组织:创新服务领域,让党员不忘宗旨,要在持续创新中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刘庆东 《新长征》2008,(8):30-31
7月15日,北国江城吉林市松花江畔。 “中国加油!奥运加油!”发自内心的欢呼响彻云霄;五星红旗、奥运旗帜随风飘扬,映照着欢乐的脸庞和激动的泪水,450万江城人民与第29届北京奥运会“圣火”激情拥抱。这一刻,将永远铭记在江城史册铭记在江城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3.
李兴盛 《奋斗》2006,(9):64-64
黑龙江地方土著民族的先民,最早生活、繁衍、劳作于这“幽都之北,广漠之野”,最早开发了这片黑土地。经过一定的历史阶段后,陆续移民过来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其他民族(即客籍民族),也汇入开发者的洪流,为这一地区的开发做出贡献。那么,究竟汉民族是什么时代进入黑龙江的?其有姓名可考的代表人物又是谁呢?  相似文献   

14.
现在强调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这是深谋远虑的。一个人不学习。就很难成长进步;一个民族不学习.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政党不学习,就很难取得和巩固执政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也很重视学习,《论语》中有着许多关于学习的论述.其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人说,夜者。日之余,是读书学习的好时光。夜深人静,读着《论语》,思考为学的问题。真是另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9,(11):49-50
杨继绳在2009年第9期的《中国改革》上撰文指出:“人民”是当今用得最多的两个字。怎样理解这个时时见、处处见的词呢?“人民”是集合词,这一集合,就淹没了成千上万的个体;“人民”是抽象词,这一抽象,就抽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人”一旦被抽象为“人民”,就成了没有声音、没有面目、没有形体的幻影。就成了可以任意雕塑的大理石,可以把它雕塑成至高无上的神,顸礼膜拜;也可以把它雕塑成铺路石,踩在脚下。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目这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8,(3):59-62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承载着和谐、和睦、和平的人类共同理想,正一天天向我们走来。说起北京奥运会,我们的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出一个“中国印”的独特形象。这一创意独具的奥运会会徽,不仅形似运动员、形似“京”字,还兼具“文”字的神韵,蕴涵着“人文”、“文明”的深刻含义。它告诉我们,北京奥运,不仅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更是人文奥运;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展示,一次国民素质的锤炼,一次社会风气的洗礼。随着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临近,作为东道主的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呢?  相似文献   

18.
武茂昌 《前线》2013,(6):16-17
如今,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中国梦的前景如何?又将带给世界什么呢? 中国梦将带动全世界发展。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小梦”,而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大梦”。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在与各国合作共赢中实现自身发展,更会带动全世界发展,这是中国的民族复兴与以往大国崛起争霸的最大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9.
张玉杰 《奋斗》2006,(4):14-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就没有止境”。这三句话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和企业发展过程实施创新工程的战略要求、指导方针和推进动力。“解放思想”是创新的武器;“实事求是”是创新的规则;“与时俱进”是创新的动力。实施创新工程需要深刻认识创新意义.主动把握创新方向,积极推进创新行动。突出自主创新,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  相似文献   

20.
大文豪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对董传的评价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读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